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聽力教學是高職英語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版塊。尤其是隨著對高職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聽力教學也受到了廣泛關注。為此,許多專家學者從學生角度,就高職英語聽力學習策略進行了探索與研究。文章結合高職英語教學內容和特點,分析了影響高職學生英語聽力學習和理解的因素,簡述了高職英語聽力教學中學生學習策略,希望能對高職學生英語聽力學習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職英語;聽力教學;高職學生;學習策略
【作者簡介】趙婷婷,濰坊職業學院。
一、引言
聽力是一項基礎的語言能力,在高職英語教學中,聽力教學是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不過,當前高職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相對較差,許多高職畢業生的英語聽力能力無法滿足社會對應用型英語人才的要求。鑒于此,高職英語教師應高度重視聽力教學,幫助學生培養積極有效的聽力學習策略,不斷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
二、影響高職學生英語聽力學習的因素
1.語言知識。采取有效的學習策略去進行聽力學習和訓練,是提高個體聽力能力的有效途徑。但是,要想提高個體的聽力能力,必須要先了解影響聽力的相關因素。作為一項語言能力,聽力深受語言知識的影響。個體的聽力能力,與他所掌握的詞匯、語音、語法等語言基礎知識密切相關。相對來說,個體的語言能力,與他所掌握的語言知識是成正比的。讀音準確,掌握的詞匯量和語法知識多,個體的聽力能力也相對較強。而缺少語法基礎,掌握的詞匯量少,在聽力訓練中,必然會影響個體對聽力材料的理解和聽力內容的掌握。所以,要想提高自己的聽力水平,必須要打好語言知識基礎。
2.非語言因素。影響聽力的非語言因素主要指心理因素和文化背景知識。其中,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人的大腦的反應能力,聽力時的心理狀態。大腦反應速度快,精神輕松無壓力,神經不緊張,是聽力質量的保證。大腦反應遲鈍,聽的時候精神焦慮、緊張,很容易錯失聽力重點內容。另外,中西方文化背景和文化傳統迥然不同,所以民俗風情、價值理念也有所不同。中國人在英語聽力中,或多或少都會受到本土文化和母語思維的影響,難以深入認識文化背景知識的差異性,所以他們也無法準確掌握聽力內容的實際意義和人物的真實意圖,這必然會給他們的聽力質量和成績帶來影響。
三、高職英語教學中學生聽力學習策略
1.重視基礎知識學習,打好聽力基礎。正確的發音,足量的詞匯和語法知識,是聽力的基礎。個體只有認真學習基礎的英語語言知識,打好基礎,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聽力水平。所以,在日常學習中,高職學生要重視英語基礎語言知識學習,在學習中,熟練掌握常用單詞的發音,學會正確的辨音。大聲朗讀,準確朗讀,是提高英語發音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所以,在高職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要經常要求學生進行大聲朗讀,同時做好標準讀音指導,根據學生表現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發音,以幫助學生打好英語發音基礎。高職學生也要多讀、多聽、多練,經常借助標準的英語聽力教材開展聽力和讀音練習,以提高自己的聽力理解能力。單詞是語言的重要構成部分,所有的聽力材料都是由詞匯來組成的。掌握海量的詞匯,是提高個體聽力能力的關鍵。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詞匯教學,要融會貫通,將過去所學的詞匯、新詞匯放在一起來教學,并教授學生根據構詞法、語境等記憶單詞,增加學生的詞匯積累,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如在學習shade這個單詞時,這個詞的本意是“影子”,其實這個詞還可以用來表示“色調,色彩的濃淡度”。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根據上下文語義來判斷單詞的意思,及時總結單詞的多種用法。學生也要學會舉一反三,靈活掌握更多的詞匯。語法知識是確保學生正確理解聽力材料,抓住主要聽力內容的關鍵。所以,高職學生要重視語法知識學習,爭取在反復訓練的基礎上熟練掌握語法知識,為全方位地提高英語聽、說、讀、寫等各項能力而做好準備。
2.激發英語學習興趣,培養學習信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學習的原動力。與普通高校的學生相比,高職生的英語基礎相對薄弱,所以,許多學生對英語學習都存在畏學、厭學心理。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尤其是聽力興趣呢?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來教學,然后根據高職生的英語基礎和接受能力進行教學設計。