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雙榮
摘 要: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教師為學生授課時,需要通過課程導入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快地融入到音樂課堂中,促進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本文主要從游戲導入、情景導入、音樂導入、表演導入等方面來探討小學音樂課程導入方法的應用方式。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程導入;導入方法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說:“不管你花費多少力氣給學生解釋掌握知識的意義,如果教學工作安排的不能激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求,那么這些解釋仍將落空。”那么音樂老師怎么樣在上課的第一時間就博得學生的眼球,牢牢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呢?這可以說是一個技術活,你要設計出一個精妙的課程導入。課程導入一般在課程開始的起始階段,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在此環節中,需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學的理論進行課程導入的設計,從而在課程導入環節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良好的課程導入方式能夠在課程開始的時侯便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使學生將關注點放在課堂學習上。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對課程導入環節的方法進行設計。
一、游戲導入
游戲,一直是深受小學生喜歡的一種活動方式。處在農村的音樂教師,由于我們缺少過硬的教學設施以及所擁有的樂器也少之又少,面對的農村孩子的音樂基礎也相對貧乏。在這種情況下,想讓孩子迅速進入所學教學內容,我常常應用到游戲導入這種方式。而且收效甚佳!但是,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游戲導入,也應當注重與音樂課程建立起聯系。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設計一些具有音樂元素的游戲,讓學生能夠通過參與游戲,更加積極地融入到音樂課堂中。一些節奏游戲和簡單的聲部練習游戲,都可以作為游戲導入的內容,運用在小學音樂課堂中。
我曾在教學《小青蛙找家》這個音樂課程時,便運用了游戲導入的方式為學生進行授課。在課程導入環節中,我帶著學生一起跟著這首歌曲做節奏游戲。這首歌曲的節奏性非常強,因此在運用游戲導入教學時,便可以通過讓學生聽音樂做拍手、跺腳的動作的方式,幫助學生在游戲中掌握歌曲的節奏。所以,我在導入環節,告訴學生:“大家聽到這首歌曲中的‘呱呱’這樣的聲音的時候,就拍手,有幾個‘呱’就拍幾次手。聽到歌曲中的‘跳跳’這個詞的時候,就跺腳,有幾個‘跳’就跺幾次腳。看誰做的最準確,做錯的可是有懲罰的哦!”當我介紹了簡單的游戲過程之后,便開始為學生播放這首歌曲,在學生聽到“呱”的時候,馬上拍手一次,在聽到“跳跳”的時候,馬上跺腳兩次。其中有的學生反應比較遲鈍,需要想一想才能跟上大家的步伐,還有的學生做了幾次之后就混亂了,不知道該拍手,還是該跺腳。其他同學在看到這樣的情境之后開懷大笑,在這一游戲導入環節很快地便將課堂氛圍調動了起來。所以接下來,我教授小學生學唱這首歌曲的時候,學生很快便掌握了唱法,并能夠根據音樂的節奏進行歌唱。可見,游戲導入的方式對于學生學習音樂歌曲是非常有利的,能夠調動音樂課堂的氛圍,幫助學生融入音樂課堂中,促進學生理解音樂節奏,學會歌唱歌曲。
二、情景導入
在小學音樂課程導入環節中,情景導入也是課程導入方式的一種。教師運用情景導入時,可以采用語言描述情境、布置情景環境、表演塑造情景等方式為學生設置情景內容。這樣能夠通過情景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想象,喚起學生的情緒體驗與情感反應。當我們運用情景進行課程導入時,便能使學生在情景中受到啟發,從而更好地理解音樂、認識音樂。
