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蓉
摘 要:小學生在思想方面還不夠成熟,需要教師應用直觀方式來開展教學,正確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在小學數學課程中通過創設有效問題來開展教學模式,能夠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間和思考時間,引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思。本文研究了創設有效問題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科目;有效問題情境;創設方法
小學階段的數學難度雖然不高,內容也比較簡單,但是對小學生來說數學科目還是過于抽象,在理解上比較困難。因此,需要教師創設有效問題情境來幫助學生,將理論性的數學知識融入問題情境中,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入思考,應用這種情境模式來展開教學,既可以使學生在相關理論知識上更好的理解,還可以對教學活動有提升效率的作用。
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實施作用和注意事項
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作用
問題情境的創設依據是以理論知識為基礎,將其與相關的案例素材和實際生活結合所建設的場景,然后在通過設計問題來引導學生從中進行深度思考。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主要作用是激發小學生思考問題,擺脫傳統教學所帶來的困境,用直觀的情境來了解立體化知識內容,推動數學活動有效開展。其次就是對教學效果有顯著作用,能夠有效開展數學課程,利用這種轉變理論知識展現形式的方法,在虛擬問題情境中體現數學知識的思考過程和應用原理,將教學有效性提升。
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注意事項
雖然應用問題情境能夠改善小學數學科目的教學現狀,但是教師想要將這種模式在課堂上充分發揮作用,就需要注意具體的應用方法。首先應該注意的是問題內容需要具備趣味性,由于小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知識儲備都還處于初步認識階段,所以在創設問題上需要用趣味性來引導,才能夠調動學生積極融入。其次創設問題情境也需要根據教材內容來展開,才可以具備應用意義,如果與教材知識不相符,這種教學模式就失去了應用價值,而且問題內容還需要貼合學生的生活,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來帶入情境問題模式,并以此作為教學開展依據。
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實施策略
創設趣味性有效問題情境
課前導入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課程來說,是比較重要且必須開展的環節,這也是激發學生產生興趣的重要階段,教師合理利用這個關鍵點能夠順利將學生帶入新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創設有效問題情境之前,需要對教材內容提前分析和總結,根據生活素材來選擇正確的方法,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課堂的趣味性,以此來作為新課程的開展基礎。比如在“認識人民幣”課題講解中,主要講解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紙幣的數額。在課前情境導入環節中,教師可以依照學生喜歡的事物來創設問題,例如“小朋友在逛超市的時候想要購買一個玩具汽車,但是這個玩具需要50塊錢才可以買到,小朋友手里有各種顏色的人民幣,那么如果你是這個小朋友,你能通過顏色來辨別哪個是50元人民幣嗎?”然后教師可以將各種面額的人民幣為學生展示,將數額遮擋起來,只展示人民幣的顏色,讓學生來分辨每種顏色所代表的數額。巧用這樣新鮮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使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有強烈探知欲望,對問題內容進行深思。
設計案例素材來輔助問題情境順利開展
教師可以設計相關案例素材來輔助教學活動,借助真實案例來模擬真實情境,將理論知識內容進行詳細分析,通過情境來使學生領悟數學知識應用方法。比如在“100以內的加減法”問題創設過程中,可以通過實際案例來建設情境模式,教師可以這樣建立問題“我昨天買了一些水果,其中蘋果有20個,西瓜1個,芒果15個,荔枝30個,請問我昨天一共買了多少個水果?買的荔枝比芒果多多少?”這樣的情境案例問題教師可以使學生先自主思考,探索運算方案,然后在針對題目來套入運算法則。教師在接收到學生的不同答案之后,要適當給予一些鼓勵和評價,最切記的是不要批評,這樣會嚴重打擊到學生的自尊和自信心。學生先行思考和探究,教師后講解的方式,能夠更有效率的提升學生知識水平,使學生從這種案例情境問題中熟練掌握加減法運算方法,以及分析和解答問題的能力。
創設具備實踐性質的問題情境
教師應用問題情境教學法還需要考慮到實踐性問題,需要教師以鞏固學生知識為基礎來開展實踐操作,創建相關的問題情境,在這種環境模式中學習知識應用方法。比如在“位置與方向”課題講解中,教師可以將校園中的樹木作為中心定位,找到相鄰的花草來作為方向,讓學生準備好角度測量器和線繩,先觀察某一花草位于樹木的哪個方向,然后在測量角度。或者是在“觀察物體”講解中,可以讓學生對校園花壇周邊進行觀察,記錄從每個角度觀察到的不同形狀,根據這種實踐情境所創造的條件來了解數學生活。這種純開放性的教學不會對學生限制太多條件,學生可以通過操作來直觀了解數學知識,從中找尋到不同的解決方法。教師應當注意創設的問題需要具備數學價值,也只有清楚的認識,才能夠將數學知識立足于實踐中,用不同的角度和方法來切入有效問題情境,對數學課程起到輔助作用,推動小學數學課堂持續高效進展。
結束語
創設有效問題情境應用與小學數學中,需要教師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來保證這種教學模式順利開展,將學生積極性作為主要教學目的,應用趣味性問題來推動學生主動探究數學知識。學生積極加入教學活動是提升教課效率的主要依據,也是教師持續開展問題情境教學的基礎。教師應當合理利用真實情境來提升學生數學實踐力和思考能力,將教材中復雜的理論知識轉變成容易理解的形象問題,在引導學生積極探索的過程中,不斷推動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謝軍德.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J].新課程(中旬),2018(04):30.
[2]郭軍輝.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情境的創設[J].學周刊,2016(36):41-42.
[3]閆秀娟.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情境的策略[J].好家長,2016(0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