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芳玲
摘要:通過教學教育改革實踐和教學中的事例證明,興趣是學習的老師,教師要注重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不要只追求升學率和成績,造成學生的學習負擔,應該讓學生愛學習,主動學習。本文主要探究了學生對于數學教學缺乏興趣的原因和提高小學教學課堂趣味性的方法和技巧。為小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提供參考。
關鍵詞:趣味教學 探究 小學數學
在小學課程學習中,數學算是比較難的一門學科,數學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這門學科對于學生學習起來仍有很大的學習難度,所以教師更要在培養學生的興趣方面入手,通過多種方法和技巧來培養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改變從前被動學習模式,轉而愿意學數學,主動學數學。小學階段的學生自制能力差,教師更要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一、學生對于數學教學缺乏興趣的原因
1.教案未進行合理編排
教師在上課前準備的教學教案中沒有對學生學習的知識點進行難易劃分,沒有考慮到學生能力的差異,以至于學生對整堂課內容的吸收程度各不相同,這就導致跟不上課堂內容的同學失去學習的興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逐漸變得迷茫,最后自暴自棄,徹底喪失了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2.教學模式、教學思維老套
隨著教學改革的發展,今天的課堂教學應該融入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但現在的教師仍然采用非常傳統的教學方法,甚至采用幾年前的教案進行講解,以至于使學生感覺到數學課程的枯燥乏味,對數學課程喪失學習的興趣。
二、小學數學趣味教學的教學技巧
1.創設趣味的教學情境
教育改革的實踐證明,數學的學習要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學生學習數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解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問題,但目前大多數的數學老師對教學的根本目的并不清楚,他們認為只要學生對教材上的知識熟練掌握,取得好成績,學校提高升學率,就說明自己就是一名成功的教師。這種缺乏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教學,極易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無法領略學習中的樂趣。學生要想學好數學,就一定要對數學產生興趣,興趣才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會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去主動地學習探究。小學課堂上,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開展趣味化的情景教學,讓學生親自體驗在生活中實際運用數學知識的好處和樂趣,以此來提升學生學習的熱情。以教師教學“認識元、角、分”這部分內容為例,在給學生詳細講解人民幣的內容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成小超市,請幾名學生進行買賣東西的實踐教學。讓兩到三名學生扮演超市的售貨員,其余的學生扮演顧客。學生在親自經歷計算價錢、找零的這些過程中,能夠加深對本節課所學知識的理解,并形成深刻的印象。
2.通過多種方式增加課堂趣味性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師要善于將生活中的問題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使學生研究身邊生活中的問題,激發學生探索問題的積極性,采用多媒體教學,通過圖像、音頻、視頻等多種途徑對學生的各種感官進行觸動,讓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始終處于一種亢奮的狀態。
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中開展關于數學內容的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當教師講解三角形等形狀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剪紙、三角板等工具讓學生切實感受到這些形狀的特性。再以教師講解加減法運算知識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每人準備一盒火柴棒,適當地增加和減少手中火柴棒的數量,將數學運算的抽象轉化為具體的實際演示。將游戲融入課堂學習,能夠更好地帶動課堂中跟不上學習進度的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整體課堂的效率提高。
新世紀的小學生往往具有很多共同的特點:好勝心強、貪玩、好動,他們相比傳統的教學模式更易于接受新型的、生動新穎的多元教學方式。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應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性格特點開展活動。以教師講解實數運算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五到六人為一組,教師向學生們提出實數運算的相關題目,讓學生小組進行搶答,每答對一題給予相應的分數,答錯進行扣分,最后分數最高的小組,教師給予小組內所有學生獎品獎勵。這種教學形式更加注重學生同教師之間的互動,加深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提高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在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要時刻注重興趣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既有利于學生保持充沛的學習精力,注意力更加集中,還能通過興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探索中。教師和學生共同探索互動的課堂對于雙方都有非常多的好處,課堂教學的目的也得到了更好的升華。但教師在使用興趣教學時,更要注重興趣教學和數學教學特點的結合。
參考文獻
[1]周乃法.基于趣味教學模式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7(40):125-126.
[2]賀梅.試析小學數學趣味教學與生活化的融合性[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8):147.
[3]熊金鳳. 淺議小學數學趣味教學中的“數學味”[J]. 課程教育研究,2018(25):166-167.
(作者單位: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巴山鎮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