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才
摘 要:本文中的多元教學注重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側重讓學生掌握高中生物學習的自主權,激發學生的高中生物學習內在驅動力,引導他們建立生物知識與他們常識認知之間的聯系點,幫助他們構建高中生物學習模式,從而在降低學生學習坡度的同時,提升他們的物理學習興趣度,促進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多元教學;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在現階段的高中物理教學中,多種因素共同制約,導致學生的生物學習積極性差。究其原因主要由于以下兩點。第一,教師的教學方式不合理。部分教師往往壟斷生物教學資源,而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局面,造成高中生物教學死氣沉沉的狀況。第二點,學生的學方式不合理。學生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將教師的“教”,作為掌握學習的唯一方法,從而忽視提升自己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基于以上現狀,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發揮課堂總舵手的角色,從自身做起,轉變原有的錯誤教學理念,學習新型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更為自由、開放的學習環境,解放學生的固有思想,激發他們生物學習的能動性,提升高中生物教學質量。
一、思維導圖教學,構建知識聯系點,提升知識歸納力
教師認為我國傳統教學中的提綱與思維導圖,具有異曲同工之妙。高中生物教師在開展思維導圖的教學中,可以將列提綱的方式作為提升學生構建思維導入能力的踏板,提升學生思維導圖構建的平順性。與此同時,在學生運用思維導,開展高中生物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運用自己的思維,進行思維導圖的制作,從而在提升學生生物知識理解力的同時,增強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總結和歸納生物知識的能力,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授《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運用提綱,對整個生物知識,進行簡單梳理,讓學生對本節生物知識有一個整體的認知,為下一階段的生物學習做準備。在將整個內容過濾完畢后,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講授思維導圖的制作方法,讓學生學生會從提綱中提取關鍵詞,從而以關鍵詞為中心,建立相應的高中生物思維導圖,提升學生對本節生物知識的把握能力。與此同時,教師可以適時地對學生說:“你們可以將思維導圖,制作成自己喜歡的形狀,并將教學內容更為全面地融合進去。”在大部分學生制作完思維導圖后,教師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提問。小陳積極地舉手說:“在本節內容中,我提煉的關鍵詞是神經,以它為中心,向四種擴散,從而延伸出神經元、神經纖維、神經沖動以及神經調節,并在此基礎上,對相關知識進行延伸,比如,延伸出神經沖動的產生以傳導方式、神經沖動與反射弧的不同等等,從而構建相對完善的高中生物知識思維導圖。”高中生物教師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開展授課,并適時地對學生的思維導圖制作進行引導,從而提升他們運用思維導圖,概括和總結生物知識的能力,獲得良好的生物教學效果。
二、用生活化教學,提升學習興趣度,提升學習主動性
生活化教學是生物教學的轉換器,它可以拉近學生與生物之間的心理距離,運用生活情景,觸動學生的生活體驗,并構建與生物知識之間的連接,在降低學生生物理解坡度的同時,提升他們的生物學習興趣度,讓學生充分運用自己的生活常識,理解生物知識,獲得良好的生物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授《細胞中的無機物》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從學生常見的生活現象入手,并適時地融入生物知識,讓學生構建生活與生物知識的連接,激發學生的生物學習熱情,讓學生在生活中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識,在生物知識的學習中,提升對生活現象的詮釋能力,從而充分運用生物知識與生活之間的互動關系,提升高中生物的教學質量。在講授本節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出示如下生活問題:(1)常見的飲料分為哪幾種?(2)這些飲料的成分是什么?(3)一個運動完結束后,滿頭大汗的男同學,你建議他和脈動,還是果汁?為什么?教師通過創設生活化的問題,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并且在過程中,拉近學生和生物之間的心理距離,讓學生感受到生物知識與生活的密切相關性,激發學生生物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力和運用力。
三、創設串式問題,增強思維聯系性,提升教學有效性
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創設具有邏輯性和層次性的串式問題,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并在此過程中,讓學生獲得生物學習的自信,培養他們生物學習的科學思維,增強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與此同時,高中生物教師可以選擇難易適度的內容授課,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度,獲得良好的生物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授《基因的突變和重組》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在深入研究本節內容的基礎上,創設具有階梯型和邏輯性的串式問題,從而讓學生思考相關的問題,進而在此過程中,提升學生的高中生物掌握能力,增強學生生物學習的邏輯性。在本節內容的講授中,教師可以創設如下三個問題。(1)關于基因。新基因與舊基因的區別是什么?(2)生物的性狀與等位基因數有和關系?生物的性狀會受到生物所在環境的影響嗎?(3)個體獲得自然選擇的原因是什么?這些原因與生物的性狀有何關系?高中生物教師通過創設這些具有邏輯性和階梯型的問題,無形之中,讓學生更有邏輯性的掌握這部分知識,并從整體的角度,把握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性,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習思維,提升高中生物教學有效性。
四、運用翻轉課堂,給與學生主動權,提升自主學習力
高中生物教師可運用翻轉轉課堂授課,改變與學生的相對位置,由站在在學生身前引領,到站到學生身后引導,將高中生物的學習權,歸還學生,讓他們將學習看作是知識探索的過程,并在此過程中,享受學習的成就感。與此同時,高中生物教師應適時地給予學生引導,不僅要讓學生愛學,而且還要讓學生會學,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習思維,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力。
例如,在講授《生態環境保護》這部分內容時,教師考慮到這部分內容相對簡單,而且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因而采用翻轉課堂的方式授課,讓學生在課下自主學習知識,在課上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而教師則會在課前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從而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從而真正以學生的學習情況,作為教學策略設定的著眼點,構建屬于符合學生學習水平的,具有時效性的高中生物課堂。在授課的過程中,給教師印象最深的是小嬋的作業分享。他將這一章的每一節內容,制作成相應的PPT,并配以簡要的文字,他可以根據書中內容,并結合實際,闡釋自己的觀點。在談到大氣污染是,他說:“大氣污染的治理應站在整個人類的高度分析,并結合本國的客觀情況進行執行。我國加入減少碳排放陣營,并對重點的污染企業進行整頓,對影響大氣污染的行為進行限制,比如,實行單雙號出行,鼓勵綠色出行等等,從而獲得良好的大氣治理效果。”高中生物教師運用翻轉課堂的方式授課,不僅讓學生獨立自主地學習生物知識,而且還能在此過程中,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表達能力,提升他們自主學習生物知識的能力,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雙提升。
總而言之,在運用多元化方式,提升高中生物教學有效性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站在學生的身后,給與學生更大的學習自主權,而且還應在最恰當的時機,給予學生思想或是方法上的引導,從而讓學生自主探究知識,吸收知識,運用知識,提升高中生物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莉.高中生物高效教學課堂的構建模式的探究[J].華夏教師.2017(33).
[2]王樂文.高中生物高效教學課堂的構建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6(28).
[3]尤加軍.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復習中的應用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