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龍
摘要:當代學生為什么對流行音樂情有獨鐘?音樂教師又如何將流行音樂合理的引入課堂?這是我寫這篇論文的原因。音樂教師應該從中學生心理出發,透徹的分析中學生喜歡流行音樂的原因,以及當今流行音樂對中學生利與弊的影響。并能夠以此為契機引導中學生正確的對待流行音樂,讓流行音樂充分走進音樂課堂并且發揮它應有的作用:給中學生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都能夠帶來諸多的鼓勵和幫助。
關鍵詞:現代流行音樂??中學音樂課堂 ?興趣
如今的流行音樂帶給我們的感覺很新穎:風格多元化、節奏富有動感、充滿時代氣息、貼近生活通俗易懂、能夠滿足各個階層人們的需要,成為當今社會的主流。已經和中學生密不可分,到處都可以聽到學生哼唱著周杰倫、李榮浩、薛之謙等一些當下熾手可熱的歌手的經典之作。特別是近些年,各大衛視為了提高收視率,花巨資引進了一些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中國夢之聲》《我是歌手》。使流行音樂無處不在。中學生也因此迅速成為追捧流行音樂的一員。?有些學生甚至還成了他們忠實的“粉絲”,以至于很多學生對我說:“老師!書本上的歌曲都成古董了,不好聽,您就不能教我們唱一些火爆的流行歌曲嗎?”這祈求的語氣也意味著學生對流行音樂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同時也說明了當下我們的音樂課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中,還得由課本延伸出來 ,針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將流行音樂有選擇性的滲透到課堂中來。那么我們應該怎樣把流行音樂引進課堂呢?把什么樣的流行音樂引進課堂呢?這是我們作為音樂老師需要深思的問題。
那么何為流行音樂?根據百度百科我們可以了解到流行音樂一詞是指那些結構短小、內容通俗、形式活潑、情感真摯,并被廣大群眾所喜愛,廣泛傳唱或欣賞,流行一時的甚至流傳后世的器樂曲和歌曲。流行音樂的風格類型并不是固定的和一成不變的。為什么當代中學生酷愛流行音樂呢?
首先,中學生從小到大除了流行音樂幾乎很少能接觸到其他類型的音樂,久而久之就對這種音樂產生了依戀和熱愛。假如現在社會上鋪天蓋地放的全是古典音樂,孩子能聽到的不是莫扎特,就是巴赫,孩子自然也就會喜歡古典音樂了。????其次,流行音樂,諸如R&B、嘻哈、搖滾之類的之所以能流行,不是沒有依據的,因為他確實是符合了時代的特色,仔細分析一下時代背景,你會發現目前的中學生乃至青年都生活在快節奏、多變化、文化沖突多的環境下,確實需要節奏感強、曲調新穎、充滿張力的音樂。流行音樂的娛樂性很強,很具有時代感,不僅能充分的滿足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和強烈的表現欲,而且還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可以說,一個時代的流行音樂恰恰反映了一個時代的社會心理。
第三,這幾年的《中國好聲音》《快樂男聲》《快樂女聲》在全國掀起了一個“全民造星運動”的浪潮,很多中學生為之瘋狂!可見,流行音樂的震撼力非傳統音樂能比。而且流行音樂內容通俗易懂,唱起來朗朗上口、風格靈活多樣,通俗唱法以真聲為主,以情動人,易于學唱,訓練較短時間就能登臺演出,不必追求民族、美聲那樣高難度的演唱技巧,恰恰是中學生最喜歡的演唱方法。那么我們在把流行音樂引進課堂時應該注意什么呢?
