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霞
摘? 要:在中外古今歷史中,伴隨歷史的進步與時代的更迭,伴隨著人類對生命、自然與社會逐漸深入的認知,伴隨文學藝術的不斷變革與壯大,一大批的經典美文得以涌現而且成為極富教育價值、能極大滋養學生人格性情的優秀素材,因而亦可成為班級文化建設可供依賴的媒介。在此背景下,本文便就“初中以經典美文誦讀為媒介的班級文化建設模式”話題做出分立:經典誦讀課程的設立與常規教學中的滲透、依托多樣新型形式的經典誦讀活動的開展、班級外在環境與氛圍趨向經典文化的搭建此三大方面的闡述,以由內而外營建班級文化氛圍而提升學生的人文藝術氣質。
關鍵詞:經典誦讀;初中;班級文化建設
初中階段學生的思想與情感漸趨敏感而且多元,應對其重點進行積極、健康、美好思情引導的教育,這是除卻學科知識教學外班主任亟需通過班級文化建設所應擔負的“育人”職責。在時間與空間條件皆有限的前提下,以對經典美文的誦讀為中心媒介、對其內以揭示“真善美”為旨歸的人文藝術要素的擷取而不失為一有效之舉。在此之下具體的班級文化建設模式則可遵循由內而外的順序及“教學——活動——環境”的邏輯定位為以下三者。
一、經典誦讀課程的設立與常規教學中的滲透
經典美文之所以能夠被冠以“經典”二字,即在其內容對生命、生活或者社會與時代展現的深度性、其藝術形式的新穎化與不可替代性。但此深度與不可替代的優勢如若單純交付給理解能力與生活經驗還尚薄弱的初中學生,則大可相當于天書式的空談而無法得到有效的挖掘與發揮,其之于班級文化建設的功用亦便無從談起。所以,班主任應帶領設立專門的班級經典誦讀課程,或者間接性地滲透于常規教學內,以幫助學生讀之、解之而使其營養真正得以滲入進學生心靈精神之中,
例如,在獨立的經典誦讀課程內容編排上,我則參考了由蔣祖國、唐國娟主編的《經典誦讀》讀本,而將經典誦讀課程排列為古代、現當代兩大模塊,在每一模塊中則分設中國、外國兩部分,在每一部分之下則為對應的精選經典文本,并又將此分為講讀與自讀兩類,以使同學們通過講讀進入到對應的時空語境下,并掌握對于某一類型文本的閱讀方法等,而將其運用至自讀文本誦讀中,以在此過程中汲取到經典文本的營養價值。同時,此分模塊、分部分的課程編排方式亦串聯古今和中外而能夠最大限度上擴展同學們的視野與心胸,并為其更精細化、大范圍的自主閱讀提供有利的線索和契機。如,在中國古代部分則有有關《中庸》、《論語》、《孟子》、《詩經》、唐詩、宋詞等的篇章,在中國現當代部分則有《你是人間四月天》、《生命的路》等篇章。在課程開展上,我則利用自習課、班會課以及語文課的前三分鐘作為經典誦讀的開展時間。如此,結合在常規教學中的滲透,同學們的人文藝術氣質與班級文化氛圍必將漸趨濃烈。
二、依托多樣新型形式的經典誦讀活動的開展
單純的經典誦讀課程教學雖然系統而穩妥,但并不足以激發學生的自主誦讀興趣與熱情,因而無法真正達到班級的文化建設目的與提升學生的人文藝術氣質的目的。而能夠有效彌補此缺憾的則可為動態化的經典誦讀活動,且當下方興未艾的經典誦讀文化節目恰為此活動在形式上的創新提供了值得借鑒的經驗,而將有效提升學生的主動學習和參與熱情,并在正式的活動舞臺上與氛圍感染下,對經典文學藝術作品真正生出熱愛情愫。
例如,在經典誦讀活動開展中,我則會借鑒諸如《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鄰家詩話》、《故事里的中國》等新起的大型文化類節目的創新性開展方式,如《朗讀者》基于自身真實生活經歷與思想情感的對文本的真摯朗讀、《中國詩詞大會》的“選手答題”、搶答、飛花令等、《故事里的中國》的角色扮演與故事演繹......如此,同學們在活動參與之前的精細化準備過程、在與其余同學共同的活動參與過程中,其對于經典美文的價值與美的內涵皆將會有更深入的認知,且此多人集體活動的形式與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亦將極大激發同學們的參與興致。
三、班級外在環境與氛圍趨向經典文化的搭建
除卻以對經典文本本身的解析為中心的經典誦讀課程及經典誦讀活動,學生還需要有在此專門的時間之外進行文化感受的需要,也即對教室外在環境與氛圍趨向經典文化的搭建與營造。
例如,除卻學校的特定要求之外,我會讓班級板報組的同學皆以經典美文誦讀為主題去展開每一期板報的選材與設計,以充分利用好此處用以班級文化營建的集中平臺。除卻此,在教室的墻壁上,我還會在與同學們的共同商議下,選擇出同學們所最喜愛的詩人、作家等人物,而在懸掛其頭像的同時,亦懸掛其名言或者其經典作品中的名句等。如徐志摩的“我將于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陳寅恪之“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等。除此之外,我還在教室后面設立了一個書法臺與經典圖書收集架,以供同學們在課余時間進行練習和閱覽。如此,在同學們處于教室中的每時每刻,都能受到濃烈文化氛圍的熏陶。
總之,班級文化建設是凝匯班級學生、彰顯班級特色的關鍵,亦是提升學生文化修養與人格氣度的舉措,而當進行細致、精心而完備的探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段惠琴.打造優良班級氛圍——初中班級文化建設分析[J].學周刊,2019(23):160.
[2]韓丹.淺談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班級文化建設問題[J].課程教育研究,2016(20):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