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穎
摘 要:隨著新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人們越來越重視中學生的綜合素質。中學生處于青春期,是心理和身體發育的重要階段。要培養自己的心理素質,同時保證身體健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具有同樣優秀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的人才。拓展訓練的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有助于培養敢于面對困難的中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但到目前為止,中學體育拓展訓練的應用范圍還比較小,時間相對較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本文深入分析了校對拓展訓練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希望能為中學體育拓展訓練的有效應用和提高綜合素質提供一些指導。
關鍵詞:中學體育;拓展訓練;實踐訓練;教學分析
隨著中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中學體育的現狀得到了提升。本文主要探討了將中學體育教學納入擴展訓練的途徑,以提高中學體育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目前,中學體育教學方法越來越多樣化,教學水平也逐步提高,但我國仍有許多中學體育教學,并引入拓展訓練,可以彌補中學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注意素質拓展訓練的教學設計
質量發展培訓和傳統體育教育都依賴于課堂。因此,中學體育應用于素質拓展訓練的第一步是做好教學設計。只有通過提前設計質量發展培訓的各個教學環節,才能使培訓過程井然有序。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應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教學內容應合理設計,注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特點,在素質培養過程中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二是要根據學校的教學條件和體育設施合理設計教學內容,確保教學工作順利有效地實施。第三,要收集具體的培訓內容,明確教學目標,讓培訓活動有目標,有針對性的發展。例如,當教師使用“綁木筏”游戲對學生進行質量培訓時,他們需要做以下教學設計工作:首先,考慮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合理劃分每個小組的成員,盡量避免有傷病的學生參加比賽;二是要考慮教學硬件資源,如教學環節需要用塑料圓筒,竹竿,長繩等道具,要考慮這些五金道具是否合格,是否可以用其他材料代替;第三,應明確界定教學目標。漂流游戲旨在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組織分工和合作能力等。教師應在教學前明確目標。
2、塑造活動情境,培養不屈不撓的意識
目前,大多數中學生是他們家中唯一的孩子。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受到長輩的照顧。他們在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普遍較弱。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外向訓練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幫助學生掌握日常生活中的技能,培養和鍛煉學生的獨立生活能力。
如中學體育班的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島上的宣傳活動,將游樂場的環境用作游樂場上可以標記為“荒島”,并在“荒島”上裝飾一些可能會帶來方便的東西:鏟,礦泉水,火柴等安排小組學生開展“島嶼”活動。通過游戲模式和方法,幫助學生掌握自救方法。此外,中學體育教師應以學生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完成活動計劃的制定,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充分發揮外展活動的作用,實現有效整合兩者。中學體育時,應做好日常觀察,設計一些學生,以適應比賽擴大的實際情況。
3、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在傳統的體育課中,更多的重點放在學生的個人能力上。在體育方面,它必須與排名有關。教師和學生盲目追求個人表現和個人能力。拓展訓練是不同的。在外向訓練中,有很多團隊項目。即使有傳統的團隊項目,每個人都在追求結果,因此忽略了過程的重要性。外向訓練最突出的特點是小組合作。在合作過程中,中學生共同努力實現目標。培訓結束后,學生將意識到完成活動的關鍵在于團隊的力量。這將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在中學體育課上,我們可以實施“信任倒退”項目。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只能通過信任我們的隊友并放下恐懼來完成項目。同樣,只有當學生齊心協力時,我們才能給予隊友安全感,并確保項目達到預期效果。再舉一個例子,在傳統的接力賽中,接力賽前的一名學生需要在比賽過程中將接力棒傳給下一名學生,只有這樣才能認為繼電器是成功的。在外向訓練中,學生每次完成接力棒的交接時都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務,評估成功的標準不僅僅是速度。體育教師在完成不同任務的過程中,如完成一定數量的俯臥撐,踢踢毽子,跳繩等,同一組學生需要完成各種動作,過程中學生會更加合理分配行動,只有同學們都表現出來,發揮自己的優勢,才能最終贏得團隊,這就要求學生在整個團隊中高度協調。
綜上所述,在中學體育課中加入推廣訓練課程,不僅可以提高課堂興趣,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而且更加實用。在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但是,在實際實施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困難和障礙,需要政府,學校和家長的配合。就政府而言,政府應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人認識到對外培訓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馮占賓.素質拓展訓練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與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4):8.
[2]鄭明霞.拓展訓練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8,33(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