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
【摘要】 ?群文閱讀通過精心組文激發學生的思考力和閱讀力,是語文教材中單篇文章學習的有效補充。文言文對于初中生來說難度較大,通過群文閱讀可以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筆者分析了文言文群文閱讀議題選擇和設計的重要性,探究了在實際教學中進行群文閱讀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 ?初中 文言文 群文閱讀 議題選擇 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6-247-01
一、文言文群文閱讀議題選擇和設計的重要價值
在文言文群文閱讀中,議題選擇的優劣可以從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感悟中體現出來。議題來源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目的是幫助學生積累素材,并且通過閱讀練習量的積累最終達到質的飛越。初中課內外文言文的搜集整理的過程中需要教師根據科學的議題進行精挑細選,找到更具有學習意義的文章,才能保證文言文群文閱讀的有效性。教師在進行文言文教學中,容易局限于字、詞、句的翻譯,文章的整體性被分割開來,使學生無法體會到文言文的表達美感和語言的精妙之處,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閱讀能力的形成,也使文章中的深刻內涵被極大地忽視和浪費。因此,在初中語文實際教學中,通過合理的議題選擇和群文教學設計可以幫助學生克服在文言文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使文言文教學效果得到顯著提升,為學生今后的閱讀奠定能力基礎。
二、初中文言文群文閱讀議題選擇和設計方法
在文言文群文閱讀的開始,教師通常會通過課內外文章內容的橫向比較,根據內容特點、表達情感以及語言技巧進行議題的選擇。以下是議題的選擇和設計方法:
(一)以文言文的核心主題為議題
初中文言文群文閱讀議題可以依據課本中的核心主題為中心進行拓展,讓學生能夠在比較內容特點和中心思想的過程中體會語言中滲透的情感。以部編版語文七年上冊《誡子書》為例,這篇文章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在臨終前寄予兒子的家書,通過真摯深切的文字教導兒子要如何立志修身,并且在文中寄托了一位父親的期望和愛。同樣給兒女的勸誡文還有王陽明的《示憲兒》、顏之推的《顏氏家訓——教子篇》、《曾國藩家書》,教師可以從中節選一部分文言文內容,先讓學生精讀《誡子書》,品位文章語言和情感,在讓學生泛讀其他幾篇文言文,體會文中父母對孩子的殷切教誨。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談談自己對文章的感悟,分享最受益的幾句話,在交流中深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此外,也可以將語文教材中文言文進行整合進行群文閱讀,例如,以山水游記為主題的文言文有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桃花源記》和《小石潭記》,還有九年級上冊的《岳陽樓記》和《醉翁亭記》,教師可以將這幾篇文章整合帶領學生開展山水游記的比較閱讀,從寫作背景、作者生平、文體特點以及情與景的關系幾個角度進行分析,使學生能夠學會課內整合的方法,加強學生對山水游記類文言文的分析能力。通過這種議題選擇和教學設計可以使學生在課內外文言文學習中積累大量語言素材,通過語言和內容賞析提升文言文閱讀理解能力。
(二)以文言文的寫作手法為議題
文言文通常有不同的寫作手法,初中文言文常見的抒情方法有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在間接抒情中包含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懷幾種方法;描寫手法有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白描、渲染、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等等,教師可以寫作手法為議題引導學生進行“一篇帶多篇”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在閱讀和比較中舉一反三,融會貫通。以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陋室銘》和《愛蓮說》為例,兩篇文章都是托物言志類的文言文,通過對物的描寫表達自己的生活態度和人生追求。教師可以在精讀完兩篇文章之后帶領學生學習龔自珍的《病梅館記》、韓愈的《馬說》以及吳均的《贈王桂陽》,使學生在泛讀的過程中體會托物言志類文章的共同點,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在泛讀之后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與分享,使學生能夠學習這類文章寫作手法的精妙之處,在課下可以嘗試著自己創作。以寫作手法為議題進行文言文群文閱讀可以降低學生的閱讀難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快速領悟文章之間的共通之處。
(三)以文言文的書籍為議題
語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通常來自于書籍的選篇,教師可以書籍為議題組織學生開展倡導“師生共讀一本書”,在讀書的過程中記錄下自己的讀后感和有疑惑的地方,并在班會上進行交流分享。通過這種閱讀實踐活動可以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能夠運用課上的閱讀方法進行其他文章的練習,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以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世說新語》中的兩則《詠雪》和《陳太丘與友期》為例,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完兩篇文章之后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世說新語》的課外閱讀,通過閱讀書中東漢后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體會文言文的表達和用詞方法,并且在班會上分享自己覺得有趣味性的文章,通過讀書交流活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
三、結束語
總之,雖然對初中生來說語文文言文閱讀難度較大,但是通過切實有效的學習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提升閱讀和思考能力。初中語文教師要把握好教材的精髓,文言文課內外群文閱讀的議題選擇和設計可以從核心主題、寫作手法以及原文補充閱讀入手,幫助學生在大量的泛讀積累中拓展文言文字、詞、句知識,體會和感悟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深刻內涵,讓文言文中包含的先人智慧為個人學習成長指明方向。
[ 參 ?考 ?文 ?獻 ]
[1]王君,房衛華,張麗.用小群文閱讀實現文言文教學文化滲透——《在孫權的朋友圈學習有效溝通》課堂實錄及點評[J].語文教學通訊,2017(26):36-41.
[2]馬宜曼.初中課內外文言文群文閱讀議題選擇和設計研究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1):70-70.
[3]周麗君.基于“議題”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初中古詩文比較閱讀教學例談[J].考試周刊,2018(29):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