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玉婷
摘 要 新課程標準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等人文因素置于教學目標的突出位置,突出了語文教育的豐富內涵,充分展示了語文自身的無窮魅力,使語文回歸了其本來面目。初中語文是提高學生語言能力和文學素養的基礎學科,也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具有一定語言能力的學生能更好地完成其他學科的學習。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學水平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有了改進,但目前初中語文教學有一些常見的問題,如舊的教學觀念、教學模式,僵化、單一的教學方法等等,這些都是直接導致學生沒有學習積極性的主要原因,也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和掌握語文知識,如何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是每一個初中語文教師必須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關鍵詞 初中語文;教學方法;多媒體;創設情境;趣味游戲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也是一門人文知識學科,這一特點在語文教學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在語文教學中加強人文主義教育,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制定有效的教學方法,這是語文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現如今有許多教師會借助多媒體來進行語文教學,教師可以選擇多媒體自帶的方式,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設情境是為了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充分的理解,可以讓學生親自進入到教師設置的情境當中,更加直觀的感受語文這一學科的魅力;將書本內容與趣味游戲相互結合,使學生在游戲中學到知識,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接下來筆者將從多媒體、創設情境、趣味游戲三個方面進行詳細地闡述。
一、多媒體教學法
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傳統的教學模式也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導致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低,學生也會因此容易感到疲勞。然而多媒體教學模式的引入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因為多媒體教學可以充分利用圖片、文字、聲音、動畫、視頻等信息來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在學習的過程中,中學生需要外界的幫助來集中注意力,所以教師可以使用豐富的多媒體技術來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因此,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模式,活躍課堂氣氛,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以學習《鄧稼先》這一課為例,這一課主要講的是鄧稼先先生為我國強大做出的努力,以及他的無私奉獻精神和強烈的愛國精神。為了讓學生可以深入的了解鄧稼先先生生平所做出的貢獻,我會準備相關的視頻資料,還會制作鄧稼先先生相關資料的多媒體課件,這主要就是為了可以讓學生全面了解。在正式上課時,我會播放事先準備好的多媒體課件并講解,然后播放準備好的視頻。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這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開發有著促進作用,激發了學生熱情,引導學生進入到了視頻中的情境,還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關鍵的是,讓學生通過視頻感受鄧稼先先生為我國強大做出的無私奉獻,讓學生明白,正是因為這群把國家放在首位的科學家們,以及還有很多默默無聞卻堅守崗位的“英雄”們的無私付出,我們才能生活在安定、和平的環境中。
二、創設情境教學法
有許多學生認為語文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實際教學中并不參與其中,所以導致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不高,為了改變這一現狀,也為了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教學課堂變得更加有趣,適當的創設情境是非常有必要的。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教材中作者所傳遞的情緒,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教學幫助學生理解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中所傳遞的力量以及中心思想。教師使用情境教學方法,不僅能夠完成語文的教學目標,而且對學生進行了情感教育,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激發學習興趣。
例如,以學習《皇帝的新裝》這一課為例,這一課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可以復述故事的情節,并根據這篇童話故事明白其中的諷刺意味。這正式上課之前,我會選擇幾名學生熟讀課文,并根據這些學生的性格特點,給他們分配適合他們每個人的角色,讓他們利用課下的時間去準備,然后讓全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制作可能用到的道具,這個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會有機會參與進來。在正式上課之前,我會與學生一起布置教室,正式上課時,讓相關的學生進行演繹,演繹結束后,讓演繹的學生發表自己對角色的看法,以及其他學生作為“旁觀者”的看法,這樣他們能對這個童話有一個清晰地、完整地認知,然后再讓他們分別從主觀、客觀兩個方面說出自己的看法。這樣不僅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趣味游戲教學法
教師應該學會靈活和創造性的使用語文教材,可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適當地加入游戲環節,這樣不僅可以吸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還能讓原本單一乏味,枯燥的課堂變得更加生動起來。增加游戲的學習過程,這不僅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還能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量。與其它教學方法不同的是,這趣味游戲教學法有很強的目的性,讓學生們朝著教師所定的“勝利”規則而努力,所以不管是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其最終目的都必須適用于學生。
例如,以學習《看云識天氣》這一課為例,這一篇文章主要講的就是跟天氣方面有關的知識,在學習這篇課文的同時還可以增加學生的生活常識。在學習這一課之前,我會讓學生們事先預習這一課的文章,在正式上課之前,我將找出幾張與課文相關的圖片,正式上課時,我先把學生們分成3個大組,隨后進行搶答環節,我會依次拿出圖片,讓學生根據圖片內容說出諺語或是根據云的形態猜出天氣,答對加一分答錯不扣分。這個游戲環節的設計不僅可以檢驗學生的預習情況,還能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印象,可以讓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學到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過去的教學方法里,教師一直在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事實上,教師應該更加重視這些教學方法學生是否能接受,是否有效,而不是盲目的傳播知識。如果教師不能正確的引導學生學習語文,那么教學課堂還會是一如既往地枯燥、乏味,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倦的心理。如今,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初中語文教學方法不僅局限于課本,更是提倡了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所以教師應該改變他們的教學方法,與時俱進,要根據教材內容設計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可以在輕松的教學氛圍里,充分發揮自身學習的積極性,使其對學習語文產生興趣。
參考文獻:
[1]馬進步.初中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方法[J].文學教育(下),2016(08):71.
[2]李雅平.初中語文教學如何實現有效教學[J].學周刊,2016(22):63-64.
[3]李玲.淺談初中語文有效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