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不斷發展,為我國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專業素能過硬的技術性人才,學生在綜合素養方面的薄弱面得到暴露。為社會培養應用型、技術型人才是高職院校的主要目標,高職院校應緊跟時代的發展做到與時俱進,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提出時效性措施,提高學生的個人素養與職業能力。另外,高職院校的學生不僅要學好相關基礎知識,還應不斷增強自身專業技能,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不斷培養個人綜合素質。
【關鍵詞】:職業院校 個人素質 培養策略
一、培養學生個人素養的重要性
(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個人素養會影響其一生,在今后的就業與生活當中都具有重要意義,個人素養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其今后的發展軌跡。因此,高職院校學生應給予培養個人素養這一問題高度重視,對于個人素養當中存在的缺失進行填補,逐漸養成良好的個人素養。良好的個人素養關乎學生今后全面發展,幫助其開發智力,提升其專業技能,讓學生在培養個人素養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成為各方面能力突出、品德高尚的優秀人才。
(二)幫助學生順利就業
從某種程度來看,個人素養會直接影響到高職學生的就業,就業問題能夠從側面反映出社會的需求,因此,提高高職學生的個人素養,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高職學生為在社會中成功就業,不僅要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還應不斷提高個人素養,當具備良好的個人素養之后,才能夠得到他人的尊重與重視,在工作崗位上大放光彩,得到更好的發展機遇。
二、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素養的方法
(一)構建高素質師資隊伍
在開展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個人素質過程中,構建一支高素質師資隊伍屬于必要的條件。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高校應著重培養教師的專業能力,不僅要提高教師的任務修養水平,還應將人文教育融入其中,共同提高教師與學生的知識與素養,滿足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教師平日的言行舉止,都會潛移默化的對學生產生影響,教師應嚴格規范自己行為,增強個人素養,在培養學生個人素養的過程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日常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就是輔導員,甚至肩負著提高學生文化素質、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要職責。輔導員所肩負的任務是其他任課教師無法代替的,應充分發揮自身引導者的角色,幫助學生適應大學生活并轉變其思想,明確今后的發展目標。
(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當今高職學生的價值觀念受多樣化社會觀念的影響,高職學生剛剛步入成年,其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尚未完全成熟,極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假如不定期對其進行引導,思想理念極易發生偏離。因此,應對學生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相關教育活動,無論院校還是班級,應開展各類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明確理想信念。另外,教會學生正確、客觀的評價自身行為,明確自己今后的發展方向。高職院校還可以根據自身實際發展情況,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網站,合理運用現代網絡技術,實現信息化的工作方法,既能夠了解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動態,還能夠加強師生間的交流互動,幫助學生解決各種學習與生活方面的問題,給予其更多關心與幫助。
(三)注重校園文化建設
在培養學生個人素養時,環境所發揮的作用不可忽略,高職院校應對校園文化環境進行創新,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個人素養培養氛圍。展示校園容貌、校園形象的重要就是載體校園文化,校園文化建設質量的高低,都會影響學生三觀的形成。另外,校園文化的建設還能夠發揮教師的引導功能,提高學校的文化品位。學生的精神面貌也能夠通過校園文化展現出來,建設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就是校園文化活動。因此,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可以舉辦相關校園文化活動,既能夠豐富校園文化內涵,也能夠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與團隊精神,以此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還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光榮事跡,讓學生在他人的事跡當中,感受到個人素養的魅力與價值,以此自覺提高個人的素養。
(四)開展特色校園活動
高職院校借助特色校園活動,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既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綜合素質也能夠得到顯著提高。首先,以重大節日作為切入點開展思想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例如五四青年節、國慶等具有教育性的活動,借助主題宣講、演講辯論、活動宣傳等各種形式,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學生思想價值觀念起到導向作用,培養學生的奉獻精神,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其次,借助社團活動培養學生個人素養,對于高職學生而言,社會屬于大學的第二課堂,開展具有開放性、自主性的社團活動,讓學生在集體活動當中尋求歸屬感,既能夠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保持愉悅的心情。因此,社團活動的開展能夠提高學生的道德、專業、心理等綜合素養,為日后適應社會生活奠定基礎。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一個人的成長與發展過程中,個人素養屬于一項必不可少的品行,只有具備良好的個人素養,才能夠更加順利的在社會中生存與發展。對于高職學生而言,個人素養對其進行工作與生活具有重要意義,甚至還會決定學生今后的成長軌跡,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個人,都應重視個人素養的培養與鍛煉。教師針對學生個人素養中存在的缺陷,從不同角度培養與提高學生的個人素養,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如何構建以培智學生為中心的美術生態課堂[A]. 熊巖.黑龍江省科學技術應用創新專業委員會科技創新研討會2016年2月會議論文集[C]. 2016
【2】.德藝雙修鑄名校 產教融合謀發展——重慶市奉節職業教育中心探索特色育人紀實[A]. 陳久幫.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2018(四)[C]. 2019
【3】.和諧教育,煥發名校的生機與活力——東豐縣第二中學“和諧教育”辦學思想概要[A]. 郭軍.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2018(二)[C]. 2018
作者簡介:姓名:唐曉萍 ?出生年月:1966年5月 ?性別:女 ? 民族:漢族 ?籍貫:江蘇常州人 當前職務:教師 ?職稱:副教授 ?學歷:本科 ?研究方向:職業教育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