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恩良
摘要:當前我國中小學課程標準的改革正在不斷的發展中,從一開始的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正在被高度的關注,同時也在不斷地調整與完善中,成為全新的課程教育目標,核心素養關注學生的愛國情懷與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并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以及生活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精神。在核心素養的培養下,學生不能單純地關注數學知識的學習,同時還應當培養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結合當多項的課題研究表明,核心素養為宗旨的教學目標對于學生未來發展將會產生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數學核心素養;小學;數學教學
在我國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核心素養已經被數學教師提上了日程,并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形成,結合理論與實踐的基礎上,促進了學生的數學分析能力與理解能力的提升,同時數學教師積極地參與到了數學課程教學改革中,讓小學數學教學變得更加合理與科學,促進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1 數學核心素養的基本要義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側重于學生的數學技能、實踐動手能力、思維創新能力,為了滿足社會上對于創新的要求,促進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需要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核心素養是當前素質教育最好的體現,同時在本次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從根本上關注數學課堂教學,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學教學質量與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打下良好基礎。
2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意義
小學數學教學中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的主要意義在于,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讓學生可以高效地利用數學知識進行實踐探究,便于學生進一步掌握與認知,真正體會到數學知識的根本價值,作為數學教師,應當善于靈活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并敏銳地發現問題,提出靈活的解決對策,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積極主動探索數學知識,并合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數學知識進行深入的探索,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數學課堂學習中形成基本的核心素養,實現高效數學課堂的構建。
3 基于數學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基本策略
3.1 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實現核心素養培養
在現代化教學背景下,無論是什么樣的學科教學,都應當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培養,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注重學生的知識的掌握,那么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更應當關注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教師運用多元化的方式進行完成,當前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并不是在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師努力的進行教學與引導。比如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與探索,不僅增強了學生的互動性,同時也營造了和諧的課堂氛圍,充分地發揮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例如《認識人民幣》教學過程中,教師將人民幣分發給每個學生,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的形成進行討論,初步認識人民幣的面值、人民幣作用以及人民幣的使用場所等等,高效完成認識人民幣的學習任務。
3.2 創設問題教學情景,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主要是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踐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促使學生構建完整數學知識體系,讓學生在學習中,順利的解決自己學習中所遇到的任何的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從多個角度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借助問題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數學知識的實用性,讓學生善于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從而獲得多種問題解決方法,增強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與實踐能力,這對于學生的核心素養形成具有積極作用。
例如《認識時間》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每天的起床、上學與放學都是依據什么來規定的呢?然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探索,有的學生提出了“時間”這個概念,然后學生們順著這個思路探究自己的起床時間,并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時間對于人們生活的重要作用,初步認識了時間這個數學概念,并利用自己所學習的時間合理規劃自己的一天的生活。
3.3 數學教師提升教學技能,形成職業責任感
科學有效的數學教學主要是通過師生互動實現的,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性因素,教師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克服數學知識學習中所遇到的任何的問題,并讓學生完成數學知識的探究性任務,因此作為數學教師應當具備職業責任感,注重自身的教學技能的提升,這樣才能在小學數學教學改革中發揮其積極的作用。
例如《長方形與正方形》教學過程中,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會見到過各種各樣的圖形,教師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將長方形與正方形區別出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并掌握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基本特征,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完成長方形與正方形圖形的繪畫任務,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4 總結
綜上所述,在進行小學數學課程改革中,教師應當注重自身的教學觀念的轉變,創新教學方式,采用問題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孫振玲.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創新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8(47).
[2] 郝研.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07).
(作者單位:重慶市萬州區紅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