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雪燕
【摘要】羅曼·羅蘭說過:“要散布陽光到別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陽光。”那么校園的陽光就是為學生打造健康快樂成長的環境,教師的陽光就是用愛心培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言行。“陽光快樂、健康成長”是陽光校園文化的內涵,本文將從運用陽光校園文化提升學生道德素養方面的做法方面闡述相關策略。
【關鍵詞】陽光校園文化;道德素養;實踐研究
國家的發展關鍵在于人才,人才的培養關鍵在于教育。而小學階段的教育是基礎性的教育,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了基礎。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一般都是在小學階段就顯示出來了。那如何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呢?實踐證明,陽光校園文化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面筆者就從踐行陽光校園文化方面,談談對學生道德素養提升的巨大意義。
一、打造優美校園環境,文明禮儀常記心中
“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在什么樣的環境下成長,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對于小學生來講,校園是他們學習生活成長的地方,校園的環境當然會對他們造成影響。為了讓學生健康快樂成長,我校非常重視校園環境的綠化與美化工作。整齊碧綠的草坪,高大茂盛的樹木,四時盛開的鮮花,干凈寬闊的校道,整潔明亮的教室,讓人賞心悅目。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怎能不愉快呢?
優美的環境需要大家的共同愛護。為了讓學生自覺保持學校環境的干凈美麗,我們學校組建了“文明禮儀小隊”,讓這些隊員發揮帶頭示范作用,發揮監督管理作用。上學時,隊員們站在學校門口,向來到學校的老師同學敬禮問好;放學后,隊員們也站在學校門口,維持排隊秩序。課前課后,隊員們還要檢查監督各班的衛生工作。在這些隊員的努力下,學生亂扔垃圾、踐踏草坪、說臟話等不良現象有了轉變。校園里,“老師好”“同學好”等問候語隨處可聽到,同學們友好相處的畫面隨時可見到,干凈清新的空氣隨時隨處可呼吸到。我看到你微微笑,你看到我點點頭。校園的景美,人也美。
為了讓文明禮儀深入人心,我們學校還定期舉行“文明禮儀小天使”的評比活動。為了當上“文明禮儀小天使”,同學們更是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了。最近一次的評比中,五年級的小君當選了“文明禮儀小天使”,這使我大吃一驚。記得前兩年的一天,正逢我值日。我看到有個男學生走在草地上,把零食袋到處亂扔,還不斷爆粗口。我對他進行批評教育時,他還反駁:“又不止我一人這樣,其他同學比我還厲害,你為什么批評我不批評他們呢?”我頓時愣住了,覺得很痛心。我們教育出這樣的學生,真的有愧于心哪!可是沒想到兩年后,他像是變了個人似的,讓人刮目相看。他看著我,笑嘻嘻地說:“蔡老師好!你還記得我嗎?”“當然記得啦。祝賀你當選‘文明禮儀小天使’!你能告訴我變化的原因嗎?”他不好意思地說:“以前我不懂事,看到別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后來看到其他同學都變得文明有禮,我也不好意思再像過去那樣不愛護環境了。而且學校的環境這么美,我也不忍心破壞它啊!”