在教學中,教師還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法,動員學生自主參與到學習中去,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如在學習“Health is wealth”部分的內容時,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健康的重要性”,“如何保持健康”,鑒于高職生對健康這個話題都比較熟悉,所以,在課前預習中,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安排一些學習任務,如讓學生根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或者利用網絡收集與健康這個話題有關的單詞、文章,多查閱一些與新單詞和課文有關的素材,并讓學生提前進行課文閱讀練習,要求學生通過討論、復述等形式進行英語交流。然后,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幾分鐘的時間讓他們匯報學習成果,或者隨機抽查幾名學生,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并給予學生以肯定和鼓勵。這樣在課前預習環節,讓學生開展自主學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聽、說、讀、寫各項英語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信心。
3.重視聽力方法學習,提高心理素質。掌握一定的聽力技巧,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提高個體的英語聽力水平的有效途徑。所以,作為教學的直接負責人,在高職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英語聽力方法教學,還要顛覆傳統的教學模式,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改變英語教學單調枯燥的局面,并本著賞識原則,采取有效方法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堅定學生的信心。如在聽力教學中,由于聽的內容轉瞬即逝,學生在短時間內難以掌握大量有用的信息,所以,教師要動員學生多動筆,勤記筆記,畢竟“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關于記,教師還要告訴學生,要根據具體的材料來決定什么時候記,怎樣記,記些什么。如故事性較強的聽力材料,要記時間、地點、日期等重要要素,在理解全文大概意思的情況下,不要糾結于某個不熟悉的單詞。數據統計類的聽力材料,要重點記數字,搜集記憶中的內容,用自己能看懂的方式盡快的將聽到的信息記下來,待到聽力結束后再進行自我檢測,整理信息。為了培養學生的聽力信心,教師要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來選擇聽力材料,并在起始階段適當增加聽力播放的次數,同時告訴學生在聽力訓練前就要做好聽力準備,如根據聽力問題大膽進行預測和聯想,以提高聽力質量。高職學生也要在教師幫助下,制定聽力學習目標,積累更多的聽力學習方法,如在聽力練習中,將精聽與泛聽結合起來,將課堂內外的聽力訓練結合起來,擴大知識層面,同時逐步提高聽力的難度。在達到一個目標后,給自己一個獎勵,逐漸培養自己的聽力信心。
4.加強文化知識學習,增加知識積累。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所有的語言背后,都有相應的語言文化和背景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掌握足夠多的文化背景知識,有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英語聽力材料。鑒于此,教師在英語聽力教學中,要重視文化教學,將文化知識巧妙滲透到英語教學中去。學生也要重視文化知識積累和學習,積極通過自主學習掌握更多的英語文化知識。在聽力教學中,教師要結合相關的素材,講述中外文化的差異性,包括文化差異、思維差異、生活禁忌等。如在中國語言文化中,有關狗的成語如雞鳴狗盜、狼心狗肺等,都帶有貶義,但是在西方,狗就是一個中性詞,狗有時候并沒有貶低人的意思,如“Old dog”指“老手,”“fresh dog”指“新手,新人”。然后,借助一些經典的文章或者聽力素材,讓學生進行閱讀、聽力訓練,使學生通過課堂學習了解東西方文化的差距和差異。在日常學習中,高職學生也要樹立生活化學習理念,積極通過影視、網絡等渠道接觸更多純正的英語聽力和閱讀素材,積極發掘更多的文化素材和資源,有目的地構建自己的文化認知框架,為提高英語聽力水平打好基礎。
四、結語
綜上所述,聽力教學的綜合性較強,學生聽力水平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只有從學生實際出發,制定聽力教學計劃,實施有效的聽力教學策略,才能提高聽力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聽力興趣和信心,讓學生在聽力方面不斷進步和提高。
參考文獻:
[1]黃路路.高職英語聽力學習策略的個案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3):161-163.
[2]梁歡.高職生英語聽力學習策略[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17, 38(01):118-121.
[3]湯黎萍.高職英語聽力教學的有效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6(07):117-118.
[4]桂峰蘭.高職英語聽力教學中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研究[J].才智, 2014(06):58.
[5]禹小鳳.高職英語聽力教學中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