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梅
摘 ?要:小學語文低年級階段的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等基本能力,這些基本能力是學生開展更高層次學習的重要基礎,因此語文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對學生寫話能力的訓練。小學低年級學生在寫話的方法方面掌握不足,學生年齡也很小,自控力也不夠,就需要老師加以引導。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析有效開展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寫話訓練的策略。
關鍵詞:低年段;小學語文;寫話訓練;策略探析
引言:
培養學生的寫話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學生在自主學習方面還存在能力上的不足。因此,需要老師引導學生完成高質量的寫話訓練,促進學生的寫話能力。本文從四個方面提出了老師在進行寫話訓練時應該采取的策略。
一、培養寫話習慣
小學低年級學生剛剛進入全日制的義務教育階段,其在學習上還沒有形成一定的方法和習慣。語文寫話練習是學生訓練聽、說、讀、寫能力的重要手段。不僅如此,寫話訓練中還能把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掌握的各種知識運用起來,所以寫話訓練是非常好的教學方式。但是寫話訓練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而且寫話訓練需要學生花費較長的時間,從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來看,實施起來還是比較困難的。如果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寫話習慣,就需要先培養學生的寫話興趣。在興趣的驅使下,學生會更愿意花費時間在寫作上。在具體的引導過程中,首先要在學生心里建立起寫話的形式。比如老師可以在班級里開辟出一個專門的區域,讓學生輪流對自己寫作的作品進行展示。通過這種固定的、形式化的活動讓學生養成寫話的習慣。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對學生作品進行點評,對于寫得好的學生要給予表揚,對于有進步的學生要給予鼓勵,對于寫得相對差的學生要給予方法上的指導。培養學生的寫話習慣,關鍵是要讓學生在寫話聯系中感受到樂趣。因此,在寫作的話題上不要給學生過多的限制,給學生足夠的發揮空間[1]。
二、指導寫話方法
小學低年級學生在寫話的訓練上還比較少,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在方法上對學生給予一定的指導。從小學低年級語文教材的特點來看,語文課文大多是故事性比較強的文章,例如人教版小學一年級的教材中就有《爺爺和小樹》《比尾巴》這樣的課文。由此可知,老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寫話時,應該把握寫話教學的主要方向,突出小學語文寫話訓練的培養目標,在寫話訓練的難度上予以控制。具體來說,在低年級的寫話訓練中首先要培養學生能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清楚的能力,學生在寫話過程中要把事件的主角、時間、地點、主要經過等都描述清楚。當然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礎之上,老師還要引導學生進行寫話水平的升級,學生在寫話過程中要注意語句的通順,避免錯別字,盡量把句子寫得優美或者說的優美。除了這些技巧性的東西,還要在寫話的立意方面給予學生足夠的指導。好的文章和表達離不開深刻的、有思想的立意。小學低年級學生雖然年齡很小,但是現在的學生家長文化水平都比較高,學生在家長的教育和熏陶下,成長也很快,完全有可能表達出很有思想的內容。
三、指導收集素材的方法
學生在進行寫話訓練時需要大量的寫話素材。但小學低年級學生接觸寫話訓練的時間還不長,往往還沒有掌握搜集素材的方法。因此,老師應該在指導學生搜集寫話素材。首先,寫話素材大多來源于生活,家庭生活是最主要的素材來源。學生可以把自己和父母或者其他親屬之間發生事情當成寫話素材,也可以把自己在其他方面觀察到的有價值的事情積累起來。另外,閱讀中也可以獲得很多有價值的寫話素材。現在的家長都比較重視對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把自己認為比較好的材料記錄下來。其次,老師還要指導學生系統、有規律地收集素材。寫話素材分很多種,有些是比較有趣的材料,有些是有教育意義的材料,有些是勵志的材料。因此,老師還應該指導學生分門別類地搜集素材,養成良好的習慣[2]。
四、重視口語表達
寫作和表達是兩個相輔相成的內容,為了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寫話能力,老師還應該重視學生的口語表達教學。從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來看,有關口語交際的教學內容不少。老師完全可以在口語交際交際教學中引導學生對其他學生寫話練習的作品進行點評,還可以鼓勵寫得比較好的學生朗讀自己的作品。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生既能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又能增強寫話訓練的效果。
五、結束語
綜合全文來看,寫話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老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寫話訓練時,首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寫話習慣;其次,老師還要指導學生具體的寫話方法,指導過程中要結合語文寫話教學的目標,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再次,寫話訓練需要大量的素材,老師應該引導學生掌握搜集素材的方法;最后,還要重視口語表達教學。口語表達是對各種語文基礎能力的綜合運用,對提高學生寫話能力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王麗麗.小學語文低年級寫話教學實踐研究[J].新課程(上),2015(10):35-35.
[2]鞏志儉.試析小學語文低年級寫話訓練的有效方法[J].新課程(上),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