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傳統的閱讀教學只注重單詞、短語和句子層次上的講解,忽視了文章的整體結構,這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高中英語教學要注重語篇分析,優化閱讀效果,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語篇分析;閱讀能力
【作者簡介】王玉卓,甘肅省通渭縣第二中學,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英語課堂教學。
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只注重語言本身的結構,認為閱讀教學過程是一個由詞及句,由句及段,然后再到篇章進行理解的過程。把本來完整的文章分解成若干支離破碎的部分,這種方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新課標高考英語試題將考查學生的語篇理解和交際能力作為重要考點。近年的高考試卷堅持了“突出語篇,強調應用,注重實際”的設計原則,把測試的重點定位在語篇上側重閱讀能力的考查,檢測學生的語篇領悟能力和解析能力。如何通過加強語篇教學來完善英語閱讀教學是每個高中英語教師必須下功夫探究和解決的問題。本文針對如何在英語語篇分析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探討。
一、重視語篇教學的實施,深入剖析文章
語篇分析是指對比句子更長、以交際為目的的語言片段所作的語言及交際功能的分析。具體地講,語篇分析的內涵就是使讀者科學、系統地分析語言材料在文章中的相對位置是如何產生意義的,并識別篇章中的結構模式及規定這些模式標記的語言手段。語篇以傳情達意為最終目的,意義的完整性要求閱讀者高屋建瓴,立足全局,融入語境,從語篇的結構,體裁及語篇模式等方面指導。高中英語閱讀課題材豐富,體裁多,選詞準確,結構嚴謹,是教師進行語篇教學,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好材料。語篇是交際過程中一系列連續的語段和句子構成的語言整體。就語篇教學而言,要求從理解整篇內容入手,分析句際、段際之間的關系,理清作者思路,揣摩作者意圖,攝取語篇的主要內容和主題。語篇教學應通過剖析文章來確定主題,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由于語篇教學能有效提高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因此,教師教學中應將目標定位在語篇分布上,將語篇分析貫穿于課文教學和閱讀理解之中。
二、加強語篇教學,注重培養交際能力
閱讀教學是當前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對于高中學生來講,閱讀能力在英語聽、說、讀、寫各項技能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傳統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注重語言形式的教學,而忽視了語言意義的教學。教師總是將一段完整的閱讀材料分割開來,逐字逐句地翻譯和講解,有時還進行一些無謂的對比和引申,把一堂課的時間幾乎全部用于字、詞、句的分析和語法講解上。這種教學方法極不利于當前素質教育的開展,更不利于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所以,要改變這一現狀,就必須改變課堂教學模式,采用語篇教學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實際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著眼于閱讀材料的總體結構,在文章的謀篇布局上下工夫,引導學生理解主題思想,分析層次脈絡,挖掘深層內涵,總結寫作風格,從而最大限度地獲取作者想要傳達的信息。在語篇理解和提高語言能力的同時,更要注重交際能力的培養與提高。閱讀不僅是一種接受性技能,而且是讀者與作者的信息交流,是一種積極的交際活動。所以,在閱讀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對閱讀材料進行分析、判斷、推理、概括的能力,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體和內涵,克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閱讀習慣。
三、閱讀教學中滲透語篇理解和整體閱讀
語篇理解和整體閱讀是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重中之重。語篇教學是培養學生各項能力,尤其是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每一篇文章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句子之間有其內在的聯系。如果脫離了具體的語言環境,將其分割開來,單獨進行詞匯、句式的講練,不但不利于整篇文章的理解,而且會妨礙閱讀能力的提高。具體地講,語篇教學就是從理解整篇內容入手,運用所學語言和背景知識捕捉文章的重要語言線索,從而對所讀文章獲得一個總體印象,并充分利用語篇功能,通過主題句和關鍵詞來揣摩、判斷作者的態度和立場,進而對篇章加以深層理解,找出其脈絡層次,總結各部分的中心思想,以達到擴大輸入,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目的。
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切實提高閱讀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要努力打破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改變解釋單詞、分析句型、翻譯課文的傳統做法。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新的教育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為教學過程實質上就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個體的認識過程和發展過程,在這個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雙邊活動過程中,學生是教育的對象,又是學習的主體。整個教學過程就是要通過教師的啟發與指導,經過學生自己的積極思考和交際活動來實現。確切地講,只有通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師應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設計多種形式、多種層次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運用創造性思維進行獨立思考的習慣,以增強教學效果。要設法變被動的接受式學習為主動的探究式學習,變知識的傳授為技能的培養,使學生在不斷思考、歸納和總結中,獲取新的知識,并從實際閱讀中總結摸索出切實可行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在教學實踐中,通過課前準備、課堂教學、課外閱讀三個階段,教師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直接獲取信息的能力。
英語閱讀教學應在語言要素學習上幫助學生掌握詞匯的運用,還要結合實際過渡到語篇層次,培養學生語篇層次上的交際能力。此外,教師還應利用語篇分析的研究成果,指導學生有效獲取信息,清除閱讀教學中的障礙,使閱讀教學能夠順暢、有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