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麗琴
【摘要】小學是一個人最初的接受教育的地方,小學生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發育都還不成熟,因此,針對小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德育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小學高年級學生對外界的認識逐漸深入,同時其個人思想也處于形成過程中,需要班主任做好相關工作。小學班主任不僅是各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還是實施德育教學工作的主要實施者與引導者,在德育工作中起到關鍵性作用。本文簡單分析小學德育的基本內容,并分析了當前小學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最后結合實際提出強化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效果的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小學;德育工作;實施建議
隨著教育理念的發展,針對小學生的教育不僅要引導他們學習掌握相關的文化課知識,還要注重引導學生在思想道德、價值取向等方面實現健康發展,總的來說,就是要對學生進行全方位培養,促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實現均衡發展,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小學教學過程中,一個非常關鍵的內容就是催學生的德育工作,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需要發揮關鍵性作用,對小學的德育工作進行整體性掌握,并親自落實相關的德育工作措施,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一、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內容
1.心理教育
小學生心理發展還不成熟,因此針對小學生的德育工作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水平和和素質,促使學生能夠正確對待學習生活過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問題,提高學生的抗壓能力,促使學生能夠正確處理各種生活和學習壓力。當前校園內部存在一定的不良因素,比如校園暴力等,這就是心理教育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
2.愛國主義教育
針對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要滿足我國基礎教育的目標,具體來講,就是要培養學生成為四有少年,促使學生對國家產生熱愛,對傳統文化產生熱愛,從而將學生培養學生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這是小學德育工作的一個重心。
二、有效實施德育管理工作的建議
1.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
基于小學生喜歡參加活動、喜歡在集團活動中實現成長的特性,小學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學工作的時候,除了在傳統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相關的德育教育工作,還需要結合教學實際需要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組織學生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這些實踐活動一方面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還可以幫助學生在實踐活動過程中實現良好的德育教育和發展。筆者在德育教育的實踐過程中,結合學生喜歡實踐活動的特點,組織學生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在活動過程中,筆者首先引導學生深刻認識到植樹造林對于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對自然環境的熱愛;在此基礎上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植樹,并鼓勵學生在植樹過程中互相協作和幫助。
通過這個實踐活動,學生不僅能夠感受到勞動的快樂,還在植樹過程中對合作產生了更深的認識,促進學生進一步提高對人際關系的認識。在完成實踐活動以后,筆者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引導學生分享植樹造林過程自己的感悟,并引導學生通過互相分享來進一步促進其對相關問題的認識。通過這個實踐活動,學生對筆者在德育課堂上經常進行教育的內容產生了更加深刻、更加直觀的感悟,并對勞動產生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這一活動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對相關重要問題的認識,尤其是能夠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促使學生在后續學習過程中做到知行合一,形成健康的人格和思想道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將德育管理工作融入不同的學科中
德育工作不能僅僅在傳統的德育教育課堂開展,還需要結合各門學科將德育工作融入其中,通過各門學科的實踐教學有效推動德育工作實現深入發展。為了達到這個效果,班主任除了在自己所帶的課程教學過程中實施德育教學,還要組織其他科目的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開展德育工作。筆者在實踐過程中,首先注意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將德育工作有效融入。語文這門學科本身就具有促進個人精神世界、思想道德全面發展的作用。因此,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筆者會根據課文內容對學生開展適當的德育教育。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掌握《挑山工》這么課程以后,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挑山工相關的視頻,這可以將課文中描述的挑山工的工作內容和工作環境直觀呈現給學生,促使學生對挑山工的工作產生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在此基礎上,筆者引導學生對挑山工身上體現的勤勞、耐苦、敢于承擔責任、勇于挑戰自己等優秀精神品質進行學習,經過筆者的講解,學生對挑山工的認識進一步深入,并對挑山工身上體現出來的精神品質產生高度認同感,這個過程實現了對學生思想道德和精神世界的正向影響,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健全的心理狀態,促進學生在德育方面實現良好發展。
3.建立家庭學校的銜接機制
針對學生的德育工作不僅要學校、老師參與,還需要將學生家長納入。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有必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學校、家庭、班主任三位一體的德育工作開展體系,注意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這樣一來,就可以幫助學生在校園環境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還可以在家庭接受家長的德育教育,學校和家庭的合作為學生建立了一個良好的德育教育環境。筆者在實踐環節,具體的做法就是與學生的家長進行定期溝通,并注意將學生在學校的行為表現及時告知家長,同時筆者也會要求家長將學生在校外的行為舉動及時告訴筆者,通過這一信息渠道,筆者就可以準確掌握學生最近的行為變化,從而準確掌握學生在心理、精神狀態各方面的變化。在此基礎上,筆者會根據學生德育發展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教育,尤其是注意對學生表現出來的不良行為進行糾正,注重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精神道德素質。為了進一步提高德育教育效果,筆者還會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交流,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對應的德育工作方案,這使得筆者的德育工作達到了良好的針對性和科學性,能夠滿足學生個人需要,這樣開展德育教育工作以后,班上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人格素質等均取得健康發展,達到了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4.建立師生之間的溝通平臺
高年級學生不管是在生理方面還是心理方面都逐漸變得成熟,這一時期突出表現為不喜歡和別人交往。為了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建立一個有效的溝通平臺,幫助筆者及時掌握學生在身心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同時為學生傾吐自己在身心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提供一個工具,筆者也是考慮到最初與學生交流學生通常都是閉口不言,決定在教室中安放了一個意見箱,告訴學生可以把他們的心里話以及看法都通過意見箱告訴筆者。通過這個意見箱,不僅及時全面掌握了學生對教學工作的意見和建議,還通過這個平臺掌握了學生在學習生活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筆者對學生的反饋進行綜合整理,總結出學生在身心發展方面面臨的主要問題,在此基礎上,結合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對學生開展相關的教學工作,一方面幫助學生順利解決生活和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另一方面幫助學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實現有效發展,從而幫助學生實現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全面發展,達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經過一段時間,當筆者把意見箱打開后,發現很多學生都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及時找這些同學進行溝通,并在這個基礎上有針對地開展工作,通過一個時期的嘗試后,最終獲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
總之,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非常重要,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也關系到學生后續學習和發展,基于此,我們必須對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德育工作保持高度關注,并結合學生實際積極改進工作方法,將德育工作融入到具體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去,同時建立家庭學校聯合機制,拉近師生距離,最終為科學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打下基礎。總之,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任重而道遠,德育管理過程中需要學校、社會和家庭多方面的支持,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宋慧.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強化方略[J]. 高考,2017(3).
[2]張傳佑,李子中.關于小學高年級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研究[J]. 新課程(小學), 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