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興禮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育的核心內容,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是提升小學語文教育水平的關鍵。本文立足于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的藝術性和實效性,探討了目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意見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情境創設;藝術性;實效性
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一直以來都是教師們高度關注和研究的重點。近年來,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引入情境創設的做法,提升了語文教學課堂的趣味性,同時也大大提升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
一、基本概念概述
對于閱讀,《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三者間對話的過程。由此可見,閱讀是人們從文本中獲得信息的過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則是包含小學教師、小學階段學生、小學階段教材在內的,是教師通過一定的方法將教材中的文本信息傳授給學生的過程,旨在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情境被解釋為:具體場合的情形、景象或境地。教學情境,就在教學過程中引入情境,有學者認為,教學情境是教師根據教材、課堂環境、學生的特點、情況而預設,借助圖片、聲音等媒介,精心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場景。教學情境是教師為學生學習所提供的一種場景,教學情境創設則是教師運用恰當的方式和方法,對教學情境進行創造設計并運用的過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境創設的主要特點是具有藝術性和實效性。其藝術性體現在情境創設的方式多樣,各具特色;其實效性體現在實際運用范圍廣且效果較好。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存在的問題
情境創設在語言教育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雖然在當前教育形式的不斷改革推進過程中,已有越來越多的學校和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中引入情境創設的思想并冠以實施,但在情境創設的藝術性與實效性上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情境創設的藝術性不足
每位教師對情境創設的理解有所不同,故在實際教學中的運用方式也不一樣。要使得情境創設具有藝術性,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方式上有所創新,比如,在針對古詩詞的學習中,因為古詩被創作出的年代與當代學生的生活相距太遠,單憑以課本為主的對詩詞大意、作者信息的講解,不足以使學生全方位地理解詩詞中蘊含的情感和表達的意境。詩詞是語文學習的一大核心內容,單一的講解方式會讓學生覺得此類題材過于抽象,無法把握創作內容的真實情感,也會使得課堂顯得枯燥無趣,教學效果自然不會有明顯進步。
(二)情境創設的實效性不足
情境教學的引入,是為了使課堂氣氛更為活躍、授課方式更為生動,從而使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所學知識。但在實際教學中,發現有部分教師存在這樣的問題,他們采用了包括圖文解說、視頻介紹等多種方式創設教學情境,以提高課堂趣味性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且內容豐富,但在教學測評及考核階段,學生的成績卻沒有明顯提升,甚至還出現基礎知識都未掌握的情況。這就使得情境教學僅有形式化,而忽略了本質上最需要提升的教學效果的實效性。
(三)情境創設對學生不具有針對性
教師在課堂中引入情境教學,所面對的對象是學生,學生對于知識的吸收以及理解能力的提高,才是情境教學的最終目的。教師在運用情境教學時,除了針對具體教學內容運用恰當的方式外,還要首先對所教授學生的現有知識及經驗有充分了解,否則,生硬的引入而不適用于當前學生階段的情境創設,是無法作用于學生本身的。
三、提升對策
(一)充分運用多媒體設備,提高情境創設的藝術性
閱讀教學首先是基于課本文本的,根據課文所涉及范圍的不同也會穿插不同的圖片。現代科技的進步也在影響著傳統的教學方式,特別是多媒體設備引入課堂后,大大提升了語文教學的趣味性。多媒體設備對于情境創設是一個很好的工具,教師應該充分發揮這一工具的優點來提升教學效果。比如,在教學PPT中插入視頻、音頻,將課本中對風景或人物的描述進行視覺化、聽覺化,并在課堂中穿插講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印象。針對某些具體場景還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作為媒介,例如設計完整的劇本背景,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復現課文場景,讓學生充分融入情境。
(二)結合寫作,提升情境創設實效性
閱讀是語言學習的基礎,是語言學習的輸入環節,閱讀教學的實效性不僅體現在對所閱讀內容邏輯及情感的充分把握上,也體現在能夠運用閱讀所學的手法進行寫作輸出。語文閱讀通常以作者所經歷的情境為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帶入到課文情境中去感知文中角色,去設想情境當中的自己會有怎樣的反應,產生怎樣的情感,并將這些感受記錄下來。這樣,學生在語言輸入過程中讀的是作者的課文,同時也輸入了自己的理解,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共同得到了提高,學生對于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也提高了,這種教學效果的實效性自然也有所提升。
(三)一切情境創設要以學生為主體
學生是課堂的學習主體,情境創設如果不能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地引入,是沒有效果的。要做到這一點,老師要充分了解這幾方面:自己所在班級學生有何特點、目前的知識儲備有多少、生活經驗在什么階段、課堂上所講解的內容有哪些是適合引入情境的、哪種方式的情境創設更易于學生接受、什么樣的情境創設能將閱讀內容充分表現出來,讓學生真正吸收、掌握……如果不全面考慮這些問題,很容易形成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這樣的教學過程雖然看起來內容豐富且氣氛良好,但如果所設情境對學生不具有針對性,就可能導致學生無法真正投入課堂學習,在實際的教學效果考核中學生的成績也并不理想。
參考文獻:
[1]韓例芬.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的藝術性與實效性[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3(1):74-77.
[2]廖俊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的藝術性與實效性[J].讀 與 寫 雜 志,2019,3(16):118.
[3]郝改云.情境教學在小學中段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