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瓊
摘 ?要:為了更好地推進新課程改革,各省市、地區都高度重視和關注學生素質教育,但是在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發展制約下,山區教學工作仍面臨著重重阻礙。本文以山區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為例,詳細分析了新課程改革下,山區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旨在不斷提升山區小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課程;山區;小學語文教學
引言:
當前,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下,創造高效課堂已經成為了所有教育工作者努力奮斗的目標。在此基礎上,筆者結合多年山區教學經驗,針對目前存在的諸多問題,深入探究了如何提高山區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一、新課改下,山區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觀念相對落后
目前,山區小學語文教學期間,教師仍然沿用落后的教學方法,不肯改變,導致教學觀念沒有得到有效改善,教學質量不高。而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三點:第一,教育經費投入不足,使得任課教師很少有外出學習交流的機會,更沒有機會學習到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觀念。第二,缺少教學熱情。在偏遠的山區,教師資源十分緊張,多數學校只有一位或者幾位教師,教學工作壓力很大,使得他們失去了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此外,教學基礎設施和條件相對落后,在缺少精神和物質激勵下,難以提起工作熱情。第三,由于受環境因素影響,山區學校沒有開展相應的教學科研活動,導致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意識明顯不足。
2.教學方法相對落后
現階段,部分山區小學語文教師仍采用填鴨式教學,盡管在短時間內,能夠取得較好的成效,但是并不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沒有考慮到他們的認知水平、興趣愛好以及年齡特征等因素,從而使學生們被動接受知識,難以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3.教學資源不足
我們大家都知道,山區通常情況下,經濟條件差,地理環境相對惡劣,使得學校教學資源十分匱乏。盡管黑板、教材等基礎教學資源充足,但是缺少課文讀物和網絡讀物。由此可以推斷,教學資源非常緊缺,嚴重阻礙了山區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新課程下山區小學語文教學的策略
就當前山區小學語文教學中出現的諸多問題,社會各界都應該高度重視和關注山區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共同努力提升其教學質量。
1.主動尋求社會各界幫助
受山區教學條件限制,山區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得不到有效的提升,由于環境的特殊性,有些現狀難以在短期內得到有效改善,但是教師也不能束手待斃,要主動出擊。教育主要目的是為國家和社會建設發展,培養更多棟梁之才。當前,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能力,提供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在沒有外界大力支持輔助下,我們也要時刻鞭策自己,及時將教學問題反饋給校領導,盡可能地得到校內支持,爭取外出學習交流的機會,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從而提升語文學科教學水平。其次,在缺少外界支持的情況下,我們要定期做好階段性總結工作,經常反思自己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從而不斷完善自我。此外,在條件允許的條件下,還可以嘗試召集其他語文教師進行本土教學研討,這樣也有利于相互學習,群策群力,有效解決教學問題,將被動變主動,從而促進山區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
2.要摒棄舊的教學方法,必須擁有教學創新意識
新課改下,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為主體,而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因此,教師要根據自己班級學生實際情況,做到因材施教,決不能剝奪學生的主體地位,要盡心輔助學生學習。第一,決不能盲目教學,必須做到有目的、有思想的教學,要充分了解學生知識水平、學習態度以及認知水平,學會換位思考,真正了解學生需求,切實提高教學質量。第二,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山區學生普遍非常敬畏教師,這樣非常有利于語文教學活動開展。教學是學生和老師互相認可的過程,老師必須充分尊重學生,學生同樣需要體諒老師,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語文教師在全面了解和考慮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下,有效推進教學改革。比如,教師可以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回到家之后將所學課文內容以故事或者朗讀的形式分享給家人。這樣,在教授的過程中,使得知識記憶更加牢固,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此外,還可以促進學生和家長之間的良好互動,增進親子關系。
3.充分利用山區環境資源,生動活潑地教學
在山區開展語文教學,雖然教學資源有限,但是并不表示我們沒有任何資源可以利用。語文教師充分挖掘身邊資源,將其靈活地運用到教學中。比如,蘇教版六年級的語文教學中,要求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懂就問,勤于搜集資料,不斷增加自己的見識,形成自己獨特的看問題視角,不斷累積寫作素材”。盡管山區不夠繁華,但是使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不僅有淳樸的民風,而且還有清新的空氣,沒有污染的瓜果蔬菜等,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利用的資源。此時,教師需要正確引導學生,讓他們多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多去感受,多做練習,同時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內在感情,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事物,善于發現美好事物,并詳細記錄下來,作為以后寫作的素材。此外,還可以培養他們從小熱愛生活。小學階段是學生感悟能力和觀察能力提升的關鍵時期,教師決不能因為教學資源短缺,而忽視這點,我們可以通過創造和挖掘,努力提升自己。
結束語:
綜上所述,盡管山區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受到諸多限制,但教師絕不能停止培養高素質、高水平人才的腳步,創新優化教學設計和方法,努力提升教學水平。同時,教師要全面系統地把控教學機遇,堅持終身學習,不斷提升教學水平,多創造和挖掘身邊教學資源,從而促進山區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
參考文獻:
[1]劉偉龍.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探討——基于QAIT模式[J]. 現代中小學教育,2012(02):34-37.
[2]徐鸝. 新課程視角下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思考[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9(06):215.
[3]孫麗梅. 關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水平的整體分析[J]. 學周刊,2013(08):195.
[4]向小燕. 對新課程下小學語文創新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 學周刊,2016(32):47-48.
[5]張曉霞.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J]. 學周刊,2015(23):118.
[6]王新英,曹中山. 新課程體系下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29):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