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麗輝
摘 ?要:小學科學教育,用抽象的理論和簡單生硬的說教,往往不容易接受,效果十分不明顯,達不到讓老師滿意的效果。而電教多媒體具有形象、直觀、引人入勝的顯著特點,能提供各種生動逼真的材料,使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有助于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科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多媒體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傳輸信息的重要通道,隨著辦學條件的不斷改善,現代教育技術越來越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課堂教學。實踐證明,在課堂教學中,科學課堂運用電教多媒體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著不可缺少的作用。我們教育者運用電教多媒體,不斷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學習情緒。運用了電教多媒體,能夠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的情感,激活學生理性思維,不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方法。
關鍵詞:電教多媒體;科學課堂;學習興趣;理性思維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代課堂教學采用錄像、錄音、幻燈、投影、電子黑板、電腦等電教手段,能夠使展示給學生的教學內容形象生動、感染力加強,最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保持愉悅的學習情緒和活潑的學習氛圍,寓教于樂。在《形形色色的動物》這一課的教學中,首先布置學生觀看《動物世界》錄像,然后老師就大膽地提出問題,我們把貓和老鼠能關在一起嗎?問題一提出,學生們個個舉起小手,紛紛要求發言。疑問激起了學生學習科學的濃厚興趣和昂揚的求知欲,同時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到了新知識、新內容,優化了科學課的課堂教學效果,增添了課堂教學過程的輕松感和趣味性,輕而一舉地達到了教師預期的教學效果,使教學過程更完美更和諧。
二、提供感性的材料
在科學課的課堂教學中,主要是依靠教學上直觀明顯的感性材料。但是,有的教學實驗對象可視范圍較小,能見度較低,直接觀察會影響學習的觀察效果。但是,利用電教多媒體就可以把不容易看清楚弄明白的事物、現象、過程加以定格放大,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可視范圍和清晰度。例如,《血液循環》的課堂教學中,血液在人體內的血管里循環流動,我們用肉眼是看不見的,感覺不到的。怎樣讓學生形象生動的看到血液的循環流動呢? 教師就可以把心臟到手指的血液循環圖制成PPT課件,用電腦進行直觀地演示。教師一邊操作電腦,一邊指著電子黑板講解,學生們津津有味地看著,清晰直觀地看到鮮紅色的血液(動脈)流到手指,暗紅色的血液(靜脈)又流回心臟。這樣,血液在血管里的循環流動就十分形象、逼真地展示在學生眼前,使學生在大腦中產生了清晰明確的表象,對血液的循環流動理解得非常透徹和明白。
三、突破時間的限制
自然界中有些事物的發展變化不是一天兩天、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要經過漫長的變化,跨越的時間很長。例如,生物的進化過程和地質外貌變化過程,用簡單枯燥的文字和教師的語言就難以說明復雜漫長的變化。但是,利用了多媒體的教學,就能大大縮短變化的周期,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例如,在《四季星空》的教學中,就可以用電子黑板演示星空圖,讓學生形象地認識各個星座在天空中的位置,利用北斗星輕而易舉地找到北極星的準確位置。例如,在《天上有條河》的教學中,可利用視頻資料拓寬學生的視野,突破宇宙的距離感和空間感,激發學生投身科學研究的志趣,培養學習科學知識的激情,增添了學習科學奧秘的情感。
四、加深知識的鞏固
學生在短時間內學習了大量的間接知識,容易遺忘,采用電教多媒體,就能激起學生的情趣,使注意力高度集中,加深學生的印象,在頭腦中的停留時間長,學過的知識不容易忘記,便于鞏固和記憶。我們的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學習,使他們善于學習,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際上是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己去經歷一個實踐、感悟、內化的過程。過去,我們恰恰是缺少了這個環節,往往只是把結論作為知識告訴學生,結果錯過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機會。因此,現在我們要提供給學生廣闊的空間和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實踐、感悟、內化,從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我國的珍稀動植物》的教學中,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理解,可初步了解我國珍稀動植物的種類、數量、發布情況,在大腦中有了基本初步的認知。教師就進一步通過視頻資料的播放,讓學生更加直觀地學習各種動植物的形狀、價值、生活情況,形象鮮明,直觀真實,課堂教學實效十分明顯。
結束語:
總而言之,合理恰當地運用電教多媒體教學,教師尊重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動精神,發揮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不僅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更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變枯燥無味的簡單教學為生動活潑的主體教學。在科學課的教學中,科學實效地利用電教多媒體,可以使學生認識的事物生動鮮明,能喚起學生的學習激情,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