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文成
摘 要:小學生處在學習各學科知識的啟蒙階段,小學各學科教師都必須關注自己的學科教學,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做好教師的引導工作,讓學生能夠具有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夠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數學是小學生需要學習的一門基礎學科,小學數學教師自然需要結合小學數學課本中的內容,巧妙地將情境教學法融入自己的教學活動中,使學生因此具有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更主動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為學生之后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基于此,本文將對情境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情境教學;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數學這門學科與其他學科的不同之處在于所涉及的知識邏輯性和理論性較強,對于思維還處在發展階段的小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使得學生在初始階段接觸數學知識時,就容易對數學產生厭倦的心理。面對這種問題,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密切關注學生的數學啟蒙,精心設計教學策略,將情境教學法巧妙地融入課堂中,使學生因此能夠更好地學習數學。基于此,本文將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經驗,對構建數學課堂情境進行一定的探究,希望能夠為廣大數學教師們提供有效的借鑒。
一、創設生活情境,使學生了解數學
一直以來,小學數學課堂氛圍都比較沉悶、枯燥,而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聯系得不緊密。其實,學生比較能夠接觸自己熟悉的事物。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結合數學課本上的內容,創設一定的生活情境,使學生有意愿地了解數學,讓學生能夠更積極地接觸數學。
在教授“克和千克”這一節內容時,筆者便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了一定的生活情境。在備課的過程中,筆者根據本節所涉及的數學知識點,在網絡上搜索了多種多樣的圖片,將這些圖片放在了課件中。在教學開始時,筆者便會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筆者所搜集的圖片,這些圖片所顯示的內容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事物,如洗衣液、電視機、鉛筆盒等,圖片形象、生動,學生能夠被圖片所吸引,融入到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產生學習本節數學知識的興趣。見此情況,筆者便向學生講解克和千克這兩種數學概念,結合圖片中的這些事物讓學生明確了解克和千克。在筆者的引導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僅變得十分高,還能夠更好地了解筆者所講述的內容,使得筆者的教學變得十分順利。
總之,在本次教學實踐中,小學數學教師巧妙地創設了一定的生活情境,提升了學生的興趣,加深了學生的理解,為學生之后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創設故事情境,使學生思考數學
小學生都比較喜歡故事,愿意傾聽故事,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這一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向學生進行一定的數學故事的講述,使學生能夠融入到故事情境中,更輕松、愉快地思考數學知識,讓學生更熟練地掌握數學知識。
如,在教授“1~5的認識和加減法”這一節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思考關于加減法的數學知識,筆者便創設了一定的故事情境。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筆者對學生說:“同學們,唐僧師徒四人在取經的路上口渴,恰巧路過了一片小森林,森林里有很多樹都結了果子,于是孫悟空便跑向了森林,摘了3個蘋果,1個橘子,1個梨,請問孫悟空一共摘了多少個水果?”筆者創設的故事情境引起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都能夠融入到具體的情境中,積極地思考數學問題,利用所學習的數學知識,進行數學問題的解答。在筆者的引導下,學生不僅更好地鞏固了所學習的數學知識,還提升了自身的思維能力。
總之,在本次教學實踐中,小學數學教師創設了一定的故事情境,使學生更好地思考了數學知識,讓學生獲得了更好的發展。
三、創建交流情境,使學生說數學
由于個體思維的有限性,很多學生很難靠自己就思考到良好的解決數學問題的辦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創設一定的交流情境,給予學生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因此能夠學習到別人的長處,在交流中探討出更好的數學思維。
如,在教授“兩位數乘兩位數”這節內容時,筆者在向學生講述完基礎的數學知識后,會向學生提供一些與之相關的數學題,讓學生進行數學題的解答。學生根據筆者的引導,進行了自主性的數學題的解答。在學生解答完后,筆者便將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使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自己的解答思路,讓學生在交流中探究出更好的解答方法。學生進行完小組交流后,筆者便會讓每個小組的代表上臺說一說他們所探究的解答思路,而筆者則會對學生的解答思路進行一定的評價,使學生根據筆者的評價對自己的解答思路進行一定的修改。總之,在本次教學實踐中,小學數學教師創建了一定的交流情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了數學知識。
綜上所述,小學生處在數學學習的關鍵時期,小學數學教師有必要密切關注學生這一時期,探究小學生的興趣、愛好,采用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因此能夠愛上數學,讓學生能夠接受良好的數學教學,使學生具有堅實的數學基礎,為學生之后的發展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田翠.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6(01).
[2]石寒燁.奏響數學課堂的前奏——淺談提高小學數學情境導入的實效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