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挺 宋天嬌
摘要:科技的發展、教育理念的變更帶動了教學方式的革新,在教育信息化2.0的大力推行及新課程改革倡導課堂應以學生為主體的背景下,翻轉課堂逐漸推行。本文由翻轉課堂的實施過程、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及翻轉課堂在高中數學教學的優勢三部分構成。
關鍵詞:翻轉課堂;高中數學;教學;優勢
1 翻轉課堂的實施過程
翻轉課堂打破了傳統課堂上教師講、學生聽的單向授課模式,轉為教師提前制作課件、導學案或微視頻等資料,引導學生課前自學、自測,學生自學有難度的部分及時反饋教師,課上通過生生或師生討論,交流內化知識。翻轉課堂簡單來說就是將學生課上學習知識、課下內化知識翻轉為課前自學知識、課上內化知以及課后鞏固知識 。翻轉課堂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指導為輔,從單一的聽取教師講解到讓學生主導學習過程,通過交流討論、分享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從被動學習到獨立自主發現、分析、解決問題,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在高中生學習任務繁重、學習時間有限的情況下,翻轉課堂的廣泛應用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一定層面上解決了以往教學中的不足,改變了教學模式,起到調動課堂氣氛,推進教學發展的效果。
2 傳統數學教學方式的弊端
2.1 學生學習過程被動乏味
傳統教學中采取一問一答的形式,教師側重條理清晰地講解理論性知識,忽略了教學的情境化。在“一言堂”、“滿堂灌”中,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使得學習過程乏味無趣。課堂缺少小組討論和交流互動環節。長久以往,學生沒有養成主動探究知識內容、積極探索數學之美的習慣,容易對抽象度較高的數學產生抵觸情緒和厭惡心理,甚至逃避學習。所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課堂氛圍不可忽視,當代教師需要探索出新的教學模式。
2.2 學生學習能力不平衡,課堂效率低下
高中傳統教學模式主要采取教師全程講授,由于同一個班學生學習能力參差不齊,授課的進度及難度需要照顧大部分學生,出現學優生“吃不飽”和學困生“吃不了”的現象,導致學優生不重視課堂和學困生抵觸課堂的后果。學生學習能力不平衡導致課堂效率低下,需要進一步的改善教學方式。
3 翻轉課堂在高中數學教學的優勢
3.1 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觀能動性,活躍課堂氣氛
翻轉課堂顛覆了傳統教學模式,先學后講,要求學生課前利用多媒體等獨立學習掌握基礎要點,自學階段中發現問題再向教師求助,教師統計自學難點,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攻破疑難或在課堂上集中講解。這種課堂模式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增加學生的互動環節,提升學習氛圍,摒棄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高中數學必修一第二章《函數》時,學生課前借助教師提前準備的課件、導學案和微視頻等相關資料,學習函數的定義、函數的表達式和函數的單調性等基礎知識。自主學習后,如果有學生對函數的單調性理解不夠透徹,可以通過小組交流討論,總結得出“同增異減”的口訣加強理解記憶。如若討論未果,教師再加以點撥或詳細講解。整堂課在活躍的學習氛圍中,提升了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2 學生自主控制學習進度,提升課堂效率
翻轉課堂要求學生課前借助多媒體自學,學生依據自身學習能力,掌握學習的進度和難度。相對薄弱的地方可以反復觀看視頻、課件,多加練習,及時跟上班級進度,緩解因學習能力薄弱而跟不上課堂的情況;并且可以隨時隨地充分利用碎片時間,在課間休息時也可以觀看學習視頻,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高中數學必修三第三章的《概率》時,先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料學習學習隨機事件、必然事件、古典概型等的含義,也可以上網搜索其在生活中的體現。對于古典概型中較難理解的具體概率模型,可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反復瀏覽古典概型中模型建立的相關知識,避免部分學生因內向不敢詢問他人而掉隊的現象。
總而言之,翻轉課堂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善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對高中的數學教育大有益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主動性得以提升,并且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及時調整學習進度。對高中數學教師而言,進一步了解翻轉課堂并合理應用,教學中應常加反思,取長補短,不斷提升自身教學能力,適應新時代的教學理念與方式。對于學生而言,翻轉課堂確立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使其可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學習計劃,提高學習效率。然而,翻轉課堂對學校硬件設施的配備、教師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和學生自學能力的要求都比較高,如何將翻轉課堂與傳統教學模式合理地結合,并高效地應用還需要不斷地探討與實踐。
參考文獻:
[1] 吳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教育學報,2012(02).
[2] 王彩娟.基于“翻轉課堂”研究,讓高中數學課堂煥發生命活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04).
[3] 陳安芬.淺議翻轉課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8).
(作者單位:1.陜西省碑林教師進修學校;2.陜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