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鴻璞
摘 要: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成為化學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本文結合化學教學實際,就激發學生的其思維活動,以便更好地學習化學知識,幫助高中生獨立思考并解決所涉及到的化學問題,不斷提高化學學習效果談了一些親身的體會,以便能給同行提供借鑒。
關鍵詞:化學教學;思維能力;探討
剖析高中生化學能力,不難發現其中的思維能力尤其重要,因為它綜合了邏輯思維、創造思維、形象思維和直覺思維等四種能力。而高中化學知識又是思維活動核心內容和工具,學習高中化學,知識與思維之間的聯系極為密切,隨著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互相依存,是高學生提升化學思維能力必不可少的內容。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深化了化學教學與思維之間的聯系,客觀地說化學教學其實質就是思維教學,高中學生在教師教導下,激發其思維活動以便更好地學習化學知識,幫助高中生獨立思考并解決所涉及到的化學問題。下面就高中化學教學工作實踐,談談培養和提高學生化學思維能力的體會。
一、創設化學問題思維情境,開發高中生的思維能力
通常狀態下,高中化學教學,大多數教師喜歡利用提出相關的化學問題,引發學生進行思考,然后又引導學生共同解決的過程,利用教學過程提出問題已經成為化學教學慣例。分析每堂高中化學教學課,不論是整堂課堂教學,還是其中的某一環節,教師們往往會花大量的時間來創設化學問題情境。當然,水平高低也在創設化學情境中體現出來。水平高的能夠滿足高中化學教學實際和社會發展、日常生活密切的情境,幫助高中生融入其中,適應高中生的認知水平,幫助高中生將學習新的知識的能力發揮到極至,科學地引導高中生將思維能力集中到其興趣點上,全面激發高中生化學思維能力和滿足學好高中化學的欲望。
二、創設不同層次化學問題,培養高中生的思維能力
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必須跳出傳統以黑板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規避讓學生單純被動接受知識現象發生,更不能在教學中模仿別人成功的范例和學習過去記憶,而必須主動引導高中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學會面對化學問題,能夠做到科學地進行分析、觀察、猜想和推理,教師要站在高中生的位置來設計化學教學過程和制訂教學目標,讓高中化學教學更加符合實際需要。教師根據化學課程教學實際,可以圍繞課堂教學精心設計切實可行的探究性活動,來引導和激勵高中生養成研究型學習習慣。培養高中生利用化學學習的機會,掌握思考、交流和探索的技巧,從而掌握化學思維能力。
三、利用一題多解化學實例,培養高中生的思維能力
在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中,精選合適的化學題目是教師必備的技術,必須創造條件深度發掘其內在規律,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采用對比和聯想等方法解決化學學習上的問題,注意引導高中生拓展解題思路,掌握解題規律。其結果可以做到拓寬高中生的化學思維,也可以鍛煉出其內在的靈活性和敏捷性。例如,化學試題24molH2S在30molO2中燃燒,可得SO2的物質的量為多少?可以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思維來解這道題。
解法一:常規解法。解法二:用原子守恒定律的方法來解。解法三:用待定系數法。解法四:直接配平法。解法五:關系式法。解法六:十字交叉法。解法七:差量法。解法八:電子守恒法。解法九:逆向推導法。解法十:觀察法。通過一題多解這樣的訓練方式來促使學生各種感官,激發學生發散思維、多向思維,指導高中生根據實際需要調整解題思路,提高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從而掌握到最基礎的知識,并將所學知識形成網絡幫助記憶,有利于學生順利將所學知識間的聯系。選擇一題多解,能有效地拓展學生的思考空間,抓住問題的本質,掌握其運行規律,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思維習慣。
四、利用反思方式進行歸納,培養高中生的思維能力
化學思維活動核心及動力歸結為反思。開展高中化學教學,教師必須將每一道例題進行講解時反思總結是一個重要環節,只有反思才能幫助高中生打通新舊知識間通道,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發現其中存在的一般規律,發現問題產生的本質,有利于學生全面理解知識形成規律,從而提升解題能力,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方式。例如,用什么方法可以鑒別濃硫酸和稀硫酸?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反向思維很容易的就可以找到用鑒別濃硫酸和稀硫酸的方法。這樣養成不斷反思的思維習慣,可以面對一道題進行,也可以是面對一堂課,也可以是面對一章節內容進行反思,完全是圍繞學生掌握化學知識以及化學思想提升而進行的。
五、將抽象問題轉化為直觀問題,培養高中生的思維能力
高中化學基礎知識教學,重點應放在概念、物質的組成和性質研究以及化學反應規律等方面,將有利于高中生邏輯思維能力形成。可是,往往涉及到教學內容比較抽象,高中生缺乏生活經驗,抽象思維能力弱,聽課存在困難。學好抽象知識,離不開反復的感性知識的學習,感知認識是學知識必不可少的環節,而直觀教學是完成化學抽象思維能力形成的途徑。由直觀到抽象是教學活動必不可少的內容,也是培養學生抽象思的能力有效途徑。但是,培養高中生化學思維能力一朝一夕很難完成,教師在思想上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是需要一個比較長的培養過程,必須堅持持之以恒,采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根據高中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循序漸進,最終才會有所成效。
總之,在化學教學中,我們要拋棄那種傳統的以黑板為中心的教學方式,要引導學生分析、觀察、猜想和推理,不斷增強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能夠結合自己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不斷提高化學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顏紅珍.淺析提高中學化學課堂教學效果的途徑[J].教師,2011年17期
[2]歐明銘;彭玉琳.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有效開展化學教學[J].新課程學習(中),2011年07期
[3]蔡光華.中學化學課堂的有效性教學[N].學知報,2011年
[4]李娜.淺議如何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科學中國人,2015.
[5]周瑞沛.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關注什么[J].化學教與學,2011(11):37-38.
[6]舒暢.新課程化學實驗教學功能的再認識[J].網絡導報——在線教育,2011.
[7]王后雄.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策略研究[J].化學教學,2008(7):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