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閱讀能力是發展其他英語語言技能的基礎和前提。然而,高職英語課堂的教學重點卻往往放在單詞和語法知識的傳授上,閱讀教學并不被重視。文章分析了當前高職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并且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高職;英語閱讀;現狀;策略
【作者簡介】王囡囡(1986-),女,漢族,山東青島人,山東外貿職業學院公共英語部助教,碩士,研究方向:翻譯、英語教學。
一、高職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
閱讀在英語學習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量的英語閱讀輸入可以潛移默化地提高語感,加強詞匯的大量積累,全面提高英語聽、說、讀、寫、譯各項技能。然而,在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更像一個急不可耐趕路的牧羊人,用幾分鐘的時間就拉著學生匆匆抵達文章的中心思想。轉而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文章中單詞、語法知識的傳授上。整個過程留給學生自己去讀、去思考的時間少的可憐,學生大多是被老師講懂了一篇課文,而不是自己看明白了。大部分高職學生幾乎是在被動地接受老師的填喂,而且很喜歡這種不用動腦子的填喂式閱讀方式。長久以來,學生養成了閱讀惰性,甚至看到英語文章就頭疼,嚴重缺乏英語閱讀的自主性。筆者對2個自然班共72名學生通過問卷調查發現,67%的學生幾乎從不進行英語課外閱讀,僅有的閱讀材料就是英語課本中的文章。69%的學生在老師講解前,甚至都沒有提前閱讀過英語課本中的文章。極少數的學生能夠通過手機app進行碎片化閱讀。只有1名同學在課外閱讀材料一項中填寫了國外名著、雜志。學生的閱讀自主性堪憂。大部分學生認為閱讀很重要,但他們認為單詞和語法學習更重要。筆者通過訪談了解到,幾乎全部學生都把寶貴的早讀時間用來背單詞,沒有人用來朗讀課文。調查和訪談結果還顯示,大多數學生認為自己當前的英語水平比高中時期退化很多。筆者認為這其中一方面是因為大學學習的懈怠,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英語閱讀的嚴重不足。高中時期,學生大多經歷了題海戰術,一份英語試卷上平均有5篇閱讀理解,學生雖然是被迫接受了大量的英語閱讀材料的輸入,但閱讀理解能力卻得到了實實在在地提高。
二、提高高職英語教學的解決策略
針對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幾下幾方面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1.加強高職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培養,激發高職學生英語閱讀的動機。高職學生的英語閱讀基礎薄弱,往往害怕學習英語,從心理上抵觸英語閱讀。教師應該幫助學生精選閱讀材料,從一些符合學生閱讀理解水平,生動有趣的閱讀材料開始,打消學生的畏難情緒,逐步培養閱讀興趣,慢慢地“讀上癮”。比如,筆者給一年級的國際貿易專業學生推薦了一本英文小說Been There, Done That,小說從一個華裔美國少女的視角,描述了美國私立高中的生活。小說難易適中,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主題,可以極大地勾起學生們的閱讀興趣,并且能夠幫助學生了解美國文化,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
另外,可以嘗試閱讀分享會,閱讀互助小組的形式,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閱讀當中來,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但這種分享會、互助小組的形式一定要基于學生自愿的原則,否則更會引起學生地逆反心理。筆者不太推薦類似于每日強制微信打卡的形式,絕不能讓閱讀變成一件壓迫學生的苦差事。
2.轉變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受傳統教學模式和高考的影響,再加上高職學生自身英語基礎薄弱,高職學生在英語閱讀方面對教師的依賴尤為明顯。絕大多數的學生認為教師在其英語閱讀學習中起了一個絕對重要的作用,甚至認為離開老師的講解,他們根本讀不懂課文。另一方面,高職教師也不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敢放手。這兩方面造成了教師和學生都接受且習慣于文章一開始提到的填喂式英語閱讀教學方式。
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也就是說,既強調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高職教師應該轉變閱讀教學模式,放手給學生更多自己去讀、去發現的機會。如課前鼓勵學生通讀文章,尋找與文章主題相關的閱讀材料;課中講解閱讀策略之余,與學生分享各種課前閱讀成果等等。教師還應該轉變評價方式,不要一味地把評價重點放在單詞和語法的記憶上面,要豐富教學評價手段,為學生創設更加自由、寬松以及有趣的自主學習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閱讀主動性,使學生成為英語閱讀的真正主體。
3.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技能,提高自主閱讀能力。高職學生的英語閱讀方法單一,缺乏閱讀技巧。很大一部分學生還停留在初學者的逐字逐句閱讀上,遇到生單詞就繞不過去了,連最基本的猜詞義方法都沒有掌握。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筆者認為,在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把講授重點轉移到閱讀策略的講解上。當然,所有閱讀策略的養成必須建立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絕非一日之功。教師要鼓勵學生開卷有益,硬著頭皮堅持下去。并通過大量閱讀操練,逐步引導學生靈活使用多種閱讀技巧和策略,以達到能夠自主閱讀的目的。
著名翻譯家黃源深教授認為,好的英語是“讀”出來的。學好英語,一定要大量閱讀。讓學生愛上英語閱讀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事。高職英語教師怎樣幫助學生從“苦讀”慢慢變成“樂讀”、“享讀”,使閱讀課真正成為“悅讀”課,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黃源深.好的英語是“讀”出來的[J].外語界,2016(4).
[2]陸恩.改進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促進學生自主閱讀[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