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世界格局,文化處于世界各國硬實力競爭勢態沉寂,軟實力競爭開始逐漸成為世界各國競爭的軸心,而作為具有極強的影響力和滲透力的文化競爭,如何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旋律,創新性發展弘揚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性發展成為當今時代的當務之急。把握正確認識歷史及發展前景理解文化自信;增進民族認同感、文化認同感和價值認同感樹立和增強文化自信。
【關鍵詞】:認同感;創新性發展;傳承;
21世紀是文化的時代,文化處于世界各國硬實力競爭勢態沉寂,軟實力競爭開始逐漸成為世界各國競爭的軸心,文化具有既是手段又是目的雙面性,其影響力滲透到政治、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無形中引導規范著人們的思想與行為。想讓社會發展步伐變得堅定而且持久就必須正確的牢牢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旋律的同時并且準確把握文化價值導向。一個優秀的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就在于其優秀的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本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觀念的總體表現。在悠長的歷史滾滾長河中形成了優秀民族文化的內涵。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中國是現今世界仍然現存的古老國家,中國擁有著將近五千年的悠久華夏歷史,其蘊含的民族文化及民族內涵博大精深。例如最初始鮮為人知的甲骨文字演變到如今惠及普羅大眾的漢字文化,文化一直在歷史滾滾長河的流淌中默默地悄然流傳。
文化是一種可傳承的意識形態。拋開這種無形無質的看法,我們可以看到,文化不僅起源于人也服務于人,它即是手段又是目的,人們尊重文化,敬畏文化。民族的精神、思想、價值體系這些優秀的文化得以代代傳承,我們將其繼承下來卻不僅僅只是繼承,我們在繼承過程中不斷地融入新的時代內涵與新的思想結晶,這種具有創新性的民族文化象征了一個蘊含著強大生命力的民族之魂。而對于中華民族本源文化的認同感與中華民族文化的價值認同感二者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相互提升的辯證關系。
文化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其中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最具有代表性表現的莫過于傳承性、民族性和具有廣泛參與性最強的民族傳統節日。它能夠激發海內外中華兒女增加對本民族文化的民族認同感、文化認同感和價值認同感的共識態度。在國外比較傳統的節日,例如阿舒拉節、白拉提節、復活節、蓋得爾夜節、感恩節、耶穌受難節、萬圣節等節日文化在本民族代代傳承,象征著這個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與活力。而在中國,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各種節日,例如春節、元宵節、中元節與中秋節則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這些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無一不是一個民族歷史與文化在民眾的日常生活中長期累積的過程。在中國夢視閾下傳承創新優秀傳統節日文化,對于如何讓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旋律,創新性發展弘揚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性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文化自信既指向古老歷史也指向當今時代。這就是要求我們做到不僅需要尊重古老歷史中的優秀傳統文化,還要推進當今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下的優秀文化成就。無論時代的社會格局下,文化自信的存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核心意義。想要樹立和增強文化自信,就需要警惕和遠離歷史和現實這兩種“虛無主義”觀念。
如何弘揚繼承傳統文化并將其創新性發展是當今時代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根本本源。而核心價值觀則從側面著重體現了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自信本質是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自信,是對黨和國家正確領導的自信。中華民族文化曾經光輝燦爛,也曾飄零無依,而中國共產黨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者,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打破了當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閉關鎖國的落后壁壘,并且領導了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新文化在當今時代中不斷實踐發展。這正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其文化精神上由被動性轉變為主動性的發展狀態。
當今時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在中華民族文化方面都取得了相當不俗的成績。一系列鮮活的數據,正明確記錄著我國文化軟實力和文化硬實力不斷增強的現狀。但就這些數據來說,更顯著變化的是大眾對于文化意識的逐漸覺醒與整體文化素質的躍進式般的提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包含了許多正確反映人與世界和諧生存發展規律的真理性認識,而這正是表現了明確認知樹立和增強文化自信的必要性。文化自信的底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的“根”,是中華民族永遠不能脫離的精神家園。這其中蘊含著中華民族崇高的價值追求,正是這種傳承才讓中華民族挺起了強大的精神脊梁,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延續提供了最基本思維模式與價值理念。
一個民族的文化自信與古老歷史所積淀的傳統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緊密關系。中華民族豐富的精神文化遺產代代傳承,增加了這個民族的民族認同感、文化認同感和價值認同感,為這個民族提供了明確的導向作用,這也是當今時代大眾樹立和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來源。在現如今,這種傳承現今仍然存在于人們的現實和心中。我們不僅要從這種精神文化傳承中汲取其中的文化與精神滋養,而且要將其進行創新性弘揚與發展,而為了讓這份精神文化遺產重新煥發新的生命力與活力,這無疑成為了現今中國文化肌體組成的必要內容。按照時代發展的要求,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旋律,創新型發展繼承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這將賦予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以新的時代內核與生命力。
參考文獻:
[1]彭月肖.弘揚優秀文化傳統 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光明日報.2013
[2]王京生.文化流動催生的無疆界時代.中國文化報.2013
[3]沈壯海.文化自信源于“古”成于“今”.人民日報.2015
[4]李宗桂.文化自信的底氣所在.人民日報.2015
[5]劉建軍.增強文化自信的著力點.人民日報.2015
[6]魏傳光.增強文化認同,提高理論自信.中國社會科學網.2015美術學院周蓉課程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