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俊燕
摘 要:初中階段作為學生接受小學教育后的又一新階段,不僅要求學生在學習上更加認真刻苦,也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上更加用心盡心。然而初中的一節課時間僅為45分鐘,如何在較短的時間里進行高效率高質量的教學已成為教育界共同關注的問題,構建高效課堂迫在眉睫。本文就如何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策略探究
初中英語課堂不斷發展進步,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為:課堂不夠生動有趣,無法吸引學生,難以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教學內容單一,無法滿足新時代科技文化發展的要求;傳統教學模式一味以漢語為主進行授課,缺乏英語語言環境;以學生成績作為唯一評價模式,違背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我認為可從以下四方面進行改善,從而構建高效課堂,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和效果。
一、增加課堂樂趣,拒絕枯燥乏味
對于初中生來說,興趣是他們學習最大的動力,學生有了興趣,才會愿意學習,從而配合教師完成教學目標,做到真正的高效課堂。首先,教師必須懷揣著飽滿的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之中。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熱情,才有可能激發自己學習英語的熱情,開啟活力滿滿的課堂。其次,做游戲永遠是吸引初中生行之有效的途徑,教師可以將游戲帶入課堂,寓教于樂,讓學生在快樂中收獲知識。比如,我在教學《Can you play the guitar?》時,會提前詢問班級里有沒有會彈奏吉他的同學,如果有的話,我會邀請他在課堂上為大家彈奏。在他彈奏的過程中,課堂氛圍達到了高潮,這時我會開始當天的教學,詢問大家:Can you play the guitar?同學們可能不知道怎樣回答,這時我再說出:如果你會彈吉他的話,你可以說“Yes,I can”;如果你不會彈吉他的話,你可以回答“No,I can’t”然后引申到“Can you play the piano? Can you play the violin?”等其他的樂器。接著,我會讓學生們同桌練習這組對話,對表現好的搭檔給予獎勵,比如一只鋼筆;對不好好練習的搭檔實行小懲罰,比如為大家表演節目。通過這些小游戲,不僅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活躍了氣氛,而且使學生跟隨教師的步伐圓滿完成了學習任務,練習鞏固了新知識,創建了一個高效的英語課堂。
二、豐富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知識面
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程度對課堂教學的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學生就會覺得英語沒有意思,久而久之喪失了學習英語的熱情,課堂教學效率也就跟著降低。因此,我們需要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知識面。隨著經濟的發展,全球化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世界逐步縮小,中西方文化交流愈加頻繁,出國旅游也已經成為常態。但是大家都知道,中西方文化是存在差異的,我們可以利用網絡收集更多的教學素材,將西方文化滲透在課堂教學中,從而提高教學內容的豐富度。比如,西方人見面打招呼都是“Hello!”,然后問“How’s the weather today?”而我們中國人見面打招呼經常會問“吃飯了嗎?吃的什么?”如果我們在西方國家問這些,他們就會感到很奇怪,摸不著頭腦。為此,我們可以在課堂上放一些西方影視劇或者訪談類節目的片段,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還使學生了解了西方文化,拓寬了學生知識面,避免日后和外國人交流的尷尬。時常觀看組織學生觀看英文電影,使學生“身臨其境”,可以有效鍛煉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
三、完善教學方法,創設良好語言環境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由此可見,環境對人學習的影響是巨大的,要想學好一門語言,必定離不開環境的支持。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以漢語授課為主,不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因此,我們應結合教學內容,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創設教學情境,同時注意將學生擺在課堂的主體位置,使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比如,在學習《It's raining! 》時,里面會涉及到關于天氣的單詞,我們可以通過繪畫教學法來指導學生學習它們,“rainy”就畫一顆雨滴,“sunny”就畫一個太陽,“cloudy”就畫一朵烏云,通過繪畫教學法不僅能吸引學生,而且可以加深學生對這些單詞的記憶,便于他們更好的掌握理解。再比如,在學習《Where's the post office?》時,學生們已經初步掌握了問路的日常用語,因此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兩人一組,分別扮演問路人和指路人的角色,然后運用本單元所學知識展開對話,如:Where's the post office? Okay.Let me see. You go straight down here and turn right.通過這些情景對話,為學生創設了體驗式教學情境,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而且使課堂變得生動,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
四、改進評價模式,增強學生自信心
傳統的評價模式只關注學生成績,忽略了學生其他能力的發展,造成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錯誤認識,不利于學生真正地學好英語。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其學習目的在于與人溝通和交流,而常用的考試評價模式是不考察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的,使得本末倒置;還有一部分學生由于考試成績不理想,甚至逐漸開始厭惡英語。因此,我們教師應該積極改進評價模式,除了考試成績,應當重視學生的口語能力,同時關注學生的日常學習表現,課上是否認真聽課,課下是否按時完成課后作業等,強調學習過程,而不是一味注重學習結果。每位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統一的評價標準并不適合每個人,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應采取多種評價方法,關注學生綜合表現。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經常鼓勵學生,增強他們的自信,使學生不再厭煩英語課堂,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初中英語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鍛煉他們的英語思維,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為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也為了盡快構建高效英語課堂,需要我們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教師要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生也要積極地配合教師,緊跟教師的步伐。我相信,初中英語教學一定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何燕.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方法淺談[J].才智,2016(19).
[2]張雪.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構建路徑探析[J].青春歲月,2012(16):18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