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摘 要:初中美術,是初中階段的一門學科,屬于情感藝術類學科,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有效應用情感教育方式,在教學中滲透情感,幫助學生開發潛能,提高審美能力,促進認知發展。
關鍵詞:初中美術;情感教育;滲透方法
伴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推進,教師和學校都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加強了培養。而在學生成長階段的整個過程中,情感教育始終需要,當前的素質教育需要適應教學體制改革,各個學科都需要滲透情感教育。初中美術學科是初中階段進行學生情感教育的重點學科,能夠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重要性
初中教學中,情感教育是初中美術教學中的重點,將其滲透到初中美術教學中去,能夠加強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多方面的教育,對于學生的學習態度、理念、情感多方面進行綜合教育,保持良好的自我情感,培養學生情操的同時也提前感受社會。
將美術知識和情感教育結合在一起,能夠將枯燥的課堂加入感情方面的色彩,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實現良性進步。初中美術教師能夠利用情感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產生對于美術學科的興趣,在生活中積極尋找美和發現美,激發學生的創造靈感。美術課堂中適當使用情感進行教學激勵,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減輕心理負擔,幫助學生真正愛上美術。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一)改變教學觀念
初中美術教學需要調整以往的觀念,將傳統的教師主體教學改為學生主體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教學,并在其中加入情感教育。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時間講解美術知識,了解教學的意義,同時通過多種教學手段以及技術進行美術作品展示,例如在學習《敦煌·千年》這一課的時候,為了讓學生盡快感受到教學內容,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敦煌壁畫的壯美和演變史,讓學生從中體會歷史的滄桑。此外,為了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到當地的美術館或相關的場所進行實踐教學,從實際的場地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充分滲透情感教育。
(二)提升教師的素養
初中美術教學對于教師的基本素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對于美術知識的接受程度,也影響學生對于美術的理解程度。想要有效在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教師必須具備極高的美術素養。當前時代,信息技術正在飛速發展進步,相應的網絡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初中生還沒有養成正確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很容易遭到不良文化的侵蝕,對于美術作品的理解可能也會產生先入為主的概念。針對此類問題,教師需要利用自身的高素養帶領學生正確理解美術作品,形成正確的有一定高度的審美觀,向學生傳達正確的理解美的觀念。所以,教師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還需要不斷加深自己的美術素養,不僅要豐富知識,同時應該學習不同的教學方法。情感教育需要潛移默化,教師的教學態度和自身的美術知識都會在日常學習中對學生進行滲透,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
(三)使用情感素材
初中美術教材,其內容本身就富含著眾多的情感素材,合理利用這類素材,也是進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徑。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前,需要認真備課,重點研究分析課本上的知識內容,總結歸納相關的情感素材,教學中重點講解使用。初中美術教材中的美術作品,眾多都具有價值,而且富含積極的生活態度和愛國主義情懷。例如《霓裳之舞》這一課,從最開始的皮毛類衣服,逐漸發展成為漂亮、美觀、實用的服裝,教師可以在教導學生服裝的演化史的同時,帶領學生領略古代人民追求美的積極態度。
(四)應用第二課堂
學生想要發現美并感受美,單純的課堂教學并不能達成這樣的目標,所以,教師可以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引入第二課堂。例如《日用器具》這一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歷史博物館這類場所去觀察古往今來的一些日用器具、民間美術作品,帶給學生真實的情感體驗,更加直觀地感受美術作品的美,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力和智慧。學生還可以在動手環節親身參與美術作品制作,激發其創造力,在輕松的氛圍中感受生活的魅力。
(五)鼓勵學生
無論是何種教學科目或何種教學課堂,一般教師都會有課堂提問的環節,美術教學也是如此,學生無論答對或答錯,教師都應該對其進行鼓勵和表揚。不僅是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勇氣進行鼓勵,同時也要引導學生積極交流。如果學生在課堂上回答錯誤,那么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并解決。課后教師布置的美術作業,能夠幫助學生在課后進一步鞏固情感教育內容,學生的美術作品教師同樣需要給與鼓勵,對所有的學生公平公正評價。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美術的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改善學生的審美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該教學方式適合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李蘭.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J].學周刊,2019(32):147.
[2]李倩.關于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6):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