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榮熾
摘 要:數學作為三大基礎學科之一,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一定不陌生。但是去到了高中數學教學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越來越中,而數學教材的難度和深度也越來越大,所以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就會感覺越來越困難。高中數學教師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能夠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同時,還能讓學生自己掌握所學知識。而其中通過信息技術輔助的方式,并可以很好的加強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知識水平的發展。到了高中階段的學習,數學知識的學習開始慢慢變得抽象化,數學知識越來越開始需要運用到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立體思維能力,很多時候學生一不注意就容易犯錯。因此這個時候就需要就是運用信息技術,通過利用多媒體,進行信息投影,將原本抽象化的數學問題變得具體、形象和生動。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數學;課程教學;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在現在的社會中,對人們影響最為深刻的便是信息技術。而對于學校而言,作為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環節之一,自然也受到了信息技術的影響。在現在的教學中,幾乎沒有哪個學科課程是沒有運用到信息技術展開課堂教學的。然而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發現,教師讓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將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優勢完全發揮出來,從而對于課堂教學的推動作用也就變小。特別是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很少能夠見到數學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輔助課程教學,之所以會如此,主要是以為大部分數學教師認為,數學是理科課程,并不太需要運用信息技術來展現。但其實不然,在數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可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知識水平的提升。因此,本文將結合高中數學教材,對信息技術輔助高中數學教學展開研究。
一、信息技術輔助的意義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想要運用好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就需要明確信息技術輔助數學課程教學到底有什么作用,從而才能夠引起教師的重視,采用更好的教學方式,運用信息技術推動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促進課堂教學與學生學習的共同發展。
(一)有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
首先,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為學生構架課堂教學情景,從而形成高效率的課堂教學。對于,高中學生來說,高強度的課程學習,以及多課目的課程教學,已經讓學生的精神十分疲憊,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依然對學生采用比較簡單粗暴的教學方式,只會加劇學生的壓力,反而達不到好的教學效果。而通過運用信息技術,教師便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好的課堂環境,讓學生在相對的輕松課堂學習氛圍中,對知識展開探討,從而促進學生知識水平的提升。
(二)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其次,高中數學教師想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運用信息技術來給學生展開輔助教學,還可以從課程重難點知識入手。對于課程重難點知識而言,這是學生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內容,同時也是高考所必考的內容。針對課程重難點知識而言,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總是采用一系列教學方式來幫助學生進行消化和理解,但是總是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通過信息技術,來幫助學生實現知識點的突破、促進學生知識水平的提高。
二、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路徑
正所因為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采用信息技術,對學生展開輔助教學有著如此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應該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體現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幫助學生展開學習。
(一)構架課堂教學情境
第一,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輔助課程教學,有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數學知識并不是學生到了高中階段才接觸的知識,因此,學生具有一定的知識基礎。但是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在難度上和深度上都有所提升,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容易進行理解,需要教師通過一定方式幫助學生消化。
例如,教師在教授《任意角》的時候,這節課程主要是要讓學生知道什么是任意角,并能夠用“旋轉”這一概念來定義角的概念,通過建立坐標系來對其中的角展開討論,從而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因此,針對這一節課程的教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展開輔助。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來給學生展示如果進行坐標系的繪畫,然后在通過3D立體圖給學生顯示相關的角度繪制。通過這樣的一個動態的圖像顯示,來給學生形成一定的客廳教學情境,從而幫助學生融入在課堂教學中。
(二)突破課程重難點
第二,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對于高中生來說,時間緊任務重,因此,他們最需要的就是時間,而教師想要讓學生獲得更好的成長,幫助學生做好高考準備,就要給學生提供高質量、高效率的寬課堂教學,從而學生才能夠在實際的課程學習中,掌握具體的知識內容,真正促進學生知識水平的提升,形成高效率的課堂教學。
例如,教師在教授《弧度制》的時候,這節課程主要是要讓學生掌握弧度制的定義,并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知道如何將弧度制與角度制進行相互轉化,從而讓學生建立角的集合與實數集R一一對應的關系,通過課程的學習,在培養學生數學邏輯思維的同時,讓學生形成一定的空間抽象能力。因此,針對這一課文的教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知道這節課程的教學重難點是在弧度制與角度制的轉化中,所以教師就可以通過信息技術,來給學生制作一個相應微課講解小視頻,在視頻的教學中,教師要重點給學生演示相關轉化過程,從而通過這樣生動形象的方式形成的教學內容,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對知識展開記憶。除此之外,相關的視頻教學,教師還可以放到信息技術庫上面,從而方面學生時時用來復習和溫習,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知識鞏固。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現在信息技術這一大環境下,運用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課程教學是必不可少的。高中數學教師想要利用好信息技術展開輔助教學,首先自己就要明確知道,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意義,然后再從意義出發,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以及相關的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展開課堂教學,從而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和學生知識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詹瑾.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6(11).
[2]唐冬梅,陳志偉.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文獻綜述[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2(18):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