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宏美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加速實施,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已經成為了各年齡段、各學段各學科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環。核心素養決定了學生通過該學科認知世界,全面提升綜合素質的能力。高中語文的學習是培養每個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本文通過對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進行闡述,從語言、文字、文化和鑒賞幾個方面,對該核心素養的培育路徑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高中語文;核心素養;培育路徑
引言:新課標明確指出,高中階段語文的核心素養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語言素養、文化素養、思維素養以及審美素養。有效掌握高中語文的核心素養,是幫助學生理解基礎文化知識的重要工具,同樣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提高綜合素質,在形成世界觀和價值觀等方面存在著積極的意義。同時,高中語文的核心素養也是其他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語文核心素養的提高能夠幫助學生在深入學習其他學科的過程中,具備良好的理解能力,是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
一、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價值
(一)語言能力的內涵價值
語文課程是一套完整的系統,這個系統的核心就是語言能力。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決定了語文教學的效果,同時也影響著對其他學科基礎文化知識的理解能力。具備良好語言能力的學生,除了在學習環節能夠做到事半功倍以外,在生活中也同樣可以做到與人良好的溝通,對提升全面素質有著重要作用。
(二)文字能力的內涵價值
對于文字的認知和理解能力,決定了學生的思維模式。作為母語,對漢字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速度和效果。文字作為知識的載體,在學生錄入和輸出知識的時候起到了一個信號轉換的作用。通俗來講,學生在講話和思考的時候,知識是以文字的形式在腦海中建立,再通過口述、筆寫來完成的,所以對文字能力的掌握,直接決定了對知識實際使用的素養。
(三)審美能力的內涵價值
審美能力是新課標下,高中語文課程中提出的新概念,是隨著社會發展和國家進步提出的新需求,是對學生綜合素質要求的全面提升。對于高中生而言,審美能力不僅限于對課本中語言文字的鑒賞能力,同樣包涵了對藝術和其他學科的深層次領會,是對基礎文化知識理解的一個拔高。審美能力的培養對于審美實踐和審美經驗的積累有著重要的影響,同時對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有著重要啟發。
(四)傳統文化的內涵價值
習總書記提出的四個自信中,文化自信是對其他三個自信的深化和總結。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傳統文化的力量決定了一個民族的發展和進步。對于現代高中生而言,對于傳統文化的深入理解能夠幫助其認清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義務和歷史使命感。也可以說,面對現在國家發展的大趨勢,單純的文化知識積累已經不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只有提升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才是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最佳培育途徑。
二、高中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的路徑分析
(一)強化學生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在高中語文學習階段,學生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但是這些基礎側重于知識點的積累和應試的需求。在閱讀和寫作等方面,對于文字、語言的運用上普遍有所欠缺。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對學生進行該方面的能力培養。例如《再別康橋》一文中,可以對作者在煉字和措辭等方面展開分析,讓學生對于古體詩、近代詩和現代詩的寫作方式進行比對和分析。在此過程中,對文字和語言的運用能力進行訓練。
(二)培養學生運用和創新的能力
上文提到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對語文的核心素養進行深入了解,那么接下來就是要進行嘗試和實踐。這一過程的訓練模式應該以實踐為主,讓學生通過閱讀和理解,進行仿寫。例如在網絡上流行過的“魯迅體”“冰心體”“徐志摩體”的創作方式,讓學生以相同的主題進行創作,通過不同的行文方式來表達同一主題。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對漢語文字進行掌握,同時還能夠更加深刻地領會文字的使用方式。
(三)深度培養學生的審美和聯想能力
審美能力,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就是一種理解能力。對于學生而言,能夠理解作者的意圖和情感,能夠領會文章的主旨和內涵就是一種審美。這種審美能力除了通過大量的閱讀練習以外,更重要的是具備想象力,通過一種代入的模式將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閱歷置身在文章的內容當中。例如《別了,不列顛尼亞》一文,沒有經歷過這一歷史事件的學生如何去理解文章中的情感,就需要學生去充分的想象和感受,才能夠明白作者對于回歸祖國無限熱忱和感動。
(四)強調對傳統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在對比東西方文化內涵時,應該讓學生充分的體會其中的區別。例如在了解閱讀莎士比亞戲劇的拓展學習過程中,可以對比閱讀中國元曲。例如將《西廂記》和《羅密歐與朱麗葉》進行參照,同樣作為經典文學的東西方兩大著作,能夠讓學生們更好地了解其中的文化差異,尤其是要讓學生名知道王實甫的撰寫年代要比莎士比亞早三百多年,從而讓學生更好地領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結束語:綜上所述,對于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工作,不能簡單地當做是一門學科的核心素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拓展,通過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歷史和東西方悠久的歷史文明,培育審美鑒賞能力,提綱挈領地讓學生了解到中國文字和語言的深厚與魅力,從而產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掌握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進而拓展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去。可以說,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在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有著航向標的作用,加強高中階段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是教師的基本功。相信只要教師明確教學重點,下意識培養,提高學生語文的核心素養,適應新高考要求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康義平. 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與培育路徑淺析[J]. 課程教育研究,2019(37):38.
[2]貢如云,馮為民. 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及培育路徑[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7(05):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