一、中學音樂教育要與時俱進,課堂教學要有目的性
傳統的音樂教材以音樂知識為主,大多是藝術歌曲和內涵較深的古典歌曲,幾乎沒有涉及到流行音樂,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和音樂情境感受。僅僅學習課本中的內容,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興趣不高,甚至有的學生有厭學情緒,任憑你如何啟發,他就是不開口學唱。但是流行音樂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的心理發展,唱出了學生的心聲,適應學生的需求,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同時也給我們的音樂課堂增添了新的活力。讓音樂課堂氛圍變得更快樂,更充實,便是我們教學的目的所在。?實際上,現在新教材已經進行了改革,嘗試性地選用了一些深受人們喜愛的通俗歌曲,如《讓世界充滿愛》《隱形的翅膀》等,但是仍顯薄弱,不足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和重視。
二、有選擇性地將現代流行音樂滲透到中學音樂課堂教學中
對流行音樂進行鑒別,我們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中吸收養分,陶冶情操。八年級有個班的男生演唱蕭全的《社會搖》“請給我一分鐘,讓意識空白的權利,什么煩惱什么憂愁,全都給我滾出去”,稚嫩的聲音讓人覺得特別不協調。因此,需要將流行音樂有選擇性的滲透到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學內容應遵循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識發展水平,要有正確的引導性。通俗歌曲具有很濃的商業味道,娛樂性強,大多數是成人表白感情的愛情歌曲,還有的只是烘托一種氣氛,沒有什么內涵和藝術價值,不利于中學生生理和心理的發展需求。所以,教學時應該注意選擇適宜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歌曲,比如有表達親情的《時間都去哪兒了》、有濃郁民族風格的《東風破》、《青花瓷》,這幾首歌曲雖是流行歌曲,但是配器很有特色,在樂曲中能大膽的使用民族樂器,如二胡、琵琶等,我們可以將這樣的歌曲放入民族樂曲的欣賞課中,激發學生的欣賞興趣以及對于民族樂器更廣泛的認識。能開闊學生的眼界,逐漸讓學生愛上音樂課。
(1)選擇適合學生演唱能力的現代流行歌曲:中學生正處于變聲期,對歌曲難度的選擇要把握適度,應選擇音域不寬,難度不大,容易演唱的歌曲。如果拉長脖子使勁喊《天路》,既毀了嗓子,又破壞了歌曲情緒。對那些復雜、不易演唱的好歌,可以讓學生聆聽欣賞,感受和體驗音樂的情緒,理解音樂所表達的內涵。
(2)選擇有藝術性和教育意義的現代流行歌曲:通過音樂教學,要讓學生從音樂中領悟藝術的魅力,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使學生在獲得藝術享受的同時受到人生啟迪。例如:國語版的《紅日》是一首振奮人心的勵志歌曲,通過李克勤深情而又激昂地演唱,教育學生,努力學習,相信自己,要為自己的夢想、為人生創造出更輝煌的未來。
三、有機地進行現代流行音樂教學,不能喧賓奪主
作為音樂教師,不能為了學生喜好就讓流行音樂獨占課堂。因為流行音樂畢竟不是主流音樂,不能真正取代傳統音樂、民族音樂和西方古典音樂的地位。雖然流行音樂的形式和風格比較多,但只有少部分(如:滿文軍的《懂你》)經過時間的考驗和藝術沉淀之后成為精品,其它大多數在藝術性上是比較單薄的,尤其當下網絡流行歌曲,常常不痛不癢地唱一些愛情歌詞,經不起推敲和考驗,像快餐一樣即時消費,缺少營養價值。而傳統音樂、民族音樂和西方古典音樂經過一代一代的流傳,其藝術性得到了歷史的升華和民間的認同,在任何方面都是無可挑剔的。
可以說引入現代流行音樂走進課堂,不是媚俗的迎合,也不是簡單地隨大流,而是有選擇性、有目的性地將那些積極向上、適合學生年齡身心特點的優秀作品引入課堂。通過引入現代流行音樂走進課堂,我發現我和我的學生之間的距離更近了;通過讓學生接觸各種不同風格的現代流行音樂(民族民謠、校園民謠、外國流行音樂……),學生的音樂視野也逐漸擴展了,他們接觸了多元的音樂文化信息,也為學生終生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錢源偉著《基礎教育改革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發2003.4
(2)馬鳳岐著《自由與教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8
(3)《音樂生活》雜志社音樂論壇 2005.6
(4)蔡勇強、黃清、李建輝編著《基礎教育學》廈門大學出版社 2006.8 5.[日]高楸保治著、繆裴言、林能杰、繆力譯《音樂學科教學法概論》人民音樂出版社 2006.5
(5)鐘啟泉《現代教學論發展》[M] 教育科學出版社 1987.6
(6)金兆鈞《光天化日下的流行—親歷中國流行音樂》【M】北京音樂人民出版社
(7)曾遂《今音樂教育學》【M】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