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蘭芝
摘要:現代信息技術顛覆了人們的交流方式和學習方式,因此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教育也應該主動的與信息技術融合,小學數學教育更應該如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將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進行融合,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信息技術;優化;小學;數學教學
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融合是指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積極的研究和探索信息技術的功能和特點,并將其運用在課堂教學中,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教學質量的融合方式。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融合是小學數學教育適應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是現代化教學方式之一,它可以讓學生共享教育資源、提高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認知領域,從而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始終處于輕松、歡快,且具有探索性的氛圍中,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實現數學教學目標。
一、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將數學內容與信息技術融合起來,這樣做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發散性,讓學生能夠掌握數學的學習思路和規律,從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隨著社會科技的飛速發展,計算機逐漸滲透到了我國的各個領域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將多媒體技術引入數學課堂,將數學內容與與信息技術有機的結合起來,將抽象難懂的數學內容生動形象的表現出來。在此過程中,再利用具圖片、音樂進行襯托,從而有效的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發展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營造和諧友好的數學學習環境。在課堂上合理的使用信息技術,可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是由于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所決定的。他們的形象思維普遍較強,如果僅用傳統課堂使用的黑板、粉筆的教學元素,很難引起學生學習興趣,但換做視頻、圖片、多媒體鏈接等教學元素,就會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給一年級學生做簡單的加減法運算時,可以讓數字形象化。一個喜洋洋加上另一個喜洋洋是兩個喜洋洋,這樣就把運算符號形象化,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更便于他們對于知識的理解和鞏固。又如在學習“認識厘米”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一段貓和老鼠這個動畫視頻,在動畫中小貓和老鼠正在追逐,老鼠被小貓追的在房間里上竄下跳,最后一下子鉆進了一個小洞里面。小貓來到洞口之后沒有直接莽撞的往里面鉆,而是想先利用自己的胡須測量這個洞口的寬度,如果洞口的寬度比小貓的胡須要寬,那么小貓就可以進入洞里面去抓老鼠,否則就鉆不進去。通過觀看這樣有趣的視頻,孩子們被老鼠和貓逗得哄堂大笑。之后,教師告訴學生:小貓用胡須測量,是在估算這個洞口的寬度。這時候,教師可以趁熱打鐵,將數學知識引入其中:在人們的生活中,你們的父母都是采取什么方式來估計一個物體的長度的呢?這時候孩子們就有了興趣,爭先恐后的先回答問題,這就活躍了數學課堂氣氛,使學習氣氛越來越濃厚。由此可見,將信息技術與數學內容進行融合,對于學生的學習具有積極作用,教師應該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豐富數學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構建一個高效的數學課堂。
二、用信息技術突破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具有綜合能力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要求。為了使學生在未來的社會中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創新性,從而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對于數學這個學科來說,它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學生學習的時候并不是日常的積累和死記硬背就能夠完成學習任務的,教師應該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開拓學生的視野,樹立新的教學思想和觀念,從而做到突破難點、掌握前沿的學習思維。例如,“平移”這部分數學知識的時候,不少學生比較難懂,怎么辦呢?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制作一個畫面,為學生創設這樣一個情景:有一個小房子,房子上有兩只小鳥,其中有一只小鳥站在房子的前檐上,用一個紅色的點表示這個鳥;另一只鳥站在后檐上,這只鳥用綠色的點表示。然后教師利用鼠標將房子向右側進行平移。平移之后紅色的鳥說它經過的路要長一些,綠色的鳥不認同,認為自己經過的路更長一些。這時候教師可以問學生:誰說得對呢?通過教師這樣的引導,就能夠使學生將房子的移動忽略掉,而是看小鳥的移動,成功的用點的移動替換物體的移動,并查出哪一個小鳥移動的方格多,從而得出答案。隨后,教師可以將小鳥變換位置向學生提問,學生根據同樣的道理就能夠得出結論,最后掌握其中的精髓,掌握了數學的重點和難點。
三、用信息技術創設生活情景,提高數學教學成效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仍然采用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課堂上根據數學教材按部就班的講課,學生被動的聽課、記筆記。這樣的教學形式,已經用了好多年,顯得過于枯燥無味,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同時,數學這個學科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思維性,相對很多學科來說,數學內容都比較抽象難懂,這對于學生來說學習壓力更大。在數學課堂上,對于一些自控能力比較好的學生來說,他們還能夠跟著教師的腳步機械性的記憶,而對于自控能力不好的學生就很難集中注意力在課堂上,甚至有些學生出現了討厭數學的狀況,數學教學效率自然不高。想要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直接講解理論知識,然后讓學生死記硬背教學內容,這樣的教學方法并不可取。在課上,教師可以將數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用現代戲新技術聯系起來,這樣能夠給學生一種熟悉的感覺,學生愿意參與到數學學習課堂中去,這時候教師在舉出一些常見的例子,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從而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例如,在學習“統計圖”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作為教學輔助工具,將一個月每一天的天氣、某一個年份中小升初的成績或者是某個商店買東西的情況作為統計對象,讓學生自主選擇統計的方式,允許學生自由選用條形統計圖、曲線圖或者是其他形式。這樣,就增加了課堂的其趣味性,激發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高數學教學成效。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將信息技術與數學內容進行融合,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學習到相關知識,把握數學的重點和難點,發展數學分析能力,從而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湖北省來鳳縣綠水鎮綠水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