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玩為
摘要:在新課標中對于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善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學生現有的經驗入手進行教學,要能夠為學生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更多關注的是學生知識的獲取情況,但是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為此就出現了高分低能的現象。為了改變這些問題,教師需要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下面將就此進行詳細的探究,希望能夠為大家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實踐能力;小學數學;數學課堂;策略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數學在我們生活中應用的范圍也變得越來越廣泛起來。而現代數學教學側重于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能夠增強學生的互動和實踐,讓學生在動手操作和實踐中獲得能力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要能夠積極地擺脫傳統的教學束縛,能夠創新數學課堂,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促使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本文針對數學課堂中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進行探究。
1 培養小學生實踐能力的意義
1.1 培養小學生實踐能力是新課改的要求
近些年來教育在不斷的改革,新課改也得到了深入的發展。在新課標下要求課堂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能夠做到學以致用。而且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教學需求,所以教師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自主學習的環境,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趨勢。社會在不斷的進步,只有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實踐素養,才能夠不斷地挖掘出小學生的潛力,更好的為社會培養有用的人才。
1.2 加強小學生實踐能力符合國家創新的趨勢
當今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無論是國家還是社會上,已不再需要書呆子型的人才,而需要的是復合型的人才。縱觀當前的各個行業,選聘的人才也需要具備實踐能力。因此我們必須要從小就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有效的訓練,這是國家創新的需要,也是創新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鑒于這樣的一種形勢,我們有必要從各個學科教學入手來有效的提升當前小學生的實踐水平。
1.3 加強小學生實踐訓練有助于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后他才會對他所學習的科目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也才會認識到學習的內容的意義,從而做到學以致用。同時通過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能夠更好地訓練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和能力,讓教學效率得到提升,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2 小學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策略
2.1 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培養學生操作能力
數學本身就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將學習的內容和生活結合,通過生活問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靈活掌握數學知識,讓學生能夠認識到數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意義。而在開展實踐活動時教師應該能夠使用一定的操作技能,學生具備了這些技能才能夠更好的實現實踐能力的提升。為此教師在日常數學教學中要學會把教材中的知識和學生的生活結合,然后巧妙地設計實踐活動,加入一些真實的案例,讓學生參與的實踐活動具有可操作性,也成功的把一些看似比較枯燥的數學問題通過一些生動的實例進行呈現,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得學生獲得了一定的操作技能。比如在學習小學數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正比例》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進操場,觀察竿高和影長來完成學習。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每一組的學生進行分工,讓A組的學生測量操場上立的竹竿的影長,然后讓B組學生測量竹竿高度,讓C組同學最后進行計算。學生進行完測量后,教師引導C組的學生通過影長和竿高的正比例關系列出相關的關系式,通過這樣的一個實踐讓學生真正的理解了正比例之間的關系,同時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比如在學習了《圓的周長》這個知識點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回家測量自己的自行車或者是電動車車輪的周長,讓學生計算輪子的直徑大小。這樣的一些實踐活動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效的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
2.2 豐富學生體驗生活的機會,提高學生生活能力
數學和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兼具著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的確蘊含了豐富的數學知識和信息,這些內容都具有著很強的實用性。那么教師在課堂中設計實踐活動時一定要能夠突破課堂的封閉性,給學生一個更加廣闊的環境,讓學生能夠自然而然的將知識和生活中的問題進行結合,提高學生的體驗感,使得學生能夠自主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比如說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設學校的跳蚤市場,讓學生把自己閑置的物品拿到學校中進行售賣。學生會積極地去了解自己的商品原先的價格,會思考現在出售多少的價格會比較的合適,然后在學校的小型跳蚤市場中進行交易,整個過程中學生需要進行計算和找零。這樣的一個數學實踐活動做到了和生活緊密的結合,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的意義和樂趣,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
2.3 開展頭腦風暴,培養學生思考能力
數學教學需要學生手腦并用,教師要能夠真正解放學生的手和腦,打破課堂教學中時間和空間受到限制這種弊端問題,給學生充足的空間和時間通過實踐解決問題。設置頭腦風暴,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不規則圖形》這部分的內容時,其實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不規則的圖形隨處都可以看到,但是怎么樣才能夠將不規則圖形的面積計算出來呢?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完成一些實際的測量。讓學生分組合作,每個小組需要把自己思考的過程還有最終的結果進行記錄。通過這樣的過程,讓學生不斷地受到啟發,而且每個小組會非常積極地進行方案的設計。鼓勵學生派出代表進行方案的展示,教師要給予肯定和支持,然后共同商討和調整使得方案變得更加的完整。在這樣一個反復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
2.4 優化小學數學評價方式
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應該盡可能的多元化,不能僅僅停留在學生的成績方面,要能夠注重挖掘學生多方面的潛力。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善于改變傳統的書面形式的測試,可以通過一些實踐性的活動來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水平、價值觀等等方面進行綜合的考量。而且教師要特別認識到評價的最核心內容是學生整個學習的過程,能夠給學生更多的指導和意見,讓學生有自己改正的一些機會。比如在我們日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從改變期中和期末考試的評價方式入手,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評價,可以設置等級和特長還有評語結合的方式。總之,為了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實踐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一定要能夠改變傳統的理念,認識到評價的意義,有效的落實評價方法。
2.5 為學生提供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前面多次提到過數學實踐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意義。所以不僅僅要開設課堂的實踐活動,也要開設一些活動課,專門對學生綜合實踐水平進行提升。比如數學競賽、數學游戲或者是數學小發明等等。通過這種綜合性的活動培養學生的操作力、觀察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促進學生更加全面的發展。
3 結語
現實生活中具有著豐富的教學素材,我們可以在里面尋找到和數學相關的資源。小學是各項能力培養的基礎階段,數學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教師在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對于學生一生的發展都具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只有真正的學會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才能將學習與生活有效結合起來,實踐能力的培養才能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 陸哲.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科學中國人,2017(24).
[2] 史曉燕.抓住學生心理,培養實踐操作能力[J].數學大世界(下旬),2017(02).
[3] 周興勝.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培養[J].科學中國人,2017(18).
(作者單位: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南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