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劍鋒
摘 要:陶行知先生說“校長作為學校的靈魂”,作為一名小學的校長,要在艱苦的環境下應該結合學校的特點,找出一條適合農村學校發展的道路,讓農村學生接受更好的教育,是所有農村學校校長都應該思考的問題。本文就根據多年的校長管理經驗分享一下校長管理工作的困境,并提出相應的改善策略。
關鍵詞:少數民族;農村小學;校長管理
少數民族地區農村學校的教育作為農村義務教育的重要環節,國家一直以來都給與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和發展很大的支持和幫助,也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依然有很多青少年選擇輟學。但是為了確保少數民族地區青少年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國家還要再給與重視和支持,與此同時,社會各界人士也要給與關懷和重視,大家攜手共同把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事業共同做好。農村小學校長難當,少數民族地區學校的校長更難當,因為少數民族地區的農村小學在硬件上相當匱乏,教師的整體素質很差,生源素質也不高、學校的經費來源很短缺。所以說,作為少數民族地區的校長,遇到的最大困境就是經費問題、課程改革問題、安全問題和現實管理問題,這些問題都一而再、再而三的困擾著校長管理工作的展開。
1 少數民族地區農村學校校長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校長精力分散
以彝族地區農村學校的校長來說,平常的瑣碎事情非常多,平常會有各種各樣的會議,還要處理學校的各種瑣碎事務,精力就被分散,在學校管理上就沒有足夠的精力。另外,校長的行為較為分散,校長的工作職責不明確,很多彝族農村地區農村學校的校長獨權專政,還存在越權降位的行為,很多事情都要親自做才放心,因此也做了很多無用的工作,分散了太多精力,這樣不利于威信的樹立,反而影響群眾關系,最終形成了權利阻礙。除了這些,彝族地區的校長在管理上不夠專心,心有余而力不足、管理散漫、重權利不重管理,也就是非常散漫無規矩,學校管理沒有規章制度、沒有原則。
1.2 優化管理意識不足,學校管理較為松散
在彝族農村地區的學校中很多校長都存在視野狹窄、管理思路不清晰、鼠目寸光的情況,根本不重視自身的發展和進步,那么對學校的管理更是無心。還有些校長的觀念陳舊、不愿意改變和與時俱進,雖然理念和思想上升到了一定的層次,但是在學校教育教學、行政管理、考核監督、檢查指導工作方面不重視,只是肯定自己的工作,不能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安于現狀、不思進取、沒有奮斗目標。
1.3 校長缺乏現代學校管理的理念、手段和方法
首先,校長的管理思想比較凌亂,有的校長在做決定的時候猶豫不決,不知道怎么選擇,往往是做了這個決定以后,很快又換了決定,最后也沒有解決問題。其次,決策變化快,在學校管理問題上,自我矛盾和不自信,往往是自我心理在掙扎和猶豫,對做過的決策經常改變,學校老師也只能忍受校長的猶豫不決和變化多端,影響教師教學質量。除此之外,不重視學校的面子工程,一些農村學校的環境面貌管理不嚴格,校園內的報刊和畫報墻很長時間不更新一次,就連書報亭和公告欄上都有隨處涂鴉的痕跡;學校的衛生不合格,隨處可見生活垃圾。校長不但不整理自己的辦公室,也不監督教師辦公室的美化,存在書籍、作業和教具隨意擺放的問題。校園的布局不合理,有些教學區和生活區沒有規劃和設計,讓人看起來非常混亂。
2 少數民族地區農村學校校長管理策略
2.1校長要不斷學習,掌握現代教育理念
(1)要做教學專家
校長重視學校的管理的同時要關注教學質量,首先校長自身要是教學專家。學校的主要工作是教學,因此校長要重視教學質量,要會聽課、定期評課、還要會指導教師。校長要學校管理和教育一把抓,應該緊跟教育改革的步伐,了解實施教育動向,與教師一起制定教育計劃,打造高質量、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在學校的管理中校長要面面俱到。但是如果校長只懂教學不懂管理也是不能管理好學校的。那么,就要根據校長的自身特點,多學習和解除新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知識,根據自己學校的特點,展開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校長管理工作。
(2)要做科研專家
校本研究作為學校管理和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發揮的作用非常大。作為校長可以根據校本教材來改變學校的整體教學作風。作為校長,還要結合學校所在農村的實際情況,組織教師根據具體的教學問題進行課題研究和討論。打開教師的心扉和思維,培養教師研究課題的習慣,實現人人參與、帶動教學教風的轉變,使學校的教學管理上升到新的層次和水平。
2.2 優化管理風格,建構管理格局
首先,科學規劃學校的發展,作為彝族地區的校長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來規劃學校全局,用智慧和能力為學校發展制定合理的規劃,制定學校每一個階段的發展目標。其次,構建有效的管理格局,綜合運用管理學知識,以扁平管理和層次管理為主,粗放管理和精細管理有機的結合起來,合理分工、共同協作,構建具有活力的教師隊伍,注重學校管理格局的塑造。再次,注重管理風格的打造,校長應該具有獨特的管理思維,校長要有管理者的樣子和特點,在管理風格和接人待物、處理事務上都要講原則并有獨特的風格,要時時刻刻彰顯校長的人格魅力,提高自身的影響力,讓師生都廣泛的認同和接受。采用個性化的管理方法,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管理策略,因校施計,因材施管,因人施策,因事施法,讓教師和學生都能感受到存在的意義。
2.3培養新課程理念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教育的進步個變革非常快速,校長應該時刻走在變革的前列,構建新課程理念,制定符合現代化教育的目標,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方式,使所有教師都能符合新課程標準和要求,用全新的教學方式改變教育觀念,校長要具備改革意識和不斷創新的魄力。
彝族地區農村學校校長可以采用精細化管理方式來推動學校管理工作的實施,實現教師隊伍精干化、管理模式精細化,管理特點以嚴格、細致和實踐為主。實施精細化管理的關鍵是要控制,也就是發現主要矛盾和關鍵性影響因素,精確關鍵環節的控制要點,實現精益求精的管理境界,把教育和管理放到金字塔的頂端。精細化還要重視過程和細節的管理,也是推行優質教育的關鍵。
結語
作為彝族地區農村學校的校長,我深愛我的家鄉和養育我的這片土地,并時刻堅守在教育改革的路上,懷抱新理想和新思想,努力為農村教育譜寫華麗的篇章,靜待農村教育改革的新面貌??傊鳛樾聲r代的少數民族農村地區學校的校長,要把教育新質量、新思維、新舉措推行到實處,不斷學習和進步,注重管理質量的同時關注效益的提升,切實做好校長管理、抓好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覃慶貴,李進軍.湖南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校長暢談“我的夢”[J].民族論壇,2013,(4):50-51.
[2]仁增歐珠.略談新時期小學校長的管理模式[J].小作家選刊,2016,(20):249.
[3]馬文忠.西部民族地區農村小學校長面臨的管理困境[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