環境對人影響之深,從中可見一斑。打造優美的校園環境,也是育人的重要一環,我們應予以重視。
二、營造健康育人氛圍,快樂學習天天進步
春風風人,春雨雨人。最好的教育應該如杜甫詩中所說的那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為了達到這種教育效果,我們學校在硬件建設方面,注重營造出健康育人的氛圍。學校周邊的圍墻上、校道的兩旁、樓梯的兩側、教室的內外,極目所見,都是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環保標語。我們學校還建成了文化長廊,學生或走過或坐下,都可以感受到濃濃的書香氣。
不用刻意去記憶,無意中看得多了,自然就有了印象。有了印象,很自然就會在學習生活中想到應該怎么去做。比如,樓梯兩側關于“感恩”的句子就有很多。“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感恩父母養育我長大,感恩老師教導我知識。”“人家幫我,永志不忘;我幫人家,莫記心上。”“感恩,讓生活充滿陽光,讓世界充滿溫馨。”我記得有一個叫小桓的學生,不聽父母的話,不尊敬老師,心胸狹窄,遇事斤斤計較,老想著占別人的便宜。像經常不帶筆來學校,同學好心借給他,他不但不說“謝謝”,而且不是弄壞了就是不還給別人,等等。同學們都不喜歡他。自從學校重視育人環境,在樓梯上張貼著很多關于“感恩”的名言警句之后,他慢慢開始變了。別人幫了他,他會真誠地說聲“謝謝”;看到老師,也能禮貌地說聲“老師好”。有一次,一個同學不小心弄臟了他的衣服,他居然沒生氣,還安慰那個同學說:“沒事。”我欣慰于他的轉變,問他原因,他才小聲地說:“我天天上下樓梯都看到那些感恩的句子,時間久了就覺得自己以前的言行是不對的。”是啊,隨處可見的那些有關學習、誠信、愛國、奉獻等的名言和故事,營造出健康育人的氛圍。這種氛圍對學生良好道德的形成、思想情操的陶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讓學生無意識地通過耳聞目睹,感受到了學校生活的快樂幸福,不知不覺中陶冶著學生的情操,塑造著學生的心靈。
三、加大對陽光少年的宣傳與獎勵
陽光文化,造就陽光校園。陽光校園,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陽光少年。每一學年,我們學校都會進行陽光少年的評選。通過個人的自薦演講、老師和學生的投票,評選出“十大陽光少年”,在宣傳欄上張貼他們的照片、宣言,宣傳他們的事例,以此帶動全體學生,形成你追我趕、積極向上的局面。當學生都以爭當“陽光少年”為榮,必定會從各個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紀律,努力學習,關心集體,熱愛勞動,尊敬老師,團結同學,樂于參加各種活動,敢于彰顯自己的個性,形成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開展陽光快樂活動,培養學生陽光個性
學校的教育宗旨是為祖國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一個全面發展的人,必然是一個身心健康的人。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不少學生都存在一些心理問題,或膽小自卑,或目中無人,或無心向學,或不善言辭,或獨來獨往。為了培養學生的陽光個性,我們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以活動來建設校園文化。
例如,開展“經典誦讀”活動,“中華書法”比賽,“紅歌進校園”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來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其個性發展。讓富有情趣、情感、情操的校園文化,出現在學生的口中、身邊和心里,從而使學生充滿活力,健康快樂成長。學生在校活動時間每天不少于1小時,怎樣將陽光校園文化滲透到學生的身心發展中,是我們思考的重點。為此,我們學校開設了課間操、活動課、特色班、興趣組,等等。學生在參與活動中,學會了合作,學會了溝通,懂得了謙虛,愛上了學習。他們的性格更開朗了,有了自信,有了頑強的意志,有了為團隊努力的欲望……就像小穎,由于父母離異,她變得很敏感,總覺得別人用異樣的眼光來看她,所以總是像一只小刺猬一樣豎起滿身的刺來保護自己。可自從參加興趣組以后,她變了,會跟同學開玩笑了,敢于正視自己的弱點了。
這些陽光快樂實踐活動,豐富了學生的生活,培養了學生的各種能力,有益學生的身心健康,同樣是校園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總而言之,陽光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的主要特征,是一所學校寶貴的教育資源,是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因素,是培養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深厚土壤。我們要結合實際,打造出富有個性和特色的陽光校園文化。在探索校園文化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1]蔣來.關注生命情懷 締造陽光“教育樂園”——陽光情懷理念下的校園文化建設[J].名師在線,2017(15):92-93.
[2]袁俊財.小學校園文化建設之我見[J].當代家庭教育,2018(0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