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梅花
摘 要:詞匯教學一般以講解、傳授為主,學生記憶起來非常難,更不知道如何應用所學詞匯,學生成績不理想。而以情景教學為主,設計符合學生的生活環境、興趣愛好的情景,可以使英語詞匯教學效果良好。
關鍵詞:詞匯教學;情景設計;創設方法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明確指出:“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的傾向……”《標準》的目的是要改變傳統教學中過分強調詞匯的講解和學生死記硬背詞語的狀況。新課程提倡情景教學法,也就是一種充分利用形象手段,創設具體生動的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導學生從整體上理解和運用語言的一種教學法。它的特點是言、行、情融為一體,它的核心是調動學生情緒,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這種教學法以發展思維為重點,著眼創造性,以訓練語言為手段,貫徹實踐性。我是這樣做的:
一、設置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情景
我在教學Look,Listen and learn第二冊第27,28頁時,其中要學習聯系動詞look like、feel like,smell like,taste like,聯系動詞是中考考點,我是這樣設置情景的:我用一個喝水用的紙杯倒扣到一只筷子上面,問學生“What does it look like?”這是一個可以使學生展開想象的設計,學生有各種各樣的回答。有的說像lamp(臺燈),有的說像model(模特),更有人說像lollipop(棒棒糖),還有人說像雪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反復使用feel like這一短語,通過使用語言掌握知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思維。我還用不透明塑料袋裝一件毛衣,讓學生摸,使用feel like 這一短語回答摸起來像什么。我最后用一個可樂瓶裝了茶水,讓學生先看,再聞,最后再嘗,這一過程中學生反復使用look like,smell like,taste like這幾個短語回答看起來像什么、聞起來像什么以及嘗起來像什么,在猜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在使用英語的過程中不知不覺掌握了這些固定搭配。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二、設置和學生興趣相關的情景
有一種游戲,電視娛樂節目上常演,學生班會課上常用,甚至有些家庭聚會也常用,那就是兩人一組,一人表演,另一人猜。我也常用這種方法復習一個單元的重要單詞。通常我會做成幻燈片,由各組選擇他們要的數字。或者做成小卡片由學生抽。但是,我班一般都分成了七到八個小組。一個小組幾個人。每組有兩分鐘時間,看哪一組在給定時間內猜對的最多。這是一個常規性活動,基本上每個單元都會有一次,哪一小組最先集到30分,該小組就會收到小禮品。但是,我們一般不只是表演,也可以在黑板上畫,也可以說話,用短語、句子描述,也可以在黑板上寫,只是不要出現要猜的詞即可。各小組每次都讓不同的人表演。無論是表演,還是用短語、句子描述,都是一種情景。我記得,有一次一個學生要表演big一詞,他隨手拿起一大一小兩本書說:“This book is small,but this book is...”他的隊友馬上就猜出了big一詞。我們在學習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上第一單元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時,有一組男生是這么做的,他先努力跳起來摸教室里的吊燈,那段時間班上的男生最喜歡這種跳起摸高的動作,然后他在黑板上寫到:“I ___ ___ 摸 the light.”,他那種英漢夾雜的句子把我們都逗樂了,而且組員也很快就猜出了try to這個短語。這種游戲常用于單詞或短語的復習。學生對這種游戲總是津津樂道,樂此不疲。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表演的學生必須在短時間想出辦法,他的心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有些學生后來為了萬無一失,就把該單元詞匯在書中出現的那些句子記下來,這可真是一個兩全其美的事,一方面,學生可以在游戲中取得好成績,另一方面,學生在記句子的同時,也就是把詞匯放到句子中記憶,每句話其實就是一個情景,學生對這個詞記得更牢固了,每次他們這么做,我都暗自高興。這可真是用學生最喜歡的方式(游戲)來做他們最不喜歡的事(學習)。
三、設置和學生生活相關的情景
前面兩種都或多或少是在復習詞匯,重點也主要是單詞。可是,英語中有大量的固定搭配短語,在授新課的時候又如何設置情景呢?我是這樣做的:備課時精心設計可以讓學生通過交流應用這些短語,既然要讓學生真實地交流,那么設計的情景必須要真實,要和他們的生活有關系。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下第二單元“What should I do ?”該單元的中考要求是掌握短語get on with sb.那時,學生正值初二,處于青春期,好多學生不能和父母相處得好。所以,在學習這個短語時,我設計的是一個小型采訪活動,采訪至少10個學生,找出能和父母相處得好的學生以及學生應該怎么和父母相處得好,父母又該怎么做和孩子相處得好。學生需要問三到四個問題。(1)Do you get on well with your parents?/ How do you get on with your parents?(2)What can we do to get on well with parents?(3) What should panrents do to get on well with kids?學生在采訪過程中不斷使用著get on with sb. 這一短語,但他們卻不認為這是在“學習”英語。他們只是想要知道班上誰和父母相處得好,孩子和父母都該怎么做才可以相處得更好。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英語。這樣的情景有經驗的老師在課堂上可以即興得來,有的則需要備課時精心設計。
現在,我的教學進入了良性發展,我的學生也認為英語學習很有趣,詞匯的記憶對絕大部分學生來說已不是難題。考試成績較以往比較優生率高,最讓我欣慰的是即使學困生,他們的書面表達也有了進步。可見,學生的英語綜合技能都得到了提高。
參考文獻:
葛冬亮.淺談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J].科技視界,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