卞沖
摘 要:數學是九年義務階段的重要學科,在小學階段開展數學教學能夠為各地的后續學習打下堅實基礎,然而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在開展過程中,常常會有教學效率不高的問題,這也和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有關,只有對教學手段進行積極的創新,才能夠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本文將主要探討數學游戲法如何和當下的小學數學教學進行嫁接,起到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數學游戲;小學數學;教學實踐
前言:數學是一門理論知識和邏輯思維較強的學科,很多小學生反饋數學學習較難,常常在課堂中感到跟不上教學的節奏、課后習題不會做,實際上,有效的教學引導能夠降低學生的認知難度,同時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將游戲教學法引入到數學教學過程中,是符合小學生認知習慣以及學習基礎的有效方法,在游戲中小學生能夠更快速的融入到課堂學習氛圍中,提高注意力,在愉悅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同時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1]。
一、合理選擇游戲,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處于小學階段的個體,其認知能力以及生活經驗都較為有限,如果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采用的是理解門檻較高的游戲,學生常常會無法理解和掌握,從而起不到運用游戲實現教學的目的。所以,在游戲的選擇上,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基礎以及身心發展規律,根據學生的興趣以及本堂課的主要教學內容,匹配相應的課堂游戲,目的在讓每個學生都應參與到數學游戲的過程中,發現游戲的樂趣,并能夠在游戲的過程中學到的內容,在學的過程中獲得愉悅的身心體驗。例如,在教學“減法”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火車”,讓學生以接龍的形式排成長條,類似于開火車,教師會通過喊“到站了”,每到一站就有一些乘客下車,整個隊伍會越來越短,到站點之后教師會說出需要幾名乘客下車,然后學生迅速開始計算,需要多少同學從隊伍中離開,這種游戲方式能夠讓學生認知道減法的意義以及是如何運算的,最為主要的是這種游戲方式和我們的日常生活非常接近,通過這種游戲方式,能夠讓學生很快速的接受減法的概念,認知道減法并不是一個生硬的知識點,而是在我們生活中多有應用,而且這種聯動班級一起游戲的方式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通過與他人的接觸,本堂課中所學習到的內容學生將會有更為深刻的記憶強化。在游戲結束后,教師也可以向學生提問,關于這個游戲還有哪些可以創新的玩法,讓學生能夠在游戲結束后獲得創造性思維的拓展,對于后續游戲教學的開展來說,也能起到良好的奠定基礎作用。
二、靈活運用數學游戲,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處于小學階段的個體對諸多事物都充滿著濃厚的學習興趣,所以在進行數學游戲的設置時,教師也要注重滿足學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觀察到每個學生的表現,然后靈活地運用數學游戲開展教學。在每個班級中都有一些學習基礎相對落后的學生,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遲緩常常會讓這些學生無法融入到數學游戲中,此時教師需要關注到這些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能夠調動所有人的數學游戲,讓學生都能夠融入其中。例如,教師在游戲的選擇上,可以不必都和語言能力相關,而是以動手實踐有關,一些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欠佳,但是動手能力很強,此時就能夠融入到游戲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在游戲中融入更多的新奇元素,從而激發學生都參與其中,調動學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教師也要多鼓勵學生克服自身的自卑心理,運用鼓勵性的語言帶動學生參與其中[2]。例如,在教學認識鐘表這一課時,在課堂剛開始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一個謎語,然后讓學生在課堂快結束時解答,從而讓一些思維能力強的學生有所表現。一些學習較差的學生及思維能力往往較為活躍,教師也要多看到其身上的閃光點,幫助學生增強學習自信。
三、加強課外實踐游戲,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課外的實踐能夠讓學生有更多將課堂學習到的知識運用于實踐的機會,也是升華新舊知識的有效路徑。例如,在教學觀察物體時,教學可以讓學生將生活中看到的正方形、長方形和圓形物體分別列出來,讓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哪個小組列出的內容最多即可獲得相應的獎勵,這種聯系課外實踐的教學游戲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作為主要的是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能夠讓學生開拓視野,豐富人生體驗,不僅能夠強化數學學習的知識,也能夠培養實踐能力以及創新精神。
結語: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融入數學游戲的方式能夠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以提升,了解數學的魅力,不再覺得數學是生命的枯燥知識,而是能夠真正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獲得快樂。教師也要注重游戲時間的控制,避免游戲時間占用過長,消耗學生的精力,影響教學內容的完成,總體來看運用游戲教學法,需要教師不斷在實踐中進行摸索和探究,找到最適合的教學方法,讓游戲教學發揮出積極的教學價值。
參考文獻:
[1] 鹿麗麗. 教育游戲于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7(19):106-106.
[2] 李光瑩. 淺談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7(6):1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