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雷
摘 要:當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所出現的“合作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由于其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參與積極性以及開拓學生思維,容易舉一反三而得到廣大小學教師的歡迎。自教育部推行新課程改革開始直到現在為止,很多城市的小學都已經對“合作學習”模式進行了嘗試,結果雖各不相同,但總體反響較好。故本文筆者決定對實施了“合作學習”的小學語文中的閱讀教學進行分析嘗試。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 合作學習 分析嘗試
一、合作學習是什么?為何要對它進行分析?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達到讓所有學生都能夠通過對所學內容進行思考,從而獲得收獲,通常會布置一些需要多名學生去進行探討和共同思考才能夠完成的學習任務,如通過將全班同學劃分為數個小組,并布置一到兩個群體性學習任務,由所有小組展開競爭式討論。而從劃分小組開始,到布置學習任務,直到最后教師完成對各個小組討論結果的評論和總結的這一系列過程,就叫做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之所以能夠誕生,與時代發展及其意義有極大關聯。眾所周知,當前社會的信息化速度正在以指數級別增長,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已經達到了“融合中的融合”的程度(而且還在繼續融合),各類信息和溝通工具如同一根根無形而堅韌的線將不同的人連接起來。在這一大趨勢下,傳統的小學教育無疑是落后的,必須進行有效變革。在這次的“合作學習”浪潮中,盡管大部分地方仍處于“試水”狀態,但是初步出現的成果已經給教學者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因此,及時對合作學習這一新模式進行探究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二、如何將合作學習模式有效運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
以湘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材中的課文《自相矛盾》為例來看看如何將合作學習模式有效運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首先,根據該篇課文內容,我們可以很快搜集到幾個容易讓學生進行討論(開展合作學習)的點。如:
你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自相矛盾》這種課文中的邏輯(或事情)?
如果你是這個故事中的那個賣兵器的人,你會如何用自己的話來指出買兵器的人的可笑之處?
你認為我們應該怎么樣在日常生活中避免這種現象?
等等。
這些問題要能夠做到兼顧課文內容和學生生活,要讓學生能夠以課文中的有益思想為基礎來對自己身邊的人和事進行嘗試性的思考。在提出這類問題之后,教師應宣布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然后聽取學生反饋,并給出相應的指導性意見。
上述教學設計是一種較為初級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通過討論來激發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欲望。作為學生來說,群體性是他們最為看重的性質,上述以討論作為主要方式的合作學習能夠更好地讓課堂上充滿學習氛圍[1]。
再看一個以湘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課文《草船借箭》為實例的合作學習引入教學設計:
《草船借箭》是《三國演義》中最為經典的一段情節。教師在開篇就應該聲明其特殊性。在帶領學生熟悉全文(對整個故事有所了解之后),可以讓學生以自愿的方式來上演一出課本劇。從更加直觀的角度來讓學生們體會到這一故事的魅力。演出結束后,教師讓已經分好組的剩下的學生作為評委來發表自己的意見并給出評分(評分標準由教師事先準備好并聲明)。評委涉及的內容應有以下幾點:
①結合課文內容進行評價:你覺得他們哪一個情景演的最好?哪一位同學最能表現出故事中幾位主要角色的風范?為什么?
②請談談你在看了他們所表演的課本劇之后對課文的一些感受,比如是否對課文中的一些情節有了以前沒有的認識,對于課文中的人物行為是否有了以前沒有的評價等。
③結合同學的演出和課文內容,說說你覺得自己從中學到了什么?
由學生所組成的“評委團”經過上述評價之后,能夠以一種間接的方式來獲得對課文的深層次理解和感悟,這比干巴巴地回答課文后教材設置的思考題更有價值。因為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不會將“閱讀并理解課文內涵”當成一項枯燥的任務,而是當作一項具有創造力的活動。而且,由于這種活動是開放的,不是類似于課堂或家庭作業那樣單調死板,具有強制性的事情,因此學生能夠更好地在無意識和輕松的狀態下接受并發揮出自己的能力去完成它。在完成的同時,學生也對課文的內涵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這種合作式學習(演出+評論)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說事半功倍[2]。
結語:合作學習的最大創新不僅在于其擺脫了傳統教學中單調的線性傳授模式,更在于它形成了一個相對自由的框架,即“教師課前設計—學生合作探究—教師后期總結和解惑”的框架。但是在這一框架之內的自由度又是遠遠高于傳統線性教學模式的。因為教師可以以“合作探究”為中心來發揮多種合作學習模式,如課本劇、小組討論、小組代表競賽、競爭類游戲等。這就是合作學習的強大之所在,它具有的高自由度和高教學效率能夠真正推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產生巨大變革,盡管目前這一教學模式仍然只是嘗試,但其所具有的意義是不能忽略的。
參考文獻:
[1] 佚名. 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嘗試[J]. 新課程研究(下旬刊), 2018,76(2):94-95.
[2] 姜啟明. 試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策略[J]. 錦繡, 2017,43(7):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