我在教學《小紅帽》這首歌曲時,便運用情景導入的方式將學生引入到本次音樂課程中。在上課前,我便安排班里的幾個學生針對這首歌曲的內容排練了一個情景劇,讓學生在課堂上將這個情景劇表演出來,加深學生對這首歌曲的理解與認識。在這一情景劇中,一位學生扮演小紅帽,一位學生扮演大灰狼,還有一位學生舉著大樹的牌子,扮作大樹,還有一位學生扮演小紅帽的外婆。扮演小紅帽的同學挎著一個小花籃,開始蹦蹦跳跳地上了講臺,到講臺上,小紅帽說出自己的臺詞:“今天我要去外婆家給他送些糕點,這條路上有許多大灰狼出沒,我可得小心點。”接著扮演大灰狼的同學躲在大樹后面望向小紅帽,嘴里小聲說著:“嘿嘿,等了好幾天了,終于有食物送上門來了。”小紅帽走著走著,便發覺總有人在背后盯著自己,于是便加快腳步。快速躲閃到一棵大樹后面,等待跟蹤自己的人出現。一會兒,大灰狼便又出現了。這時,小紅帽急忙偷偷地往回跑,原來小紅帽非常聰明,已經跑過了外婆家,現在在回去的路上,將自己帶給外婆的糕點遞給外婆,便馬上跑回家里。一邊跑一邊說:“我可得快點回去,媽媽還等著我呢。”在學生們表演這個情景劇的時候,大家都被這個情景劇中的內容吸引了。所以在接下來學歌的環節中便非常順利。從這一過程中,便能夠看出,情景導入的方式對于學生學習音樂也是非常有效的課程導入方式。
三、音樂導入
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為學生設計音樂導入的方式進行課程導入。音樂導入是以歌曲或樂曲將學生帶入到音樂課堂中。教師在選擇導入的音樂時,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內容進行選擇,找到能夠促進學生學習的歌曲為學生在導入環節可進行播放。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課程導入過程中快速進入到小學音樂課堂學習中,才能使學生對于音樂知識的理解與認識更為深入。
我在教學《小號手之歌》時,便運用音樂導入法,先為學生播放了《小螺號》這首歌曲。學生在聽到這首歌曲的時候,都被這首歌曲中的歡快情感所感染,大家也跟隨著《小螺號》這首歌曲進行歌唱。當學生們欣賞了這首導入音樂歌曲之后,我對學生說:“我們今天要學的這首歌曲與《小螺號》都是描寫號聲的曲子,小螺號的聲音是‘嘀嘀嘀、嘀嘀嘀’,那么小號的聲音又是怎樣的呢?為什么會有小螺號和小號這樣的號聲呢?這些號聲在當時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一部分知識。”這樣通過一連串與課程導入音樂相關問題的提問,便將導入音樂與授課音樂聯系起來,讓學生對本次課程所要學習的音樂歌曲產生濃厚的興趣。所以,當我在為學生講授《小號手之歌》的背景故事的時候,學生聽得非常認真。在學習這首曲子的時候,學生的注意力也極為集中,能夠積極地學習這首歌曲。可見,音樂導入的方式也能夠幫助學生對音樂課程內容產生興趣,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更好地進行知識的學習。
四、表演導入
小學生都喜歡表現自己,總是躍躍欲試地參與表演。所以,我也常常運用到表演導入法。我根據所學內容的需要,創設情境,讓學生進行即興表演。比如在教學《大家一起來》這首歌時,我根據所了解的這個班很多孩子前不久剛在藝術周中跳過街舞,而六年級的學生又接近青春期,喜歡這種時尚潮流的東西。于是,課伊始我就讓學生們隨著《大家一起來》的背景音樂即興跳起瀟灑奔放的街舞,幾遍下來,孩子們對歌曲旋律以及風格結構等已自然掌握。那接下來的時間就水到渠成,輕而易舉地完成本課教學內容,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未成曲調先有情。”一個優秀的藝術作品,精彩的開頭能撥動人的心弦,抓住人的眼球,油然而生一種一探究竟的強烈好奇心和欲望。所以我們要開動腦筋,巧妙地設計課程導入部分,使課堂教學更加成功高效。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課程教學中,當我們教授學生學習音樂課程內容時,便可以從游戲導入、情景導入、音樂導入等方面進行課程導入,使學生在課程導入環節能夠充分理解音樂知識,促進學生對音樂課程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更好地認識音樂、理解音樂,學習音樂歌曲的歌唱。
參考文獻:
[1]華瑩.小學音樂教學的課堂導入技巧分析[J].名師在線,2018(11):74-75.
[2]朱力群.切準導入 優化小學音樂課堂教學[J].華夏教師,2017(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