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建立完善,高等職業學校為社會輸送了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高等職業學校的教學任務不僅促進知識的積累,提高文化修養,還促進智力發展,培養學生的能力,促進個性發展,培養合格公民。本文從教師應具備的四方面重要素質來淺析了如何成為一名的合格的職業院校教師。
關鍵詞:職業教育;教師;素質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建立完善,高等職業學校為社會輸送了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高等職業學校的教學任務不僅促進知識的積累,提高文化修養,還促進智力發展,培養學生的能力,促進個性發展,培養合格公民。高等教育是師生探究知識并追求真理的過程,高等學校的教學與中小學的教學有明顯區別,老師對學生的指導,不僅是對原有知識體系的重復,而且是在新的條件下,對原有的知識進行重新整理和加工的過程。由于學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時期是人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所以職業院校老師所擔負著“以身立教”的重要使命,作為一名合格的職院職業院校教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
第一,用政治武裝頭腦。職院教師要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來武裝頭腦,提高教師的理論素質。教師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不管是哪門學科的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都應該要進行德育的滲透。因此,職院教師應當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把學習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作為自己的修身之本、立業之本,真正樹立起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特別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職院教師更應該不斷地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素養、武裝政治頭腦,這樣才能更好行使人民賦予教師光榮職責。
第二,備好課、上好課。職院教師上課,說容易也容易,說不易也不易,職院教師如果照本宣科,只局限于講書本上的知識,上課時照著教科書念一念,不管學生愛不愛聽,能不能接受,教育的效果達到沒有,一節課也就這么虎弄過去了。但這樣,還算是一個合格的都是嗎?當然不是。職院教師應該為了上好一節課,認認真真進行課前準備,沉下心來備好課,查閱相關資料,補充相關知識。同時,善于運用自己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的姿體語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根據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及時調整教學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將課上得豐富有趣,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更強。
第三,勤奮好學。通常說“教師要有一桶水,才能倒給學生一杯水”。職院教師應具有多方面的愛好和才能。成長中的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認為教師什么都知道,所以教師要多才多藝,終身不斷學習,不斷開拓,更新知識。加里寧說過:“教師一方面要奉獻出自己的東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樣從人民中,從生活中吸收一切優良的東西,然后把這些優良的東西貢獻給學生。”教書育人是一項重大而嚴肅的工作,來不得半點馬虎、敷衍、虛假,決不允許含有不清和錯誤的概念出現。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師的學識水平,才能勝任人民教師的歷史責任,才能無愧于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
第四,愛生護生。“愛”是個很溫暖的字眼,“愛”是最偉大的。冰心老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愛是教育的基礎,是老師教育的源,有愛便有了一切。”職院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愛,是一種包容的博愛。在一定程度上,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但熱愛學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更困難。林崇德教授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因為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計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在原則上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作為教師一定要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家人,不但在學習上幫助他們,更要在生活上關懷他們,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一節課45分鐘,如果沒有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學生身上,走近他們、了解他們,是配不上教師這一光榮稱號的。
一個人的學生時代正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道德品質、信仰性格等的形成階段,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是智慧的化身,是高尚人格的代名詞,同時,該時期的學生又具有向師性強、可塑性大的特點,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他們的精神世界起著無聲無息的作用。因此,高等職業院校教師一定要用自己的模范行為為學生樹立起前進的旗幟,指明前進的方向,點燃他們心中的火種,為教育事業、為國家和社會的向前發展拓展出一條寬闊的道路。
參考文獻
[1]史萬兵.教育行政管理[M].北京:教育學科學出版社,2005.
[2]陳鳳琴,中職教師職業定位與可持續發展探討[J].揚州職院學報,2013.
[3]教育部關于印發《高職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的通知[Z].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職成[2015]9號文件
作者簡介:
顏雪姣,女,安順職業技術學院,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助教。(5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