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敏
摘 要:大學音樂教育是塑造學生創新素質的過程,可以培養人才體驗生活和認識社會的能力,對培養人才的創新素質有著重大的作用。
關鍵詞:大學音樂教育;人才創新素質;培養
1.大學音樂教育對人才創新素質培養的重要性
1.1 有助于促進人才的良好發展
教育是培養人才創新素質的有效途徑,而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革和發展,教育也應提高主動性,不斷的去適應文化、經濟、政治等的變化,從整體上優化人才的知識結構,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可用之才。音樂本是一種感情藝術的表現形式,但是,作為人類的精神藝術,音樂卻有著多維性、多形式、多層次的功能,對人才創新素質的培養有著一定的意義。
1.2 有助深入開發人才潛能
開發人才潛能要從人腦的結構說起,人腦主要分為左半球和右半球,通過功能的分析人腦的左半球主要負責一些邏輯性記憶、分析和推理,具有淺層次的記憶功能,而人腦的右半球主要負責思維的形象和創意,具有深層次的記憶功能。開展音樂教育對人腦的右半球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說,音樂教育能培養學生自由聯想和個性思維拓展等能力。
2.通過進行大學音樂教育促進人才創新素質培養的方法
2.1 教育關系的調整
大學音樂教育對學生的創新素質培養有著重大的意義,而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下更有利于創新素質的提高,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因此,要加強師生關系的調整,也就是教育關系的調整。
2.2 教育觀念的轉變
傳統的教學觀念單一性表現的太突出,由于過多的重視“教”,而忽略了“學”的方式,學生本是學校的主體,這種教學觀念直接限制了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尤其是大學音樂教育特別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這對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也有著一定的限制,因此,要轉變教學觀念來促進學生創新素質能力的培養。
2.3 教育評價體系的更新
評價體系是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教師的教學方式的一種評價方式,音樂教學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缺乏合理有效的教育評價體系,對音樂教育的發展極其不利。音樂教育既要教導學生如何用嗓發音,同時還要帶領學生如何使用樂器演奏,并培養學生如何做好感情的投入。學生的個體特長的不同注定學生的表達形式也有所不同,因此對學生的評價體系不能實行統一性,要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評價。在對學生的評價中也要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4 教育方法的創新
教育方法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主要因素,也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要素,音樂本是一門綜合性較強、實踐能力較高的學科,然而教學方法的老套卻不能發揮出音樂教學的特點,因此,要加強對教育方法的創新。
3.結束語
本文主要針對于大學音樂教育與人才創新素質的培養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和研究,通過本文的探討,我們了解到,在進行大學音樂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為目標,采取多種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兵.音樂教育與人才培養.音樂教育.2017,6
[2]王毅可.人才創新與音樂學的關系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1
[3]程克義.大學音樂教育.音樂知音,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