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俠
摘要:地理無處不在,與生活息息相關,因而實施生活化的地理教學成為一種必然舉措,它能夠使地理教學真正落到實處。初中地理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教學脫離實際生活,實施灌輸教育,限制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符合學生學習發展的需求?,F今初中生的身體和心理都在不斷成長,教學工作者實施生活化教學已經刻不容緩。本文主要以生活化教學為出發點,分析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策略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教育即生活”的教學理念深入初中教學,要求初中教學工作者跟隨課程改革,注重課堂教學生活化,將學生生活與書本世界緊密結合起來,建立生活與課堂溝通的橋梁。初中地理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的學習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學習地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生活,熱愛生活,豐富學生視野。教師要革新傳統的地理教學觀念,堅持生活中有地理、地理中有生活的觀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提升互動水平,增強知識的掌握程度。
一、地理教學生活化的內涵
地理教學生活化教學即教師從學生生活的世界出發,將教學活動立足現實生活,根據學生的內在需求建立相應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深入生活情境,學習生活中的地理知識,從而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更好地生活。簡單來說,地理教學生活化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地理教學生活化的特點表現在四個方面,第一,社會性,教師和學生相互作用的產物;第二,實踐性,即運用生活,充分挖掘生活并將其作為教學資源;第三,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即生活化教學不是復制生活,而是總結加工生活內容,實現升華,滿足發展的需求;第四,客體的情境性,即將知識作為客體,利用情境模式,將書本知識轉變為生活知識。
二、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一)課堂教學環節生活化
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要求教學工作者利用多種教學方式,豐富課堂形式,將生活化教學充分展現在學生眼前。當前,初中地理教師教學的方式多種多樣,如情境教學法、合作學習法、多媒體教學、案例授課等,教師可以充分將多種教學方式放入課堂,為學生創設生活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感受生活,從自身生活經驗出發,學習地理知識,加深對生活的理解。就拿隋境教學法來說,它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由于真實性、形象性、生動性、直觀性,在教學中被廣泛運用,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實際課堂中要選取一些生活素材,如圖片、影像、音樂等,再利用這些素材創設教學所需要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深入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轉變原本枯燥的課堂,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簡化地理知識的難度,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表達力以及思考力,由此可見多媒體情境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情境法。再如音樂情境,教師在音樂的選擇上一定要恰當,要充分體現與教材的和諧性,比如說地理草原景觀學習,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具有草原特色的圖片,讓學生對草原的理解更為直觀,音樂可以選取一些比較經典而且與草原相關的歌曲,創設適合教學內容的音樂情境,烘托適合的生活氛圍,以便學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識,體會生活情趣,培養審美能力。
(二)課后作業環節生活化
學生學習與生活息息相關,即教育離不開生活。課后作業是學生學習的重要補充,是地理教學課堂的延續,也是開始和完成。課后作業是一種學習紐帶,緊緊聯系著地理課堂和社會生活,讓學生在學習成長中學會分析解決問題,掌握相關的地理知識技能,提升地理綜合素養,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教師在實際地理課后作業教學中,要革新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習觀念,從學生的發展需求出發,創新課后作業形式,將地理知識與生活結合,層層分布生活化作業,不是讓學生課后自覺完成,而是結合家長、教師、學生的力量,做好課后準備。例如,關于地理五帶分布圖的課后作業,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制作五帶分布圖的作業,讓學生課后做準備,如想要到北極看熊,學生可以自己設計相關的時間和路線,再根據自己制作的五帶圖,確定好南回歸線、北回歸線、赤道、南北極圈等位置,了解北極的季節、太陽照射等,規劃好旅游路線。
(三)教學評價環節生活化
教學評價包括課堂和考試的評價。首先是課堂教學評價,要使評價更具生活化,就必須立足學生學習的過程,立足學生的實際生活,將生活化的特色注入評價過程,讓學生從中體會到公平、合理,推動學生不斷向前進步。教師在課堂教學評價時要注重評價廣泛化,應該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針對性個別學生,要觀察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表現,在課堂上多鼓勵學生聯系生活學習,對學生的學習成果要予以表揚;注重評價人性化,評價語言要以激勵為主,堅持以人為本,不要因為學生的錯誤回答而批評、挖苦學生,要多表揚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尊重學生存在的差異性,鼓勵學生在課堂上交流互動,給大家分享對地理知識的理解;注重評價多元化,不要用固定的標準衡量學生,而要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和特點因材施教,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出發,對學生提出針對性的問題,用不同的方式表揚和激勵學生,然后教師再對學生的表現進而總結和反思。另外,就是考試的生活化,要求學生多從生活中思考,運用學習過的地理知識技能解決生活問題,引導學生多了解時事熱點等,將其作為生活素材,創設生活情境,為學生講解考試知識,也可以要求學生在試題中多用生活案例,結合生活經驗答題,讓考試更生活化。
三、結語
綜上所述,生活化的地理教學在學生的成長生涯中是一種巨大的推動力,它能夠改變以往刻板的地理學習,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能讓學生深入生活理解地理知識,讓地理知識的學習更加生動化,賦予教學更多趣味性、實踐性,培養學生的綜合地理素養。
(責編: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