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聲樂表演中,對歌曲的二次創作是每個演唱者都要面臨的問題。但是二次創作絕不單單是對聲音上面的簡單區分,更重要的是是對歌曲感情和內涵進行新的補充。這不僅要求演唱者要了解所演唱歌曲的時代背景,原唱者的感情表達,還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中加入自己的獨特理解,使歌曲在二次創作之中能夠有個性化的展現。
關鍵詞:聲樂表演;二次創作;情感表達
《鄉愁》是雷佳在2015年春節聯歡晚會上面演唱的一首歌曲,這首歌曲述說了濃濃的游子情懷。在歌詞中提到的鄉愁是一碗水,一杯酒,一片云等都通過細節化的生活物品,將抽象的鄉愁做了具象化的處理,使演唱者在表演時能夠根據歌曲內容有更為實際的感情寄托,從而在抒發自己獨特感情時能有充分的落腳點,使整首歌的表現更為堅實,也能讓聽眾產生共鳴,與演唱者有情感的碰撞。
一、理解創作意圖及背景,把控歌曲情感表達
歌曲創作的時代背景是一首歌曲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里面既包括了創作者的思想感情,也融入了特殊時代之下的音樂特點。所以充分了解一首歌的創作的時代背景,能夠幫助演唱者更好的把握歌曲整體基調和風格。《鄉愁》在春節聯歡晚會上的演出,是結合中華民族的傳統感情色彩,在佳節到來時都渴望著團圓。所以整首歌不僅有著一個游子的角度述說漂泊在外的思想之情,所以在進行二度創作時應結合民族共同的感情,更注重表現的是一種集體對故鄉的眷戀,以及對中華民族情感的認同。
而這首歌的整體感情基調是當時時代背景的集中體現,作為濃縮了人們情感,宣泄人們感情的歌曲,更多承擔的是表現作家態度的作用。因此,在對這首歌曲進行二次創作時,不能忽視的就是作家的態度,這也是創作者創作意圖的體現。在演唱時的二次創作就要充分考慮上述兩個方面,保證歌曲的真實性。利用自己對歌曲的認識,進行多角度分析和多層次的把握,增強歌曲的感染力。
二、加強個性化展現,增加歌曲時代風貌
每個演唱者由于生活的背景不同,嗓音條件的差異等都會在演唱時出現區別。但是正是由于這些不同才會使得對歌曲的理解不同,呈現出來的作品也就有了差異。在進行二次創作時,就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之上加入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并且充分了解自身的演唱風格,結合歌曲找出屬于自己最佳的演唱方式。
《鄉愁》不僅表現在節日的團聚,也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外出求學,或是異國打拼游子的心聲。因此在進行二次創作時,更應結合當下背景,加入更為具體的思鄉感情色彩,讓歌曲能擁有打破時間的界限依舊能夠打動聽眾。同時能夠傳達出的是不同情況下離家游子的共同心聲,無論在世界那個角落都能透過這首歌曲的演繹感受到故鄉的情懷。對《鄉愁》的二次創作要將時間與空間進行結合,充分體現歌曲的的魅力。
二次創作是對歌曲的再一次豐富,在前人無數次的演繹中加入自己的獨特理解使歌曲能夠充分展示其文化性與音樂性。特定的時代背景造就特定的歌曲故事,但是音樂有著隨時間發展依舊能夠打動人的魅力,這既離不開歌曲本身蘊含的情懷,更是由每一個演唱者的演繹緊密相關。因此,充分要把握二度創作在演唱中的使用,使聲樂作品展現出更高的藝術價值。
參考文獻
[1]牛瑩.聲樂表演藝術中二度創作的重要性[J].黑龍江科學,2016,13:86-87.
[2]謝子瑩.淺談聲樂表演藝術中的二度創作[J].才智,2015,08:305-306.
[3]姜麗.試論聲樂表演藝術中的二度創作[J].大學教育,2013,13:57-58.
作者簡介:
秦小芹,女,漢族,湖南永州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聲樂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