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神寧
摘要:小學是學生處于學習成長的起步階段,學生對學科學習充滿期待。教師必須把握這一關鍵時期,在凸顯學生主體地位、以生為本、加深學生數學學習體驗的同時開展情景教學,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為后續的深度數學教學做好教學鋪墊。
關鍵詞:小學;低段數學教學;以生為本;情境教學
一、合理利用生活元素,實現生活情境教學
數學來源于生活,最終也將服務生活。很多小學階段的學生不能夠正確認識生活與數學之間的關系,在參與數學學習活動中經常隔斷生活與數學知識,這不利于學生的知識學習,也會導致學生的數學知識“僵硬化”。新課程改革中提出,教師實施數學教學活動時要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因此數學教師可在實施數學教學時引入生活元素,讓學生正確把握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二、營造和諧教學氛圍,奠定情景教學基礎
數學情境的創設并不是突兀的教學活動,它需要一個合適的教學氛圍。為突顯學生的主人公地位,讓學生在輕松參與數學學習中無差別地轉換到數學情境中,吸收和內化數學知識,教師就要在開展數學情景教學、創設和諧教學的氛圍中加強與學生的互動與交流。
這里所說的互動與交流可以是教師的口語語言互動、肢體語言互動,也可以是教師結合數學知識重點進行的問題提問。這都能讓學生對知識進行主動探究與思考,也能夠有效地把學生引入數學問題情境之中,實現“思”“學”有效結合。
三、巧妙運用信息技術,直觀展示數學知識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的情境創設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我國教育的新型教學工具,能夠為教師延伸、拓展、創新教學提供新的空間。且它能夠生動、形象地將數學知識展現在每一位學生面前,既能夠抓住小學低段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也能夠讓數學知識變得直觀化、具體化。教師可結合教材內容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多媒體開展數學情境創設活動,如在“認識人民幣”相關知識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模擬超市購物的實際情境,這是學生日常都能夠接觸到的情境,既能夠給學生以學習親近感,又能夠將購物情景中蘊含的數學知識更好地表現在學生面前。
四、適當進行小組合作,深入數學問題情境
為凸顯學生在數學課堂的主人公地位,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知識的學習與探究實際活動中。教師可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們深入問題情境中解決問題、思考問題,以獲取數學知識。教師可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法實施數學教學,創設值得思考的數學問題情境。當然,為深化學生的組間情境學習,教師也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
五、挖掘學生學習潛能。加強課堂教學鼓勵
以生為本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的建構將教師的教學重點由過去的分值教學轉移到素質培養上,這也決定了教師必須變換數學教學課堂上的教學評價機制,盡可能地從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發展入手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定。為讓學生充滿自信地投入數學學習課堂中,教師必須在開展教學中發現每一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盡可能地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并多方鼓勵、輔導、有效解決每一位小學生在數學學習時遇到的問題,讓學生陽光學習、自信學習,在強大的學習動力下主動地投入數學學習活動。
六、結語
數學教學本就是生動、形象、趣味、多彩的教學活動,小學數學教師在實施數學教學中要盡可能地運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實現數學情境,在強化學生數學學習體驗的實際活動中打造高效數學課堂,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投入數學教學中。
(責編: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