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課已廣泛運用于英語教學中,它比傳統的理論知識講解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英語微課的運用能夠突破傳統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本文論述了微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如何合理的將微課應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課前、課中和課后,助力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深化學習體驗。
【關鍵詞】微課;小學英語;自主學習;學習體驗
【作者簡介】林朝福,廈門雙十中學海滄附屬學校。
一、引言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學習內容、學校條件和學生實際情況,積極學習并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的作用,使各種教育技術和手段都能科學、合理、恰當、簡約的為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果服務。”互聯網技術的普及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創造了有利條件,為學生提供了新時代的學習模式。英語微課作為新時代背景下的新興教與學模式,由于它的內容短小,教學目標明確,對于豐富英語教學手段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都有重要的意義。
二、微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根據小學英語教學的不同需求,微課可應用于課前預習、課中教學和課后復習等環節。課前預習,運用微課,可以讓學生提前熟悉學習內容,為新課學習做好準備;在課中教學,英語微課能豐富學習語境,集中知識點,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在課后復習使用英語微課,能幫助學生進行個性化的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鞏固和提升教學效果。
三、微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巧用微課,指導課前預習,助力自主學習。從學習者的角度來講,英語學習最重要的任務是學會學習(learn how to learn)。開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展學習策略,培養創新能力,是實施素養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前預習時,巧用微課,能幫助學生學會學習,發掘學生積極求知,努力進取的本能。教師通過讓學生在家觀看微課,先自主學習,然后就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在課堂中探討解決,實現了“先學后教,以學定教”。
以外研社《英語》(一年級起點)第九冊Module 3 Unit 1 Today is Halloween 為例。課前先向學生推送西方國家過萬圣節的微課,使學生預先了解西方國家的節日文化,知道萬圣節元素和幾種常見的活動,既提前讓學生接觸了核心詞匯和句型,如:jack-o’-lanterns, trick-or-treat, fancy dress同時也滲透了文本中的文化意識,感受鄰里討糖惡作劇之樂。為學生的課堂學習提供了學習支架,激發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萬圣節的節日內涵。
2.精用微課,豐富學習語境,提高學習效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讓學生通過不同渠道,用不同形式來學習真實、鮮活、實用的英語,直接體驗語言和應用語言。在英語教學中,可以利用微課為學生提供豐富、真實的學習語言和使用語言的機會。教師可以根據需求將微課運用在課堂的各個環節,拓展課堂教學的深度和廣度。
(1)語言呈現。運用微課創設情景,語言學習導入對幫助學生知識的學習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靈活性。在新授課中,導入環節通過微課呈現,既節約了課堂時間,又有效提升了教學容量。不僅為課堂互動創造了機會,也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獨立思考的時間。
以《英語PEP(三年級起點)》四年級下冊Unit3 Weather中的主情境圖為例。本單元的學習主題是天氣情況,該圖以世界地圖為背景,呈現了五個世界著名城市、當地時間和人們的生活起居場景。微課《城市的天氣》通過展示學生們相互討論不同地方的天氣呈現本單元要學習的核心詞匯和句型。看完微課后,教師出示主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圖片,教師提問:How many cities can you see here?What are they?讓學生自由回答并追問: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these cities?進入到本單元的話題weather。從而激發學生關注天氣,交流天氣情況的興趣。
(2)語言訓練。教育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學生提供的很多語言學習的渠道,但是課堂教學仍然是學生語言學習的主陣地。在語言訓練的環節,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微課,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語言實踐機會,引導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使學生既有較強的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又有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個性品格。
以《英語PEP(三年級起點)》六年級上冊Unit5 What does he do? Part B為例。本單元的主題My dream job。本課是第二課時對話課,以教材let’s try部分為依據,本課時創設了街頭調查語境,設計了關于學生完成夢想職業調查的語言交際活動。學生在感知文本內容后,初步嘗試使用核心語言的訓練時,老師通過微課《街頭調查》,讓學生根據看到、聽到的內容,說說他們問了那些問題,是如何提問的,如:Excuse me, I’m from... Can I ask you some questions? 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 What’s your job now and what’s your dream job? Do you have a dream?學生自主學習、觀看領會,就視頻中調查語境,思考核心詞匯的用途,微課的運用既豐富了學習語境,又有利于所有語言積極與同學交流,感知語言任務,在傾聽與表達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
(3)語言運用。《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的總目標之一是通過英語學習是學生初步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該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等方面整體展的基礎之上的。分布在教材內容的的知識點,有顯性的,有隱形的。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系統化的歸納和分類,清晰的顯現出整節課的知識體系,創造性的使用和設計,是教材的知識層次和脈絡更清晰,加深學生讀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例如,《英語PEP(三年級起點)》五年級下冊Unit2 My favorite season中的第三課時Read and write拓展環節。該文以Robin為主人公,描述它喜歡的季節以及原因。學生在深入理解Robin喜歡四季的原因之后,觀看微課視頻《城市的四季風光》,該視頻呈現了城市的四季圖片,配上各個城市特有的地方音樂,學生在瀏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時,能運用所學句型介紹四季的天氣與活動。微課成為這一課中最點睛之筆,學生興致盎然,學習熱情高漲,帶著這種強烈的學習欲望,語言輸出豐富,提升情感體驗,從而使語言的學習由課堂自然延伸到課外,深刻體會到Every season is special。
3.妙用微課,指導課后復習,深化學習體驗。溫故而知新,知識是在不斷積累和運用中增長的,學習能力的發展也是如此。《課程標準(2011年版)》強調英語學習具有明顯的漸進性和持續性等特點,需要逐漸積累。小學生雖然有課后復習的意識和習慣,但是缺乏復習的方法。在英語復習時缺乏系統性和條理性,這就使學習效果不佳。教師在課后布置學生觀看微課,可以幫助學生復習、查缺補漏,鞏固延伸、對知識進行整合,指導課后復習作業、個性化學習,深化學習體驗,讓學習更加有效。
例如,《英語PEP(三年級起點)》六年級上冊Unit6 How do you feel?單元結束之后,教師選用了一段話題為《看病》的動畫視頻,采用了趣配音的方式,后半段采取視頻重現,但是消除了字幕和原聲。這樣的視頻加強了學習的趣味性和想象空間,能從多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將課上所學的知識進行更全面的復習、鞏固和內化,為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結束語
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是大勢所趨,借助教育信息化的浪潮,微課憑借自身獨有的優勢,在教師的授課模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上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以學習者為中心,精確定位學習目標,精選內容,將內容與形式相融合,滿足學習者的個性化需求。教師在使用微課時,要從英語學科特點出發,關注學生在課前、課中、課后對不同微課的需求。教師通過適切性的使用微課,助力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深化學習體驗,從而逐步培養學生的心智,塑造健康的人格,實現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
參考文獻:
[1]朱萍,張英主編.英語教學活動設計與應用[M].小學卷.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2.
[2]鮑建生等.課堂教學視頻案例的研究與制作[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38-142.
[3]徐正濤.基于Moodle的中小學微課建設模式設計與實踐研究[D].西南大學,2014.
[4]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 13-14.
[5]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2013(4):10-12.
[6]胡蒙娜.初探“微”時代的微課[J].中小學電教,2013(Z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