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就支氣管哮喘患者護理中健康教育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方法 選取我院2018年收治的66例支氣管哮喘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各33例,分別施以常規護理與健康教育,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不論是總有效率還是護理滿意度均比對照組高(P<0.05)。結論 針對支氣管哮喘患者施以健康教育,效果較好,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使用。
關鍵詞:健康教育;支氣管哮喘;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19)06-033-02
臨床常見的一類呼吸道疾病就是支氣管哮喘,很多時候患者對支氣管健康知識的認知均不全,對支氣管哮喘的誘發因素、危險因素也未明確,當支氣管哮喘發生時,沒有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進而加重了哮喘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在臨床治療護理中對患者開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可幫助患者進一步認知疾病,將更多哮喘相關性的知識掌握,從而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升,使患者盡快恢復。本文對健康教育在支氣管哮喘患者護理中的效果展開了效果,現做如下總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收治的66例支氣管哮喘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1例,女35例,年齡19~75歲,平均(56.2±10.3)歲,病程0.5—15年,平均(8.2±4.3)年;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各3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逐項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以常規護理方法護理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則接受健康教育,具體如下:
1.2.1環境方面健康教育
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避免刺激性物質的進入,如灰塵、煤氣、煙霧等。勤于清洗與消毒個人用品(床單、被罩、枕套、衣服),室內應控制各種過敏源誘發因素(花朵、毛毯、貓、狗等),擦拭門窗時應使用濕潤的抹布,預防粉塵到處飄散。
1.2.2心理健康教育
讓患者知曉不良情緒會導致迷走神經過度興奮,讓支氣管平滑肌收縮過度,加重哮喘病情。護理人員積極同患者交流溝通,耐心解答其疑惑之處,想方設法緩解其不良情緒,促使其沉著冷靜對待疾病。通過成功案例幫助患者對治療充滿信心,促進患者治療依從性與主動性的提高,便于后期規范化治療的展開。
1.2.3飲食健康教育
因為長時間受病魔折磨,大部分哮喘患者的體質均較差,身體也較為消瘦,所以必須在飲食搭配上多加注意,保證營養均衡。為將這一目的成功達到,需讓患者及家屬知曉多攝入一些維生素和礦物質豐富的食物,且注意食用蔬菜、瓜果的新鮮衛生。除此之外,還應注意肉類、豆制品、奶制品等高蛋白質食物的攝入,多食用菌類食物,已將身體的抵抗力增強。禁止攝入糖分過重、生冷油膩的食物,遠離煙酒,也盡量控制海鮮食物的攝入量,預防誘發過敏,使得疾病進一步惡化。
1.2.4用藥健康教育
1.氣霧劑的使用。使用前,應輕輕地搖晃氣霧劑,引導患者進行深呼吸,將身體全部氣慢慢呼出,再含住噴口,完全閉上嘴唇,將氣霧劑噴嘴完全包住。接下來進行深呼吸,并按住氣霧劑瓶的開關,緩慢吸入,屏住呼吸10s,然后才慢慢呼氣[1]。在這一過程中,藥物能夠充分地作用于氣管、支氣管處,發揮藥效。使用后,應迅速用清水漱口,清理咽喉部藥物殘渣,避免不良反應的出現。
2.激素的使用。支氣管治療過程中,抗炎尤為必要。而現階段,控制哮喘最有效的一種藥物就是糖皮質激素,其抗炎作用非常明顯,能夠在炎癥反應的多個環節作用,以對哮喘起到有效抑制效果。但如果應用時間過長就會引發一系列不良反應,如骨質疏松等。所以,需遵循醫囑對強的松、甲潑尼龍等予以應用,以控制疾病發作,在完全控制癥狀后慢慢把藥量減少,切忌不能突然停止。
3.支氣管舒張劑的使用。氨茶堿是臨床典型藥物,解痙平喘、舒張支氣管平滑肌是主要功效。由于該藥物中毒劑量同治療量較為接近,因此用藥期間應密切監測血藥濃度,預防出現不良反應。同時,應警惕食欲不振、惡心、失眠、心悸等不良反應的出現,及時上報醫生,并配合醫生進行搶救。
1.3臨床效果評定標準
若患者未再出現支氣管哮喘癥狀,肺部聽診哮鳴音消失即為顯效;若患者喘息等臨床癥狀改善明顯,肺部聽診哮鳴音有顯著好轉即為有效;無效即患者喘息等癥狀未見好轉,甚至有加重跡象。
1.4統計學方法
調查數據值以SPSS18.0統計學軟件給予處理,臨床觀察指標采取%、()表示,經X2/t檢驗,P<0.05代表有統計學差異(P<0.05)。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效果比較
經不同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經不同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討論
臨床上對患者生活質量影響非常大的一類呼吸道疾病就是支氣管哮喘,其一大特點就是復發性較強。疾病產生會對患者的呼吸狀況產生嚴重影響,使其呼吸道長時間感到不適。而為了讓患者的痛苦、不適得到有效緩解,臨床對癥治療為主要方式,但若要將支氣管哮喘的復發率有效減少,遠離誘發因素、危險因素,患者自身的管理也非常重要。對患者來說,因為沒有充分認識疾病,了解相關知識,一般在支氣管哮喘治療恢復階段或者平時疾病未產生的階段,沒有和誘發因素保持較遠距離,且也未養成的科學的生活習慣與飲食習慣,從而極易產生疾病。因為治療支氣管哮喘的過程中,實施的有效護理干預措施,既可以將患者的痛苦減輕,使之癥狀得到有效緩解,且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可促進其對疾病的認知進一步提升,幫助患者將健康的生活習慣養成,把全面的自我監測和疾病管理做好,使支氣管哮喘的復發率大大減少。
本次研究中, 觀察組患者不論是總有效率還是護理滿意度均比對照組高(P<0.05)。可見,針對支氣管哮喘患者施以健康教育,效果較好,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王小英. 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對支氣管哮喘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J]. 中國當代醫藥,2017,(18):194-196.
[2]盧晶.心理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對支氣管哮喘患者臨床癥狀改善的影響[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29):3+5.
作者簡介:白東杰(1989.03- )女 ,河北武安人,漢族,本科,護師,研究方向:呼吸內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