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鋒
摘 要:主要研究小學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的原因以及其對策。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傷害事故主要和學校管理不當、教師課堂教學管理松散以及學生自身的年齡段特點有關,因而傷害事故的預防也需要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傷害事故
體育教學是小學階段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內容,是強健體魄,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關鍵,為其他知識學科的教育提供了學生強健的體魄。但是現階段,小學體育教學中卻存在著傷害事故頻發的問題,研究小學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的原因以及其應對措施,對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安全性有重要意義。
1 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傷害事故
1.1概述
小學階段學生精力旺盛活潑好動,喜歡做游戲,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很高,但是自身身心發育不完善,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在參與一些對抗性比較強的體育活動時容易受傷害,威脅小學生的生命安全,教師、學校也將面臨監管、社會和家長的壓力。為了規避體育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傷害事故風險,一些學校和體育教師選擇了被動的避險措施,減少了學生體育活動的時間和次數,取消一些傷害風險比較高的體育活動,雖然降低了學生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的發生風險,但是也給體育教學的開展帶來了較大的阻礙。
1.2小學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的原因
1.2.1學校原因
小學體育教學中發生的傷害事故和學校的不當管理有直接關系,學校是小學體育教學的主要組織者和支持者,但是現階段,一些小學存在著對體育教學重視程度不足的問題,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認為體育教育和學生的考試成績沒有直接關系,所以對待體育教學的態度是消極應付,達到課標要求的教學課時就算是完成任務,缺乏有效的監管,相應的體育教學安全管理制度也有待進一步完善,影響了體育教學的質量,也增加了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發生傷害事故的風險。
1.2.2教師原因
小學體育教學中發生的傷害事故和教師也有一定關系,教師自身是負有責任的。體育課堂教學實踐依賴教師的設計和組織,但是現階段,小學體育教師普遍存在著對待教學態度不積極的情況,職業道德素養和專業技術水平難以滿足小學體育教學的要求,不能對小學體育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傷害事故風險進行預見性的規避和處理,不能認真執行體育教學中的安全管理規范,體育教學隨意性大,管理松散,缺乏對課堂教學的整體把控,增加了傷害事故的發生風險。
1.2.3學生自身的特點
小學階段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多發,和小學生自身的特點也有直接關系。小學階段的學生年紀較小,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和安全意識,表現欲和競爭欲望強烈,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很高,劇烈運動不知疲倦,運動過程中可能不注意周圍情況,容易發生碰撞和意外,高強度的運動也可能給學生身體帶來損傷。而且小學生紀律性差,不注意聽教師的命令和要求,對運動迫不及待,不愿意熱身,也增加了運動過程中受傷的風險,運動過程中注意力也不集中,增加了傷害事故的風險。
2 小學體育教學傷害事故應對措施
2.1進一步加強安全教育
小學階段的安全教育是面向學校、教師和學生多位一體的,并不僅僅是教師對學生開展的安全說教。首先,學校需要加強對學生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視,根據學校自身情況和學生的教學實際,對學校的安全管理制度進行進一步完善,確保安全管理制度符合學校安全管理工作實際,切實可行。其次,學校需要組織開展面向全體教職員工以及所有一線體育教師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體育教師對學生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和責任心,組織體育教學學習體育教學的安全管理規范,吃透吃準。之后,教師再在體育教學中向學生滲透安全教育,遵循體育教學的安全管理規范開展體育教學,有效規避各種安全風險。
2.2健康檔案的建立
學校為了給體育教學傷害事故的防范工作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需要積極建立并持續完善學生的健康檔案,定期組織學生體檢,了解學生的身體健康情況,并進行動態監測。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在進行一些運動量比較大或安全風險比較高的體育活動之前,應該先詢問學生們的健康情況,在運動過程中,教師也應該注意觀察學生們的情況,及時制止學生的各種危險行為,發現異常情況,要第一時間送醫務室接受正確的處理。
2.3體育教學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執行
小學體育教學需要改變以往“放風”似的教學與管理模式。小學階段,學生的玩心大,其他學科的教學中,學生只能坐在教室里,缺乏運動,不能游戲,而體育課是學生們難得的釋放,一些體育教師為了避免傷害事故,干脆不組織各種體育運動,而是由學生們自由活動,自行在操場上玩耍。這樣的教學方法是不負責任的,也失去了體育教學的作用和意義。教師需要按照新課標的要求組織開展各種教學活動,在教學和體育活動中,教師需要嚴格遵守并持續完善體育設施的管理制度,所有的體育器材的使用、搬運、歸還以及存放等工作都需要在明確詳細的管理制度下進行,避免體育器材問題可能導致的各種傷害事故。
2.4傷害事故應急預案的制定和落實
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傷害事故是無法完全避免的,因此除了加強管理,降低學生體育教學中發生傷害事故的風險,學校和體育教師還應該積極制定并落實體育教學傷害事故的應急預案,形成對突發傷害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小學生年紀小,應激能力差,缺乏自救能力,傷害事故的后果可能比其他年齡段的學生更嚴重。教師和學校需要考慮到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階段特點和身心發育規律,對小學體育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傷害事故進行全面的分析,和學校醫務室、醫院建立完善的應急預案,提高學校和體育課堂對傷害事故的應急處理能力,把傷害降到最低。
3 結束語
小學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學校、教師和學生三方面因素,學校需要進一步完善小學體育教學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學生的健康檔案和應急預案,積極開展面向學生和教師的安全教育工作,才能夠把傷害事故風險和危害降低最低。
參考文獻
[1]楊惠群.小學體育課堂傷害事故的成因及預防策略[J].考試周刊,2017.
[2]徐慧.小學體育傷害事故的原因與防范措施[J].華夏教師,2017.
[3]唐為民.小學體育教學傷害事故的致因及預防措施[J].中華少年,2017.
[4]施日明.小學體育教學傷害事故成因和預防對策的研究[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7.
[5]楊德明.如何有效預防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傷害事故[J].教師,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