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蘇吟
【摘要】 ?“互聯網+”作為新時代互聯網發展對生產生活影響的集中體現,正在以全方位、多渠道、大力度的姿態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與學習。本文分析了“互聯網+”背景下中職德育課堂教學所面臨的挑戰、機遇及改革策略,為中職德育教學的改善提出建議,使中職德育教育有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 ?“互聯網+” 中職教師 德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6-269-01
引言
“互聯網+”的出現代表著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日益突出,互聯網帶來的創造力不斷融入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并激發實體經濟的活力,形成以互聯網為載體的經濟發展新形態。隨著網絡的廣泛普及,中職學生接觸網絡的方式也變得多種多樣,隨之而來的,中職學生們接觸的信息也越來越多。中職德育課堂教育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如何在“互聯網+”的背景下發揮好中職德育課作為立德樹人的主渠道功能,是我們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一、“互聯網+”背景下中職德育課堂教學所面臨的挑戰
(一)“互聯網+”顛覆了傳統課堂中的師生關系
在過去的德育課堂教學上,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帶來的都是正確的知識,而學生只需要接受并消化,師生間是不平等的線性傳播關系,教師掌控著課堂話語權。但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學生可以從網絡上掌握越來越多的信息,這意味著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信息差距在不斷地縮小,教學雙方的關系變得模糊,“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宰地位將會受到限制。
(二)“互聯網+”對于德育教師的要求逐步提高
“互聯網+”時代是信息量爆炸的時代,越來越多的話題被互聯網拿上臺面供大家討論。教師是全社會都在關注的職業,而德育教育更是有著極高的敏感度。對于德育教師而言,若不能做到謹言慎行,做出不恰當的動作和說出不得體的言論,對于教師、學生來說都影響重大。在專業素養方面,德育課教材有著滯后性,新時代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和新要求更需要及時地加以補充和完善。所以對于德育教師而言,搜集當今熱點話題,總結當今時代潮流,匯總當今時代熱點,成為他們必須要做的工作。這在傳統課堂上從未有過的事情,對于教室們來說是不小的挑戰。
(三)“互聯網+”影響了教師的生存空間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網絡信息迅速膨脹,其開放性的特點也使得不同的人群可以在網絡上獲得自己需要的知識。對于中職德育課堂教學來說,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可以在網絡上獲得更加優質的教學資源,接觸到最新的教學成果,這在一定程度上對現實課堂教育提出了挑戰。很多學校和網絡運營商合作都推出了相應的課程平臺,德育教師所面臨的競爭逐漸加大。
二、“互聯網+”時代中職德育課堂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
(一)創新中職德育課堂模式
互聯網之下的中職德育課堂的改革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思維方式。教師可以靈活運用“互聯網+”進行互聯互通的跨界合作,嘗試建立中職德育課堂教學與互聯網相結合的有效教學模式。教師用網絡上海量的教學資源來補充中職德育課堂、課本內容的不足,同時學校也可以依托互聯網,建立網絡學習平臺,發展個性化的德育教學,努力打造私人定制式的一對一的與教學。
在講解“發現職業生涯要善于把握機遇”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尋找一些網絡上比較新的創業成功的案例進行說理,分析其中成功創業者的優秀品質和良好機遇,來代替教材上較為落后的案例。尤其是分析“互聯網+”背景下的就業前景和機遇時,教師可以將成功案例進行匯總分析,這對于培養中職學生的德育素質來說也非常有效。
(二)教師要不斷學習,提升自我素養
利用互聯網來改造課堂,最重要的是教師的主動改變和學生的配合。因此教學教師要積極轉變態度,改變傳統的教學思維和教學方法,面對不斷涌現的新知識、新觀點和不斷發展的新社會,不斷學習,堅持主見,緊跟時代潮流,用自己的觀點和態度為學生講解知識,提供引導。
在“職業理想的作用”一節中,教師為學生強調職業理想的社會性、時代性、發展性、個體差異性時,要結合網絡上的事例來說。目前網絡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職業,教師要為學生分析各種流行職業的利弊,引導學生確定職業理想時要考慮自身喜好和專業知識,初步了解正確的職業道德和奮斗方向。結合網絡上的例子就使課堂能夠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學習情況,發揮正確輿論的引導力。
(三)抓主要矛盾,發揮德育學科特色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數量巨大的背后隱藏的是魚龍混雜的觀點。中職學生身心尚未發展成熟,容易受到網絡上不良思想的影響,難以抵制誘惑。在人人掌握著話語權的社會里,如果教師不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學生很容易失去自我隨波逐流。
因此德育教師要在了解時事的基礎上,以實例進行教學。教師本人更要遵守職業道德規范、遵紀守法、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
在“做好就業準備”一節中,教師要用真實案例和對比,讓學生意識到“學校人”與“職業人”之間的不同,明白其在權利、義務、規范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別。正反案例的對比教學也能夠使學生把握正確的職業道德,培養正確的生活、工作的態度。
結束語:網絡發展有利有弊,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進行中職德育課堂教學改革,能夠為傳統的德育教育提供新的發展空間,廣大中職德育教師要在不斷的實踐中,創新課堂教育方式,為中職課堂教學改革做出自己的貢獻。
[ 參 ?考 ?文 ?獻 ]
[1]潘詠梅.中職德育課教學中德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教育現代化,2018,5(29):319-320+324.
[2]張建國.中職學校德育課程建設的改革建議[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7(02):5-12.
[3]徐明華.借勢“互聯網+”打造中職德育課堂新生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17(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