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紅娟
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推進與實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革受到教師越來越多的重視。所以小學教師應重視閱讀教學工作質量的提升,從而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全面提高。首先,教師要積極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語文閱讀學習氛圍;其次,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基礎,為閱讀教學制定合理的目標;最后,教師要豐富語文教學的方法,開展多樣化的語文閱讀課堂。本文主要從以上幾個方面入手,深入探索能夠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方法及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方法
新課改以來,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與發展,許多老師都緊跟新時代的腳步,積極更新教育理念、轉變教育方法,使得小學語文教學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部分教師秉持原有的教育觀念,在課堂中毫不考慮學生的實際閱讀水平和學習基礎,只顧著完成教學進度和教學任務,導致學生上課注意力不夠集中,在閱讀時無法聚精會神,所以學生的閱讀水平得不到提升。還有部分教師在授課時,教學方法不合理,授課效率低下,不能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這種情況也直接制約著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那么,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該怎么做呢?下面,筆者就與各位同仁分享一些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以期對一線教師工作的開展歸納可借鑒價值。
一、積極更新教學觀念,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由于受應試觀念和教學方法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上不懂得如何與學生進行充滿和諧、友愛的互動,只專注于認真講課,學生成為知識的容器,使得整個課堂氛圍并不利于學生學習,教與學沒有有機地結合起來。新課改要求教師轉變以自我為中心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給予學生充分的權利和自由,站在學生角度,為學生學習營造一種寬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思維和好奇心,從而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中去。
例如,在教學《春夏秋冬》這篇文章時,筆者就通過多媒體設備來為學生營造學習的良好環境。譬如,在進行課文串講之前,筆者在大屏幕上為學生展示出四幅圖畫,分別代表著“春風”、“夏雨”、“秋霜”、“冬雪”,在備課環節,筆者分別為這四幅畫卷插入了相對應的音樂,比如,在點擊夏天的圖畫時,就會出現打雷聲與下暴雨的聲音,然后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屏幕上的圖片,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進行描述,先同桌之間進行討論和交流,最后再告訴老師。這樣一來,就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進行主動學習。隨后,筆者又和學生進行互動與交流,譬如,進行提問:“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親眼看到過秋天的霜或是冬日里的茫茫大雪嗎?”再為學生科普關于天氣的常識,讓學生在寬松的環境中高效地學習語文知識。
二、合理制定教學目標,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青少年閱讀能力并不是短期訓練就可以得到提高的,要經過長期的積累才能夠看到效果。教學目標是教師進行教學的行動指南,教學目標可以影響一堂課的效率和質量。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目前的實際閱讀水平和學習能力,制定最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目標,以期在此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切忌過于心急,將教學目標定得過高,這樣往往難以收獲良好的課堂效益。
例如,在教授《老王》這篇經典篇目的時候,教師可以從本文的內容、寫作技巧、文章情感等方面來制定教學目標。首先,在學習文章之前,先要求學生閱讀全文,并使用字典等工具書來識記陌生字的讀音和含義,清除初步閱讀過程中的障礙;其次,讓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作者在描寫時所運用到的寫作技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深度解析文章中的重點知識,使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最后,要求學生體會作者楊絳在這篇文章中想要表達的情感。通過這樣的教學目標,學生就能用不同的方式來閱讀文章,從多個角度來理解文章,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對原有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開展多樣化的語文閱讀課堂
小學生經過幾年的學習生活后,逐漸產生對外界事物的獨特看法,開始關注外界事物,但是這時期的學生思維是感性的、經驗型的,在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能夠接受較為復雜的教學內容和呈現形式。角色扮演在輔助教師教學和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思維表達能力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角色扮演豐富教學方法,創設生動、形象、逼真的情境,改善語文教學的效果,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綜上所述,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學生掌握其他語文技能和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因此教師在工作中要重視閱讀教學工作,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筆者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探討了促進閱讀教學活動的幾點建議和方法,希望能夠促進學生閱讀興趣的提升,擴大學生閱讀量,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漢祥.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6,3(20):297-298.
[2]岳衛東.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