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茲豪
摘 要:隨著電氣工程發展的深入,其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泛,逐漸從強電延伸到了電子、光子等微電領域。新時代背景下,我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已在多個行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推動著工業發展進入到嶄新階段。本文分析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作用、特點與優勢,并研究了其在電氣工程中的主要應用。
關鍵詞:電氣工程;自動化;發展現狀;應用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工業制造業已然成為現代社會的核心行業。現如今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已經廣泛應用到工業生產各個環節當中,推動著工業企業的蓬勃發展。通過收集并查閱大量資料,我發現目前電氣自動化在制造業、物流業、航空航天產業、農業等多個領域行業中的應用效果與優勢也越來越明顯。由此可知,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一、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應用作用、特點以及優勢
(一)應用作用
傳統工業制造行業的生產加工流程主要借助于一系列需要人工操作與控制的設備,加工過后還要進行人工組合與裝配。這樣的情況下,若是人工操作出現問題則會直接影響到整個工業項目的正常開展。另外人工操作也存在著一定的不穩定性與不精確性,會導致產品質量的下滑,這一問題也制約著現代企業的發展。自動化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有效融合能夠將各個制造環節整合到一起,形成集成性系統,以智能自動化流程為主提高生產制造的效率與質量,推動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應用特點
從廣義上來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與計算機技術密切關聯,可以說后者是前者的基礎。自動化技術的主要作用就是控制并操作電氣工程,其在電氣工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主要地位。例如,現場主控技術是其中最為核心的技術之一,具有針對性、靈活性的特點,可實現集中監控、統一管理與有效控制,在此項技術的合理應用下整個電氣工程資源可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與開發,工程管理與效率也有了明顯的提升。
(三)應用優勢
結構性能良好、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簡單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主要優勢。相較于傳統自動化技術來說,新型技術可與其他先進技術進行有效融合,保證整個電氣工程系統的安全與穩定,同時也可以有效地管理并保護相應的設備。科學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電氣自動化技術必然會朝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同時此項技術有效地解決了電氣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在保證整個系統穩定、結構性能良好的基礎上,使相關人員操作起來更為簡單,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在電氣工程中的主要應用
(一)現場總線技術的應用
現場總線既屬于通信網絡技術,又屬于自控網絡技術,其主要作用是解決設備之間的數字通信與信息傳遞問題。此項技術具有一定的針對性與獨立性,若是其中某一設備出現故障停止,則現場總線技術則可以確保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行,并有效地控制了設備故障造成的損失。由此可見,此技術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能夠大大降低其對設備的需求,同時提高系統的穩定性與可靠性,有效推動著電氣工程的發展。
(二)遠程監控技術的應用
遠程監控是工業控制最常用的技術之一,其有著便捷靈活、操作簡單的特點。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不會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可實時檢測到設備的運行情況,為設備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有效地增強其及時性與全面性。但此項技術對計算機配置要求較高,且不適用于大型工業企業,若設備性能較低則會直接影響到監控與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集中式監控技術的應用
集中式監控主要是指在一個核心處理器的作用下實現對整個系統的全方位檢測與控制。集中監控系統具有配置簡單、操作便捷、易維護的特點,不僅可以大大將其監控管理成本,而且可以保證工作質量與效率。可以說此項技術能夠有效降低電氣工程企業的運營成本,使控制、管理、更新、維護等工作變得更加簡單化,在推動企業長遠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四)電網調度自動化技術的應用
電網調度自動化的核心為計算機技術,主要作用是實時監控用電情況并及時檢測并處理其中的故障問題。現如今,我國電網廣泛應用了智能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具有遠程控制、全面監測、統一管理的功能,在核心計算機技術的作用下實現電氣系統自動化。若是出現故障,則該系統就能夠產生報警信號,同時及時檢測故障源,并提出相應的處理措施,為相關人員提供技術支持,保證電網系統的正常運行。
三、結語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認為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推動著我國工業的快速發展,并在其中占據著不可替代的地位。新時代背景下,電氣自動化技術的合理應用對人們生活質量與水平的提升也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為各個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挑戰與機遇。因此,必須要對此項技術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與研究,以更加全面、更加先進的高新技術在電氣工程中充分發揮作用,進而推動我國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袁一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發展和建設中的問題與優化策略探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25):185+187.
[2]馮西平,趙紅燕,丁金鑫.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下的電力系統自動化發展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8,15(02):57-58.
本文指導老師:劉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