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棉圓
摘要:語文是小學教育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其重要性不容忽視。而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更是受到教育界的關注。所以,做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是基礎教育者的艱巨任務。文本細讀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因此本文研究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策略
我國的教育在不斷改革,現(xiàn)如今對小學生的閱讀水平極為重視,所以廣大基礎教育者要做好閱讀教學工作。而文本細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各方需要對文本細讀教學進行深入探究,并提出有效的文本細讀策略。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重要性
1.1文學常識的積累
雖然如今教育部門、學校和教師對閱讀教學極為關注和重視,但實際閱讀教學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一些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只講授重難點,對整個閱讀的知識點并未進行詳細的整理,未能擴展學生的知識面。而文本細讀能有效地提高小學生文學常識的積累。學生通過文本細讀,不但可以掌握文章的重難點,還能學習到一些其它的知識點,如一些優(yōu)美的詞語和富含韻味的句子,學生還可以把這些詞句摘抄背誦下來,并在日記中運用。文言文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哪怕大多數高中生的文言文學習成績都不理想。小學階段的文言閱讀雖然相對簡單,但對學生仍然會形成困擾。如果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對文本進行細讀,積累文言相關知識,那么在文言學習時就可以調動這些積累的知識,從而使學習文言文相對簡單些。
1.2中心的深入理解
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根本,是學生學習閱讀文本最重要的任務。同時,學生只有真正地理解了文本的中心思想,才能透徹作者的情感傾向,準確地回答關于文本的各種問題。但是在如今的閱讀教學中,有些教師獨自把閱讀文本進行了解讀,并沒有讓學生進行思考,未能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這樣學生雖然對閱讀文本的中心思想有一定的了解,但因其未真正地融入文本解讀中,所以最終也只是對閱讀文本的中心思想一知半解。這樣的“不知其所以然”的教學方式必然導致學生的閱讀水平無法提高。這時,文本細讀就顯得尤為重要。學生對文本進行詳細的閱讀,就會對文本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再配合教師的講解,這樣學生對于文本的中心思想就會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同時,小學生由于年幼,知識積累和經驗見識較少,理解能力相對較弱,如果對文本只是大致瀏覽,那么很大程度上自己的理解會與文本本意有所偏差,無法準確地把握文本的中心。所以教師需要教授學生文本細讀的閱讀方法,使學生在細讀文本中不斷地對文本進行思考和分析,從而達到正確理解文本的目的。
2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策略
2.1 轉變教學方法
要想進行文本細讀教學,首先要轉變教學方法。教師在日常備課時,不應只是準備文字學案,還應該準備一些與教學內容相匹配的圖片和音視頻文件。這樣在閱讀教學中,通過播放這些課件,一方面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加課程教學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又能使文本內容更加形象具體,使學生更易理解文本,從而降低教學難度,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教師不應該在整個閱讀教學過程中“自導自演”,要積極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參與進來。讓學生就一些具體的問題進行小組討論,既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促進合作意識,也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教師也要參與到學生的小組討論中,及時對學生進行引導和解惑,使學生能正確地理解文本內容。對于學生的奇思妙教師要認真思考,鼓勵學生的不脫離實際的聯(lián)想。
2.2培養(yǎng)細讀習慣
良好的習慣是每個人成功的基礎,而小學生正處于培養(yǎng)習慣的黃金時期,所以在小學階段就要注重對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文本細讀是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重要方法,所以教師一定要培養(yǎng)學生的文本細讀習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文本細讀習慣,要從學生的興趣讀物開始。學生在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文本前,教師應該要求學生細讀慢嚼,深入了解作者的意圖,對理解有問題的地方做標記。閱讀完成后,教師要對學生的理解進行點評,并解答學生的疑惑點。教師還需要挑選一些有價值的課外文本,設置一些問題,然后供學生閱讀,增加他們的閱讀量,鍛煉他們的細讀習慣,從而逐漸提升他們的閱讀水平。同時,要鼓勵學生在文本閱讀時,做到認真細讀、獨立思考和仔細分析。這樣有利于學生理清文本脈絡,形成完整結構圖,從而徹底把握文本,完成文本的要求。
2.3傳授細讀技巧
文本細讀需要養(yǎng)成習慣,但并不只是靠時間的積累,方法技巧也是相當重要的。小學生的學習理解能力相對不強,所以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文本細讀技巧的傳授。教師首先應該對文本進行簡單的解讀,讓學生對閱讀材料有大致的了解,從而粗略對文本形成整體印象。之后教師對文本進行段落劃分,并對每段都設置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必須要有層次感。學生對每段都進行細讀后,深入思索,嘗試去解決這些問題。這樣,學生帶著諸多疑惑,必須細讀每段每句,在思考中不斷精細閱讀,在閱讀中不斷認真思索,最終完全理解文本,輕松地解決每個問題。同時,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白文本內容是有層次感的,細讀也并不是完全平衡的細讀。在細讀中要有側重點,對于能體現(xiàn)作者情感價值觀的段落進行重點的細讀工作,對于一些與主題無關的內容主要細讀其中有用的知識點,補充自己的知識庫。學生只要掌握這些文本細讀的技巧,就能更快地養(yǎng)成細讀習慣,從而在閱讀文本中更準確地解決閱讀設問,最終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和理解能力。
3小結
小學語文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奠基的階段,學校和教師必須重視閱讀教學,引入文本細讀方法。這需要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轉變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文本細讀習慣,并傳授學生文本細讀的技巧,最終使學生提高閱讀水平,增強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解決文本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閆尹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分析[J].文理導航(下旬),2017,(12):26.
[2]李昭.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文本細讀的教學策略[J].新校園(中旬刊),2017,(12):101.
[3]王永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17,(2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