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鋒
【摘要】德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呈現出新特點:1.網絡信息對兒童的影響巨大;2.留守兒童的品德教育薄弱;3.二胎家庭對兒童的心理沖擊。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把握新時期德育工作特點,提出成功應對策略:1.拓寬德育工作渠道,拓展德育工作內容;2.引導學生合理上網,抵制不良信息;3.健全德育機構,構建德育網絡。
【關鍵詞】新時期;德育工作;特點與對策
德育是一項塑造靈魂的系統工程,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規范著學生的日常行為,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成長。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地統一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學校教育不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視德育”。所以我們必須把德育工作擺在首要位置,加強德育管理工作。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德育工作也應與時俱進,不斷前行。當前,隨著社會的發展,學校德育工作呈現出新特點,主要表現在:1.網絡信息對兒童的巨大影響;2.留守兒童的品德教育薄弱;3.二胎家庭對兒童的心理沖擊。
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新使命開啟新征程。十九大提出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期我們做好德育工作的行動指南。我們應在習近平新思想指引下,把握新時期德育工作特點,提出成功應對策略,我們要拓寬德育工作渠道,拓展德育工作內容,轉變德育工作理念,堅持不懈,努力開創德育工作新局面。
一、新時期德育工作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網絡信息對兒童的影響巨大。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已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上網已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據調查,18周歲以下的青少年網民占全部網民的24%。如何正確引導青少年上網,已成為新時期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理應受到學校,家庭和社會的重視。網絡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具有積極影響。網絡上的信息極為豐富,為青少年的學習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學習上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大多數都可以利用網絡,就可以查找出答案,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網絡加大了青少年與外界社會的聯系,讓他們在有限的空間里,利用更少的時間就可以獲得更廣泛的知識。網絡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同時具有消極影響。首先,網上信息量大,良莠不齊,而青少年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強,可能會造成青少年缺乏信仰,影響青少年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其次,由于網絡信息接受的被迫性和網絡信息傳播的隱蔽性,可能會弱化青少年道德意識,造成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下降;再次,若長時間上網,會嚴重影響學生學習成績,嚴重影響學生身體素質。
2.留守兒童的品德教育薄弱
留守兒童是新時期最容易受傷的群體之一,是最為脆弱的群體之一,也是需要全社會格外關注的群體之一。他們常年沒有父母的陪伴,得不到父母的關愛,都是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監護教育。據統計,截至2018年底,全國仍有留守兒童697萬人,其中52%為小學生。由于父母教育的缺失和隔代教育的溺愛,留守兒童的品德教育滯后,心理發展也不健康。他們普遍沒有良好的道德品質,缺少愛心,不夠上進,自私冷漠,甚至以自我為中心,自暴自棄。怎樣做好留守兒童的品德教育,讓他們健康快樂成長,已是當前一個十分迫切解決的問題。
3.二胎家庭對兒童的心理沖擊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很多家庭由三口之家變成了二胎家庭,很多小學生也由獨生子女變成了家中老大。調查統計,我班65個學生中,有22個學生在六年內新增了一個弟弟或妹妹。增添弟弟妹妹帶來快樂的同時,也給這些學生的心理帶來了沖擊。他們大多認為弟弟妹妹的到來,父母對自己的愛減少了,甚至認為父母偏愛弟弟妹妹。我班的凌詩詩同學,原本是一個學習勤奮、成績優異、性格開朗、全面發展的同學。但本學期開學初,作業不按時完成,紀律較為松弛。通過了解獲知,她有一個三周歲多的弟弟,很調皮,經常影響她學習。而媽媽卻不管不顧、置之不理。因此,她認為媽媽太偏心了,也不愛她了。媽媽把全部精力放在小弟弟身上,還經常無端地指責自己。這就是典型的二胎家庭對兒童的心理沖擊表現。這種心理沖擊還表現在1.注意力分散,做事情的專注程度不如以前;2.成績下降,興趣降低;3.意志不堅,缺乏耐心;4.情緒不安,沉默寡言。
二、針對以上新時期凸現的德育工作特點,我們亟需做好以下工作
1.拓寬德育工作渠道,拓展德育工作內容
①舉辦“書香校園,經典誦讀”活動。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五千年的文化積淀,孕育出中華民族誠實友善、孝親敬友、溫文爾雅、勤勞奮斗的品質。開展經典誦讀,可以使學生受到道德的熏陶,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我校每學期都會舉行經典誦讀比賽,以賽促讀。《弟子規》《三字經》《愚公移山》《為人民服務》……這些經典內容的誦讀,學生逐漸明白做人的道理,提升了他們的文化修養和道德水平。
②加強環境建設,提升育人作用。學校的育人環境是德育工作的陣地,優美的校園環境,高雅的校園文化,給人以奮進向上的力量。我校不遺余力地建設育人環境,如文化長廊、名師風采、明日之星……一個個足球之星、象棋之星、音樂之星、書法之星……這些都是身邊的同學,他們就是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學校文化長廊中的每一堵墻,都是無聲的語言,潛移默化地向學生進行著思想品德教育。
2.引導學生合理上網,抵制不良信息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今天我們已邁進信息化社會,步入數字化時代。網絡已深刻影響著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小學生也是社會的一員,理應享受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的成果,共享網絡給我們帶來的便利。我們要理性看待網絡給青少年帶來的負面作用,積極采取有效應對措施:①引導學生有目的地上網。當前,雖然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整治下網絡環境越來越安全了,但依然有個別非法網站,充斥著大量不良信息。這些不良信息對小學生健康成長影響極為惡劣。所以,我們要引導學生上網要有目的,不瀏覽那些不健康網站;②引導學生控制上網時間。網上信息豐富,游戲資源也很多,很容易讓小學生上癮。一旦沾上網癮,勢必影響學習,甚至會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所以。要引導小學生控制上網時間,切莫沾上網癮;③經常對學生宣傳網絡知識。網絡對人的影響有利有弊,尤其對小學生更是如此。我們要經常向小學生宣傳網絡知識,讓學生做網絡的主人,讓網絡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服務。
三、健全德育機制,構建德育網絡
學校的德育工作,需要一個健全的組織機構,一個高效的德育工作網絡。新時期,我們建立了由學校學生工作處、少先隊大隊部、班主任、家委會、家長組成的德育工作網絡,齊心協力,把學校德育工作做好。
1.新時期,德育處與時俱進,轉變德育工作理念
緊密聯系當前實際,把握德育工作重點,布置落實各項工作,使我校德育工作邁上新臺階。
2.各班成立家長委員會
組織班主任和家委會成員,定期上門家訪,把家委會成員發展成為德育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3.關心留守兒童,定期心理輔導
班主任和家委會成員,上門幫助留守兒童家庭解決一些小問題,讓留守兒童感受到溫暖,加強學習的動力。同時,積極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輔導,有效解決留守兒童道德品質較為低下的問題。
4.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學校積極和二胎家庭進行聯系,積極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及時對個別孩子的心理問題進行疏導,著力解決二胎家庭的孩子心理問題,確保孩子心理健康成長。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新時期的德育工作,我們必須牢牢把握德育工作的性質和方向,充分發揮助推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社會力量,努力開創新時期德育工作新局面。
參考文獻:
[1]宋維維.小學德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2]陳宗慶.小學德育主題活動系列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3]楊淑霞.小學德育教育在網絡形勢下的新方法[J].學周刊,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