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祖革
摘 ?要:作文是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同時也是教學的難點之一。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其社會閱歷較少,寫作素材匱乏。因此,作文寫作比較困難,并且難以對作文產生興趣,進而給教學帶來不利影響。為解決這一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提升學生的寫作熱情,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作文寫作之中,進而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本文分析了小學高年級如何培養學生作文的興趣,希望對廣大教師的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作文興趣;培養
一、培養觀察力,激發作文興趣
對于小學生而言,其每天除了校園與家庭生活之外,還會接觸到電視、手機以及電腦等,這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但是仍有學生在作文寫作過程中會出現寫作素材匱乏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學生缺乏對生活的觀察,進而也就不會在生活獲得感悟和體會,使學生在作文寫作過程中難以表達出真情實感,導致學生的作文內容空泛、言之無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注重觀察生活,幫助學生掌握觀察的方法,并逐漸培養學生養成認真觀察生活的習慣。引導學生觀察大自然的美麗景色,觀察生活的人和事等,并將其記在心上,使其成為自身寫作的素材。例如,在學校組織運動會的過程中,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觀察運動員的表現,并將其寫成作文。學生通過觀察,有的會對短跑運動員進行描寫,有的會對跳高運動員進行描寫,有的還會對拉拉隊員進行描寫。教師應多給予學生以鼓勵和肯定,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肯定學生的觀察細致,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再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父母進行觀察,主要觀察父母日常的行為習慣和在家庭中的勞動等,然后圍繞父母進行寫作。學生通過觀察,不僅可以使作文內容更加豐富、更加符合實際,而且可以使學生感受到家長的辛勞,進而使學生形成感恩意識,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總之,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是激發學生作文興趣、積累寫作素材的主要方式,學生通過觀察可以加深對生活的體驗,將其應用于作文寫作之中,可以使學生的作文寫作更具真情實感,進而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
二、通過讀寫活動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教師還可以采用讀寫結合的方式,結合所講內容進行寫作,也可以起到激發學生作文興趣的作用和效果。例如,教師在講解《桂林山水》這一內容之后,便可以要求學生結合家鄉的景色進行寫作;在講解《少年閏土》這一內容之后,便可以要求學生圍繞著“校園的早晨”進行寫作。引導學生結合課文進行仿寫,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也能在多次聯系中幫助學生掌握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圍繞著一個類型文章進行反復練習。例如,教師在講解《我的戰友邱少云》這一內容之后,便可以引導學生圍繞著“我的朋友XXX”、“我的同學XXX”等進行寫作。學生圍繞一個類型進行反復練習,可以對自己的作文進行比較,并掌握該類型作文的寫作方法。既有助于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充分表明了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注重開展讀寫活動,使學生認識到作文寫作的樂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作文寫作之中。
三、培養學生想象力,激發學生作文興趣
對于高年級學生而言,其想象力十分豐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結合學生的這一特點來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涉及到母親的時候,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聯想母親對自己的關愛,聯想其他關懷自己的人。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由人物展開聯想。再比如,在打掃班級衛生的過程中,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聯想父母做家務的場景,聯想環衛工人掃馬路的場景等。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由事物聯想到其他事物。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可以使學生的作文內容更加充實、更加豐富,同時還有助于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例如,學生在作文中會寫道:“我在家中觀看爸爸炒菜,只見爸爸先往鍋里倒油,然后放蔥姜,炒出香味之后再放入蔬菜進行翻炒,爸爸的動作十分嫻熟,與電視中名廚差不多......”學生的這一段描寫便是由現實中的爸爸想象到電視中的名廚,這種想象既能使學生對爸爸的描寫更加生動、更加形象,也能體現出爸爸高超的廚藝。由此可見,想象力不僅對于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對于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也同樣具有十分顯著的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并采用讀寫結合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作文寫作,不斷提升自身的作文水平。
參考文獻:
[1]李賽. 捕捉生活 靈動文章—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生活化探索[D].曲阜師范大學,2015.
[2]廖海藍. 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