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
摘? 要:受到教育制度不斷改革的影響,我國農村教育得到了很大的關注與重視。而素質教育經過多年的推廣,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對于農村地區的小學美術教育工作而言,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需要加大對美術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力度,為學生設計出更適合的教學內容,達到既定的美術教學目標。本文以農村小學美術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作為主要的研究內容,從下述幾個不同的方面加以展開分析,從而有效提升農村小學美術教學工作的總體水平。
關鍵詞:農村;小學美術;教學資源;開發和利用
引言:長期以來,農村小學美術教學工作開展的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很多美術教師將教材內容作為主要的教學資源,完全圍繞美術課本中的內容開展相應的教學工作,所采用的教學方式也過于固定、單一化,無法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久而久之,使學生逐漸失去對美術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導致最終的美術教學效率較低,教學效果不佳。為了改變這一不良狀況,農村小學美術教師應該緊密結合學生的喜好,提高對相關美術教學資源的整合與應用效率,編制出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內容,確保美術教學工作的質量。為此,系統思考和分析農村小學美術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有效策略顯得尤為必要,擁有一定的研究意義與實踐價值。
一、做好校內外教學資源的篩選和擴展工作
為了提高農村小學美術教學資源的利用效率,達到增強小學美術教學工作效果的目的,幫助學生加深對相關美術知識的理解,應該做好校內外教學資源的篩選和擴展工作。其中,學校當中的相關資源涵蓋了不同教學場地與設備、相關人文資源、校園文化以及和教學緊密關聯的其他類活動等。最近幾年,很多農村地區均開始重視小學美術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設置了獨立的美術教室,補充并完善有關美術教學材料和設備,為學生提供更多不同類型的美術圖書及資源。同時借助互聯網渠道,搜集大量的美術教學資源進行利用。與此同時,一些農村校園建造了美術藝術長廊,將學生們的美術作品進行展示,并且加大了宣傳和推廣的力度。例如:美術教師講解河北美術出版社小學美術《祖國的古建筑》這節課的過程當中,通過緊密聯系當地農村的風俗習慣、建筑樣式,組織學生到不同的村鎮進行調查和游覽,將一些具有特點的建筑物的樣式、裝飾風格加以記錄,并且回到美術課堂上實施探討與分析。實際上,經過仔細地調查之后,可以看出,該村莊擁有很多古式的建筑,使很多學生再一次認識了自己的家鄉,感受建筑藝術的魅力。
二、構建鄉村生活教學情境,帶給學生全新的學習感受
以達到既定的農村小學美術教學目標作為主要的目的,美術教師應該為學生構建鄉村生活教學情境,帶給學生全新的學習感受。讓學生擁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學習美術的興趣與熱情,增強了自己的創新能力,可以主動、自覺地進行美術課程的學習。例如:美術教師講解河北美術出版社小學美術《色暈豐富的染紙》這節課的過程當中,便向學生們展示了一件衣服,問道:“大家知道上面的紋樣如何制作的嗎?”引發學生進行思考,然后由教師說明扎染這種手工印染技術的作用與價值。并且為學生介紹了有關扎染的故事。同時讓學生們舉例:“生活中還存在哪些扎染產品?”學生回答:“圍巾、衣服等。”從而加深印象,增強學習的效果。
三、注重教材資源的選用和進一步健全
由于當前的小學美術教材版本眾多,無法適用于不同的地區。尤其對于一些農村地區而言,由于擁有較為特殊的環境,需要美術教師充分利用相關的教材資源,并借助互聯網、多媒體以及圖書館等渠道,為學生們收集更多的美術教學資源,將其融入到教學內容當中,由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講授,使學生獲取更多的美術知識。例如:美術教師講解河北美術出版社小學美術《遠古的恐龍》這節課的過程當中,學生們并未見過真正的恐龍,只有在電視、電影中看到過,所以并不十分了解。所以,教師通過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自行畫出心目中恐龍的樣子,然后為學生們播放相關電影視頻,便于學生進行理解,增強學生的美術創作能力。
結束語:從此次論文的闡述和分析當中,不難看出,系統分析與思考農村小學美術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有效策略顯得尤為必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和實施價值。本文通過將農村小學美術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作為主要的研究內容,從以上幾個不同的方面加以展開論述與分析:做好校內外教學資源的篩選和擴展工作;構建鄉村生活教學情境,帶給學生全新的學習感受;注重教材資源的選用和進一步健全。望此次研究與分析的內容和結果,能夠得到有關農村小學美術教師工作人員的關注與重視,并且從中獲取相應的啟發和幫助,以便增強農村小學美術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實際效果,進而促進我國農村小學美術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李鶴平.淺談農村學校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18,117(134):1223-1229.
[2]杜玉成,王惠.淺談農村學校美術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新課程(16期),2018,185(158):1037-1038.