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璞 焦昆 紀孝儒
摘 要:現代信息技術急速發展,學校教學形式也擺脫了傳統教學形式的束縛,運用了豐富多彩的現代教學手段。《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教育工程,促進城鄉教育資源共享,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和效益”。為了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了解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現狀,探討存在的問題,把握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趨勢,促進現代教育技術是亟待我們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現狀;對策
1.調查方法
這次調查以問卷調查為主,問卷分為教師卷、學生卷。教師卷的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的認識水平,二是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的掌握程度和應用能力,三是在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和對進一步學習培訓的需要。學生卷的主要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了解教師開展多媒體教學的情況和實際效果;二是學生對計算機的掌握程度與應用能力。
調查在8所學校進行,其中1所中心校,3所完全小學,4所村小。共發放教師問卷130份,回收130份;發放學生問卷2339份,回收2339份;發放家長問卷2339份,回收1659份。同時我們還通過座談的形式,對教師掌握、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和水平進行了多方面的了解。
2.調查結果分析
2.1 學校教育技術環境
2.1.1教育信息化上都配備了電子備課室、語音實驗室、教學攝像設備、光盤刻錄設備、數碼相機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比較完善。但是存在一些鄉村小學設備老舊的現象,而且電腦配置較低。計算機生機比、師機比農村基本與城區持平。
2.1.2教學軟件的建設
軟件和硬件是相輔相成的,軟件是硬件發揮作用的根本保障,硬件使用質量和利用率的高低與軟件有著直接和必然的聯系,沒有有效適用的軟件,硬件也是一堆廢鐵。現在大部分學校都為教師購買了一些學習軟件與備課軟件,但是仍不能滿足現代教育的需要,教學軟件建設仍需完善。
2.2 學生對于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評價
學生是教育的客體,學生的學習效果可以直接體現教育結果。教學形式是連接教學內容與學生的一個重要載體,這關乎著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接受程度。因此,我們在學生的調查問卷中設置了學生對于多媒體教學效果滿意度評價的問題,結果回答滿意者占70%,22%的學生認為教學效果一般。看來,多媒體教學仍需完善。
那么教師應用多媒體教學到底存在哪些不足呢?針對這一問題,問卷給出了五個選項。結果,42%的學生認為“在多媒體教學中過分強調以計算機為中心,忽視了師生間的互動交流”。這一結果說明,教學活動不應忽視情感因素的作用,要注重師生間的互動交流,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否則,師生雙方就會受制于冷冰冰的機器,降低學生學習參與的熱情。此外,35%的學生認為“課件制作缺乏新意,形式呆板,僅是提綱、概括或框圖式總結”;34%的學生認為“教師授課時,照‘屏幕’宣科,單調乏味”;29%的學生認為“多媒體教學是使用現代化手段進行‘填鴨式’灌輸”;26%的學生認為“多媒體教學僅是‘教材搬家’”。這一結果表明,不少教師開展多媒體教學的能力不強,對于現代教育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缺乏足夠的了解,對學生缺少分析,選擇教學媒體不夠合理,教學設計不甚科學,因而難以用多媒體優化教學。針對上述問題,必須對教師加強多媒體使用、課件制作、教學方法改革等方面的培訓。
2.3 教師運用教育技術的現狀
2.3.1教師應用現代教學媒體進行教學的情況
調查發現,在課堂教學中,28.5%的教師經常運用現代教學媒體,51.6%的教師有時使用,很少使用和不使用的教師分別占12.1%和7.8%。將使用各種現代教學媒體的教師人數按使用目的排序,由多到少依次為:教學直觀、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解決教學難點、創設學生自主學習情境、開闊學生視野。這說明教師使用現代教學媒體的目的還停留在較低的認識水平上。
2.3.2教師自制教學軟件的能力
31%的教師能自制簡易型投影片,22%的教師能自制PowerPoint課件,但大多不會用Authorware及Flash制作較復雜的課件。這反映教師制作課件的能力尚處于較低水平,對他們的培訓有待進一步加強。
2.3.3影響教師使用現代教學媒體的主要因素 調查發現,教師是否使用現代教學媒體常常受到下列一個或幾個因素的影響。按照影響程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為:缺乏自制相關教學軟件的能力(34%),缺乏相關設備(28%),覺得備課量增大(28%),缺少相應的教學資源(24%),不熟悉設備操作(9%),認為所授學科不需要使用(4%)。這反映出多數教師在主觀上還是支持使用現代教學媒體的,只是由于缺乏制作能力或物質條件匱乏等客觀因素不能或不便于實踐。
3.針對如上問題的幾點建議
3.1 提高教師隊伍現代化教育軟硬件應用水平培訓
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不僅僅是指具有計算機基礎知識,常用現代教學媒體的使用技能、常見教學軟件的制作技術以及現代教育思想、教學方法等,也都需要在培訓中給予足夠重視。尤其是自制教學軟件的能力亟需提高。教師一直處于教學育人的第一線,但是如果多媒體設備買回來沒人使用就會閑置,造成資源浪費。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要抓好中小學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全員培訓工作,并將具有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作為衡量教師素質的一項重要指標。應外出輪訓與校本培訓相結合,鼓勵教師自學,定時學習,以骨干帶全體,積極主動采取多種途徑提高教師的教育技術素質。
3.2 加大資源建設力度,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
資源建設已成為制約學校教育技術發展的重要因素,在目前經費相對困難的情況下,積極籌措資金,引進適合教學實際需要的優秀資源,特別是與新課程配套的教學投影片、VCD片、多媒體課件等資源,要鼓勵教師根據自身特點和教學需要開發資源。同時還可以成立由計算機專職教師、送出去培訓回校的教師、外聘技術人員以及各學科骨干教師組成的課件制作小組。課件制作小組的任務是根據教學需要設計制作小課件,供全校教師調用,并對教師自制課件進行指導,舉行課件評比,開研討會活動等,加強軟件的積累和整理工作,將優秀軟件收集起來,定期整理,逐漸建立“軟件庫”。這樣有利于提高學校教學資源的整體開發水平和效率,促進共享。
綜上所述,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有利有弊,我們應去弊興利,逐漸探索更完善的教學方式,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將傳統教學和多媒體教學有機結合,全面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